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3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2052.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方法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评价预警的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评价体系;划分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评价等级标准;基于扣分法制定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扣分标准;综合评价计算和等级评判;基于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评价动态预警调控现场措施。该方法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裂问题分解为系列单元工程防裂,针对每一个单元工程,通过对单元工程进行开仓前、开仓后、收仓后、拆模后的施工过程评价预警,实现每个单元工程的防裂,进而实现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产生危害型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4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10873545.1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解决大坝混凝土力学参数反演不唯一性的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离出实测水压位移分量;步骤2:形成待反演参数若干取值集合;步骤3:得到某一计算工况前后两个不同时刻水位作用下的计算相对位移;步骤4:获得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步骤5:得到选定计算工况下相对应的力学参数反演值;步骤6:得到其余n‑1组不同计算工况水位下对应的力学参数反演值;步骤7:确定具有80%保证率的最终力学参数反演值,从而解决多参数反演不唯一性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大坝混凝土力学参数反演不唯一性的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克服不同计算工况、不同初始值下力学参数反演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67929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835246.4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堆石坝坝料室内力学参数和碾压施工参数相互优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堆石体坝料室内物理力学参数优选碾压施工参数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分析模型对现场碾压施工参数进行优选,获得最优的现场碾压施工参数以及建立基于堆石体坝料碾压施工参数优选室内物理力学参数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分析模型对室内试验力学参数进行预测,获得对应于现场碾压试验下的堆石料物理力学参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堆石坝坝料室内力学参数和碾压施工参数相互优选的方法,可以解决以现场碾压试验控制堆石坝施工质量和以数值计算分析堆石坝变形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搭建了以现场碾压试验控制堆石坝施工质量和以数值计算分析堆石坝变形之间的桥梁。
-
公开(公告)号:CN1089037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94952.9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A47K13/10
Abstract: 一种用于蹲便器的一键启闭式厕所盖板,包括控制部分、伸缩部分和盖板部分及外壳部分;外壳部分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一侧设有条形孔的中空矩形结构,盖板部分包括盖板体,盖板体的两端分别插入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的条形孔中,所述的盖板体为两块,位于第二壳体内的两块盖板体一端之间设有伸缩部分,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穿过第二壳体顶面并与伸缩部分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更加卫生整洁的如厕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19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589710.7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确定徐变试验棱柱体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影响抗压强度值的各主要因素;2)组建神经网络学习样本;3)建立预测混凝土棱柱体试件抗压强度隐式网络模型;4)获得较为合理的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隐式网络模型,5)将徐变试验棱柱体试件的影响抗压强度值的各主要因素的信息输入较为合理的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隐式网络模型中,即可得到该混凝土徐变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徐变试验棱柱体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的方法,能更准确地预测掺粉煤灰混凝土和不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棱柱体徐变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满足高应力比下混凝土徐变试验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2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08036.7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高精度调洪演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库水位Z和库容V之间关系函数,即V=f(Z);步骤2:推求出下泄流量q与堰顶水头H0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3:得到下泄流量q与库水位Z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4:水库蓄泄方程q=f(V);步骤5:根据水库蓄泄方程亦可以推出库容V与下泄流量q之间的对应关系,即V=g(q);步骤6: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和库容与下泄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出库流量优选的数学模型步骤7:采用优选算法求解步骤6的数学优化模型,获得每个时刻的最优出库流量;步骤8:实现高精度调洪演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高精度调洪演算方法,可以解决精度不足的问题,使得调洪演算结果的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计算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4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87359.0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E02D15/02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E02D15/02 , G05B19/41865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坝中后期通水的优化调控系统,包括埋设在混凝土坝内部的冷却水管、用于测量混凝土温度的温度计,冷却水管连接通水控制回路,通水控制回路连接控制电路系统,控制电路系统连接人机接口,以及中后期通水措施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对中后期通水冷却措施进行实时、自动、细致的计算分析、方案比较、优选及调控,将优化算法引入混凝土坝中后期通水优化调控系统,从通水措施可行域空间中,优选获得当前最优的通水措施,实时调控未来若干天的通水冷却,从而达到对通水措施进行有效调控,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17495.2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黄耀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00 , E02D15/02 , E02D2250/0023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坝初期通水冷却温度场快速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外表面绝热的有热源混凝土坝初期通水冷却温度场快速预测模型;B)引入调整项来反映层面散热影响,以及基于混凝土浇筑仓实测温度,动态更新混凝土坝初期通水冷却温度场快速预测模型的重要项,以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误差,由此建立考虑外界气温的混凝土坝初期冷却期间浇筑仓温度快速预测模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坝初期通水冷却温度场快速预测的方法,在混凝土坝初期通水快速预测模型中引入调整项,以反映层面散热的影响,由浇筑仓当前实测温度,动态更新水管冷却温度预测模型的重要项,建立计算工作量小、快速、准确的混凝土坝温度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194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6236.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防洪风险的混凝土坝变形双控指标拟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小概率法的变形监控指标拟定:以实测数据作为监测序列,建立典型效应量样本;假设样本分布并进行检验,得到样本的分布函数以设计防洪风险作为失效概率,采用小概率法求得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指标;S2、考虑防洪风险的变形速率监控指标拟定,确定设计防洪风险结合设计洪水标准进行调洪演算;统计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水压分量变化速率计算,取水压分量的变化速率的最大值作为设计洪水标准下的变形速率监控指标。该方法对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指标和变形速率监控指标进行拟定,能在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时及时监控大坝变形,避免大坝监测变形超过拟定的变形监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983857.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及演化过程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待反演热学参数;步骤2:得到热学参数取值组合正交设计表;步骤3:获得混凝土试件内部温度实测值;步骤4:得到热学参数正交设计表中不同热学参数取值组合下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值;步骤5:组成神经网络学习样本;步骤6:进行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获得较为合理的反演冻融劣化前后混凝土热学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步骤7:得到混凝土试件的热学参数;步骤8:得到混凝土热学参数的演化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及演化过程获取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温度场数值计算中,计算结果难以合理反映冻融条件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机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