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77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64434.1
申请日:2021-09-30
IPC: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山岭铁路隧道涌水径流水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涉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径流排放模拟技术计算出的模拟结果仅为表格形式,分析结果准确度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对地表、地下水系产生扰动的问题,本申请可以系统的分析涌水从隧道口涌出后的走势,高精度还原涌水排放流径,从而全方位真实推演涌水排放场景。此外,本申请还通过构建星型层次结构—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叠加分析函数确定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等级评判方法,并以径流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渲染图的形式直观展示隧道涌水径流排放事件导致的隧址区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的范围和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1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445915.X
申请日:2021-11-30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系统,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以评价,无法快速动态评价的问题。系统包括:涌水流径及缓冲区建设模块用于确定隧道涌水水流的流经路径,并以隧道口涌水水流的流经路径为中心线建立涌水流径缓冲区;多光谱遥感影像获取及预处理模块用于得到待评价隧道缓冲区的多时段实时遥感影像监测数据;隧道涌水生态评价指数建设及生态因子指数反演模块用于得到遥感生态因子指标参数;隧道涌水流径区域遥感生态改进模型评价模块用于得到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风险情况。本发明用于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5915.X
申请日:2021-11-30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系统,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以评价,无法快速动态评价的问题。系统包括:涌水流径及缓冲区建设模块用于确定隧道涌水水流的流经路径,并以隧道口涌水水流的流经路径为中心线建立涌水流径缓冲区;多光谱遥感影像获取及预处理模块用于得到待评价隧道缓冲区的多时段实时遥感影像监测数据;隧道涌水生态评价指数建设及生态因子指数反演模块用于得到遥感生态因子指标参数;隧道涌水流径区域遥感生态改进模型评价模块用于得到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的风险情况。本发明用于铁路隧道涌水流径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072858.4
申请日:2023-08-24
IPC: G06F30/28 , G06F16/2458 , G06F16/26 , G06F16/29 , G06F16/28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2 , G06V10/80 , G16C10/00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80 , G16C20/9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SWMM的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系统,属于水环境治理工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方法存在在缺少基础地理数据与水文水力数据时模拟准确度与控制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系统包括一个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库,一个用于得到子流域拓扑关系并将研究区地物解译结果转为栅格数据的遥感解译模型,一个用于生成子汇水区并进行概化的子汇水区的生成与概化模型,一个利用雨量计的数据源进行水文水质模拟的降雨径流模型,一个对子汇水分区的特征宽度、不透水百分比和坡度进行统计计算并分析非点源污染负荷在不同子汇水区上的时空分布特征的SWMM模型建立模块,以及一个非点源污染控制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72858.4
申请日:2023-08-24
IPC: G06F30/28 , G06F16/2458 , G06F16/26 , G06F16/29 , G06F16/28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2 , G06V10/80 , G16C10/00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80 , G16C20/9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SWMM的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系统,属于水环境治理工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方法存在在缺少基础地理数据与水文水力数据时模拟准确度与控制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系统包括一个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库,一个用于得到子流域拓扑关系并将研究区地物解译结果转为栅格数据的遥感解译模型,一个用于生成子汇水区并进行概化的子汇水区的生成与概化模型,一个利用雨量计的数据源进行水文水质模拟的降雨径流模型,一个对子汇水分区的特征宽度、不透水百分比和坡度进行统计计算并分析非点源污染负荷在不同子汇水区上的时空分布特征的SWMM模型建立模块,以及一个非点源污染控制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164434.1
申请日:2021-09-30
IPC: G06Q10/06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山岭铁路隧道涌水径流水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涉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径流排放模拟技术计算出的模拟结果仅为表格形式,分析结果准确度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对地表、地下水系产生扰动的问题,本申请可以系统的分析涌水从隧道口涌出后的走势,高精度还原涌水排放流径,从而全方位真实推演涌水排放场景。此外,本申请还通过构建星型层次结构—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叠加分析函数确定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等级评判方法,并以径流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渲染图的形式直观展示隧道涌水径流排放事件导致的隧址区水文地质灾害风险的范围和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9507.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F40/30 , G06F40/216 , G06F16/35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6F18/22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决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指标;获取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区的施工扰动特征指标;将所述自然环境特征指标和所述施工扰动特征指标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所述融合后的多源异构数据,作为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决策的输入特征向量,构建生态修复方案决策模型;根据所述生态修复方案决策模型,输出得到不同生态修复区的生态修复方案。采用本发明,解决了难以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系统整合的问题,为铁路工程生态修复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依据,使决策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7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24427.9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综合风险评价的弃碴场选址方法,属于工程废弃物处理领域。所述方法首先设置风险禁止性因子、风险不确定性因子及等级,基于风险禁止性因子,进行风险因子初识别,并绘制风险禁止专题地图;再基于风险不确定性因子进行风险因子再识别,并划分单一因子生态环境、生命财产、水土保持风险关联度等级,计算重要度权重,构建单一因子风险发生关联度云模型及集成云模型;并分别基于AHP方法和熵权法计算风险因子重要度权重,再计算考虑变权的重要度权重,绘制多因子作用下风险综合地图,完成选址。本发明降低了风险评价中的主观因素,提高综合风险等级确定的精度,同时针对复杂艰险环境的高原山区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弃碴场选址。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329507.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F40/30 , G06F40/216 , G06F16/35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6F18/22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决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指标;获取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区的施工扰动特征指标;将所述自然环境特征指标和所述施工扰动特征指标进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所述融合后的多源异构数据,作为铁路工程生态修复决策的输入特征向量,构建生态修复方案决策模型;根据所述生态修复方案决策模型,输出得到不同生态修复区的生态修复方案。采用本发明,解决了难以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系统整合的问题,为铁路工程生态修复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依据,使决策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7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124427.9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综合风险评价的弃碴场选址方法,属于工程废弃物处理领域。所述方法首先设置风险禁止性因子、风险不确定性因子及等级,基于风险禁止性因子,进行风险因子初识别,并绘制风险禁止专题地图;再基于风险不确定性因子进行风险因子再识别,并划分单一因子生态环境、生命财产、水土保持风险关联度等级,计算重要度权重,构建单一因子风险发生关联度云模型及集成云模型;并分别基于AHP方法和熵权法计算风险因子重要度权重,再计算考虑变权的重要度权重,绘制多因子作用下风险综合地图,完成选址。本发明降低了风险评价中的主观因素,提高综合风险等级确定的精度,同时针对复杂艰险环境的高原山区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弃碴场选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