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置双极性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2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46689.0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对置双极板和一种对置双极性电池。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板,其主要特征是:在同一导电基片上,一端为正极片,另一端为负极片。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性电池,其主要特征是:两端分别为单极性的正极板组、负极板组,中间是双极性的对置双极板组依次层叠布置,相邻单体电池通过对置双极板穿过隔板而直接内部串联;各单体电池间无需外部连接件,结构简单,极片电流密度、工作条件和热湿环境条件均匀一致,内阻与连接大幅减小,重量大幅减轻,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减高,寿命长,成本大幅降低;能同时大幅度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并极大改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充放电效率、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能力等。

    双离合器无级变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9788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50025.1

    申请日:2010-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一种汽车技术领域的双离合器无级变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二离合器、第二电机、减速差速装置、驱动桥、车轮、储能装置、电机控制装置、附件驱动传动装置、起动马达,发动机的曲轴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第一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第一电机的转子再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二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通过减速差速装置、驱动桥与车轮相连接,储能装置与电机控制装置电连接;附件驱动传动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机的转子,为空调、制动、转向等附件装置提供混合驱动;起动马达通过第一离合器的输入端主动盘与发动机的曲轴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具有整车无级变速混联驱动、附件系统混合驱动、低系统成本、低开发成本、低维修成本等特点。

    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及其共集流体模块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556995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051175.4

    申请日:200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池技术领域的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及其共集流体模块电池。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的正极片在其一端有导电基片裸露段,负极片在其一端有导电基片裸露段,所有正极片的导电基片裸露导段分别与集流体的一侧连接,所有负极片的导电基片裸露导段与集流体的另一侧连接;模块电池正电极穿过密封外壳与正极板组连接,模块电池负电极穿过密封外壳与负极板组连接,在所有正极片外包裹隔膜,在正极板组与负极板组之间依次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将所有正极片分别布置在相邻负极片之间,相邻单体电池具有共用的集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寿命长,并极大改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充放电效率、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能力。

    一种星花玉兰耐涝性评价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1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59882.2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花玉兰耐涝性评价鉴定方法,采用双套盆法对星花玉兰进行淹水胁迫,通过外部形态及水力参数不同层次评价其耐涝性,以导水率、比导率、导管栓塞程度及叶片受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将其分级并制订等级得分标准及评价方案,建立星花玉兰耐涝性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对星花玉兰原种和3个星花玉兰品种进行耐涝性评价鉴定,筛选出耐涝性强的品种,证明该体系可获得可靠的结果。本发明首次建立星花玉兰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准确判断其耐涝性,提高耐涝性植物筛选效率及准确率,可为星花玉兰耐涝型品种选育及湿涝地区园林应用提供奠定基础。

    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及其共集流体模块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55699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51175.4

    申请日:200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池技术领域的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及其共集流体模块电池。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的正极片在其一端有导电基片裸露段,负极片在其一端有导电基片裸露段,所有正极片的导电基片裸露导段分别与集流体的一侧连接,所有负极片的导电基片裸露导段与集流体的另一侧连接;模块电池正电极穿过密封外壳与正极板组连接,模块电池负电极穿过密封外壳与负极板组连接,在所有正极片外包裹隔膜,在正极板组与负极板组之间依次正负极片对置共集流体极板组,将所有正极片分别布置在相邻负极片之间,相邻单体电池具有共用的集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寿命长,并极大改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充放电效率、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能力。

    对置双极性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99525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46689.0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对置双极板和一种对置双极性电池。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板,其主要特征是:在同一导电基片上,一端为正极片,另一端为负极片。本发明的对置双极性电池,其主要特征是:两端分别为单极性的正极板组、负极板组,中间是双极性的对置双极板组依次层叠布置,相邻单体电池通过对置双极板穿过隔板而直接内部串联;各单体电池间无需外部连接件,结构简单,极片电流密度、工作条件和热湿环境条件均匀一致,内阻与连接大幅减小,重量大幅减轻,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升高,寿命长,成本大幅降低;能同时大幅度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并极大改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充放电效率、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能力等。

    一种大叶绣球栽培管理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02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35245.8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叶绣球栽培管理方法,该大叶绣球栽培管理方法为针对2年生及以上的盆栽大叶绣球于春夏季的栽培管理,本发明盆栽大叶绣球的基质采用以下体积百分比的混合基质:园土50%、园林废弃物40%~50%、生物炭0%~10%;上述盆栽大叶绣球于春夏季采用亏缺灌溉处理:以滴灌方式,当土壤体积含水率下降至基质最大持水能力的40%时启动灌溉,并于土壤体积含水率为上升至基质最大持水能力的95%时停止灌溉。本发明以亏缺灌溉结合对基质的改良,调节绣球生长和生理特性,在低耗水量的同时有效维持了绣球地上生物量和植物生长指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