-
公开(公告)号:CN119115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01984.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23P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同步微锤锻辅助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增材修复再制造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渗透探伤模块、前处理铣削打磨清根模块、前处理区域感应预热及温控模块、增材沉积模块、微锤锻模块、集成装夹与温度调控模块、运载与增材位姿控制模块,以及后处理铣削打磨修形模块等模块化操作工具和运动控制组件,建立了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增材修复再制造系统和高温间断变形辅助增材修复再制造特征工艺方法,通过引入高温同步微锤锻辅助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增材修复再制造,能够在缺乏良好热处理条件的环境下,调控修复层组织状态和残余应力状态,提升修复层力学性能,延长水轮机关键过流部件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366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39576.9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新型蜂窝煤炉胆坯体高效成形装置进行炉胆坯体成型的方法,它包括外模,所述外模的正上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运行小车,所述运行小车的下端安装有用于物料填充的旋转填充部件;所述导轨的底端中间部位通过上压头油缸安装有上压头;还包括用于和外模相配合的芯模,所述芯模固定安装在芯模油缸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外模的正下方设置有下压头,所述下压头支撑在下压头油缸的顶部;成型时,芯模、外模、上压头和下压头采用同心布置。以期实现快速而精确将混合物料填充到金属模具型腔中,并通过双向挤压获得高质量的蜂窝煤炉胆坯体,并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31977.4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4B35/622 , C04B35/532 , C04B35/628 , B33Y70/1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多孔石墨骨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石墨骨架是由单胞阵列而成三维多孔超结构,通过改变单胞的特征尺寸可以实现三维多孔超结构调控,包括单位体积内孔洞数量、大小以及导热网络结构,见图1。所述的高导热多孔石墨骨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石墨粉末包覆预处理、混合粉末制备、多孔石墨骨架素坯3D打印成形、二次固化、快速碳化、多次真空压力浸渍致密化、化学气相浸渗、石墨化等,获得高导热多孔石墨骨架。本发明为高导热多孔石墨骨架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成形工艺简单高效,三维多孔结构便于调控,所制备的高导热多孔石墨骨架,具有高强高密高导热等特点,可以作为热管理材料应用于集成电路、电子行业,满足高导热应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31976.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4B35/532 , C04B35/622 , C04B35/628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高密石墨铸型材料的快速低成本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石墨粉末预处理、混合粉末制备、单元层微热压成型、层间排气网络构造、多次重复、热压固化、冷却脱模、快速碳化、多次浸渍强化、石墨化,最终获得石墨铸型材料。本发明与传统的石墨铸型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相比,生产流程短、能耗低、且以废弃的人造石墨粉末为主要原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满足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要求。所制备的石墨铸型材料具有高强高密等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人造石墨铸型,应用于铸造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8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391924.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形状记忆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相增强的TiNiCuHfZr高熵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TiNiCuHfZr高熵高强度形状记忆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计以下化学成分:Ti 30%~39%、Ni 44%、Hf 10%、Cu 6%、Zr 1%~10%。所述合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按成分配比的Ti、Ni、Hf、Cu、Zr原料置于真空电弧熔炼炉中,反复熔炼得到合金锭,将铸态TiNiCuHfZr高熵记忆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即可获得纳米相增强的TiNiCuHfZr高熵形状记忆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高熵形状记忆合金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提高的屈服强度、输出应力与输出功。另外制备工艺便捷,只需电弧熔炼与低温短时的热处理,无需长时间均匀化热处理与塑性变形加工,易于操作,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09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49732.2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波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填充型阶梯结构吸波器,包括基于FDM技术成型的PLA阶梯型空腔结构、复合吸波剂和接地金属底层,吸波体为五层阶梯单元周期排列组成,从上至下分别为透波层、匹配层、吸波层、再吸波层、金属反射层;复合吸波剂为rGO‑Fe3O4/Ec复合微球材料与石蜡定比例混合填充组成且不同层间rGO‑Fe3O4/Ec复合微球材料的石墨烯含量不同;接地金属底层为电导率较高金属薄板。该吸波体带宽可在一定范围通过rGO‑Fe3O4/Ec微球复合中石墨烯的含量以及阶梯层厚度协同调节,能达到2‑18GHz范围内全频段的有效吸收(‑10 dB)。
-
公开(公告)号:CN11422819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334170.X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石墨加热管成形方法及装置,将人造石墨粉末与热固性酚醛树脂粉末按一定的质量比机械混合均匀,获得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其次,将混合粉末分批填入石墨加热管坯体成形装置中,压制成形,获得低密度、厚壁的石墨加热管坯体;将所得坯体装入旋转热挤压成型装置中,旋转偏心轴挤压石墨加热管坯体内壁,使之内径增大、壁厚减小,待冷却后脱模,获得高密度薄壁石墨加热管坯体,最后在真空氛围保护下对高密度、薄壁石墨加热管坯体进行高温碳化处理,获得导电性能稳定的、薄壁石墨加热管。解决了薄壁石墨加热管高效成型技术难题,作为加热元件,在金刚石复合片、人造钻石生产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06662.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Fe3O4/FeSiAl/GR复合增强PLA基3D打印吸波线材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吸波线材,其中Fe3O4:FeSiAl:GR:PLA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20%:10%~30%:2~4%:66~86%。制备工艺如下:选用纯度高于99.0 wt.%,并具有不同粒径的Fe3O4、FeSiAl和PLA,混合GR,采用球磨+二次熔融挤出制备石墨烯包裹Fe3O4与FeSiAl的吸波线材。本发明所述的吸波线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吸波性能,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工艺制备环保,成本低廉,此材料可大范围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1514.9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22C1/10 , H01L23/373 , C04B38/06 , C04B35/52 , C04B35/622 , C22C28/00 , C22C21/00 , C22C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双界面互穿网络铝合金/石墨复合热沉的制备方法,所述热沉由高定向多孔石墨骨架、整体镀覆界面改性镀层和铝合金基体三部分组成,所述高定向多孔石墨骨架体积占比30~70%,界面改性镀层相体积占比3%~7%,其余全是铝合金。本发明实现了对天然鳞片石墨高定向排列的控制,天然鳞片石墨片层之间紧密结合形成连续网络,在表面整体镀覆界面改性镀层抑制有害界面产物生成,镀层为均匀的、可独立存在的连续体,与铝合金复合后得到三相双界面,三维互穿网络结构的构建减少界面面积,整体镀覆界面改性镀层相来降低界面热阻,提高复合热沉整体导热性能。所制备的复合热沉材料在沿石墨晶体基平面方向上热导率高达200~500W/m·k,热膨胀系数3.1~10.0×10‑6 m/k。
-
公开(公告)号:CN1137333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938994.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煤炉胆坯体高效成形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外模,所述外模的正上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运行小车,所述运行小车的下端安装有用于物料填充的旋转填充部件;所述导轨的底端中间部位通过上压头油缸安装有上压头;还包括用于和外模相配合的芯模,所述芯模固定安装在芯模油缸的顶端中心部位;所述外模的正下方设置有下压头,所述下压头支撑在下压头油缸的顶部;成型时,芯模、外模、上压头和下压头采用同心布置。以期实现快速而精确将混合物料填充到金属模具型腔中,并通过双向挤压获得高质量的蜂窝煤炉胆坯体,并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