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2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240816.5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和第三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是结晶碳。第二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核和位于第一核上的第一碳涂层,第一核包括结晶碳和硅类材料。第三活性物质包括第二核和位于第二核上的第二碳涂层,第二核包括硅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80057115.0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是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碳复合物,该硅‑碳复合物包括:包括结晶碳和硅颗粒的芯;以及设置在芯的表面上的含有无定形碳的涂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形成在硅颗粒的表面上的氧化硅;以及形成在结晶碳的表面上的结晶碳的氧化物,硅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具有纳米尺寸,氧化硅中O相对于Si的比率为30%‑50%,并且在结晶碳的氧化物中,O相对于C的比率为4%‑10%。
-
公开(公告)号:CN113948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799917.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硅纳米颗粒和锂钛类氧化物的核以及在核的表面上的非晶碳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80057115.0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是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碳复合物,该硅-碳复合物包括:包括结晶碳和硅颗粒的芯;以及设置在芯的表面上的含有无定形碳的涂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形成在硅颗粒的表面上的氧化硅;以及形成在结晶碳的表面上的结晶碳的氧化物,硅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具有纳米尺寸,氧化硅中O相对于Si的比率为30%-50%,并且在结晶碳的氧化物中,O相对于C的比率为4%-10%。
-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610832493.4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38 , H01M4/58 , H01M10/052
Abstract: 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包括结晶碳质材料的芯部分;包括沉积在所述芯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复合颗粒的壳部分,其中所述复合颗粒各自包括:与锂能合金化的金属芯;和在所述金属芯的表面上的呈岛图案的包括金属氮化物的包覆层。还提供包括所述复合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电池和制备所述复合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4778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09919.2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71 , H01M4/049 ,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由SiOx(其中,0<x<2)表示的氧化硅颗粒,其中,硅相的原子%根据从每个颗粒的表面朝颗粒中心延伸的深度以浓度梯度减小,并且O相的原子%以浓度梯度增大。在根据该深度的硅(Si)相的原子%浓度曲线图中,硅(Si)相的原子%浓度从表面(此处,深度为0)到硅(Si)相的浓度为55原子%时的深度的积分值为大约5000nm·原子%至大约40000nm·原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3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56474.0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 , H01M4/5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包括SiO2基体和Si颗粒的核;和连续或不连续地包覆在所述核上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SiC和C,且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量的SiC(111)面对Si(111)面的峰面积比范围为约0.01-约0.5。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71691.3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成均馆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H01M4/62 , H01M4/587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该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核和涂层,核包括其中结晶碳、硅颗粒和非晶碳团聚的硅‑碳复合物,涂层形成在核的表面上并且包括儿茶酚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