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610837549.5
申请日:2016-09-21
IPC: H01M50/403 , H01M50/46 , H01M50/411 , H01M50/44 , H01M50/443 , H01M50/48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复合隔板组件和包括其的锂电池。所述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复合隔板组件包括:电极;和复合隔板,其中所述复合隔板包括:包括由式1表示的第一重复单元、由式2表示的第二重复单元、和由式3表示的第三重复单元的共聚物;选自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颗粒的至少一种;以及选自氟化聚合物和耐热性聚合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中式1‑3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80459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310565730.1
申请日:2013-11-14
IPC: C08F222/06 , C08F210/10 , C08F8/44 , C08F210/02 , H01M4/60 , H01M4/137
Abstract: 包括由式1表示的第一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包括所述聚合物的用于锂电池的聚合物组合物,包括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和包括所述电极的锂电池,其中,在式1中,R、R′、A、A′、Y和Y′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式1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837549.5
申请日:2016-09-21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6 , C08F220/18 , C08L53/00 , H01M2/167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145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复合隔板组件和包括其的锂电池。所述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复合隔板组件包括:电极;和复合隔板,其中所述复合隔板包括:包括由式1表示的第一重复单元、由式2表示的第二重复单元、和由式3表示的第三重复单元的共聚物;选自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颗粒的至少一种;以及选自氟化聚合物和耐热性聚合物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其中式1‑3如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804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65730.1
申请日:2013-11-14
IPC: C08F222/06 , C08F210/10 , C08F8/44 , C08F210/02 , H01M4/60 , H01M4/137
Abstract: 包括由式1表示的第一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包括所述聚合物的用于锂电池的聚合物组合物,包括所述聚合物组合物的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和包括所述电极的锂电池,其中,在式1中,R、R′、A、A′、Y和Y′如说明书中所定义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3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48017.8
申请日:2013-09-13
IPC: H01M10/058 , H01M2/10 , H01M2/26 , H01M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8 , H01M2/266 , H01M2220/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柔性二次电池包括电极堆叠结构。该电极堆叠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金属集流器;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金属集流器;隔板,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连接接片,分别在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端部从第一金属集流器的端部和在第二电极层的第一端部从第二金属集流器的端部延伸;以及固定元件,仅在电极堆叠结构的第一端部处固定第一金属集流器和第二金属集流器的端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是可移动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3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8017.8
申请日:2013-09-13
IPC: H01M10/058 , H01M2/10 , H01M2/26 , H01M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8 , H01M2/266 , H01M2220/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柔性二次电池包括电极堆叠结构。该电极堆叠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金属集流器;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金属集流器;隔板,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连接接片,分别在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端部从第一金属集流器的端部和在第二电极层的第一端部从第二金属集流器的端部延伸;以及固定元件,仅在电极堆叠结构的第一端部处固定第一金属集流器和第二金属集流器的端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是可移动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2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10081062.0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包括半导体电极,设置为与半导体电极相对的反电极,设置在半导体电极和反电极之间并在其上吸附有染料的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在半导体电极和反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溶液,对半导体电极和反电极之间限定的空间进行划分以形成至少一个单元电池的间隔物,以及至少部分地在该至少一个单元电池之间进行构图的金属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483749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510083715.9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22 , Y02E10/542 , Y02P70/521 , Y10T428/265
Abstract: 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包括:相互面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插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在其上吸收有染料的多孔膜;插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和插入第一电极和多孔膜之间并具有至少两层的缓冲层。根据该太阳能电池的结构,通过避免具有多孔膜的电极和电解质的接触避免了电子-空穴的再结合,从而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子集电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819275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10136272.5
申请日:2005-12-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 H01L31/042 , H01G9/20 , H01M1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42 , H01G9/2031 , H01G9/2059 , H01L31/022466 , H01L51/0086 , H01L2251/306 , Y02E10/542 , Y02E10/549
Abstract: 由包含五价元素的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具有热稳定性的透明电极,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电极的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即使当暴露于高温时,该具有热稳定性的透明电极基本不劣化且其电导率不减小。因此,包括该电极的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可具有改善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030605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10171840.X
申请日:2006-11-0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极和形成在电极上并含有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多孔膜。金属氧化物颗粒具有平均粒径5nm-14n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