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9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012244.7

    申请日:2020-01-0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目标识别方法,包括建立包含多张电力设备图像的数据集,并对每张电力设备图像包含的电力设备进行标注,以此为输入,对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待识别的电力设备图像进行识别,输出多个识别结果;利用训练好的贝叶斯网络对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筛选,筛选出对应待识别的电力设备图像最准确的识别结果。整个过程的结构简单,计算快捷,准确率高。

    基于电力弹簧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8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264175.6

    申请日:2019-04-03

    IPC分类号: H02J3/00 H02J3/38 H02J3/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弹簧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方法,分析电力弹簧拓扑结构,得出电力弹簧稳定运行的优化约束条件,将电力弹簧运行效率作为优化目标,得到电力弹簧优化部分;根据储能运行因素,确定储能稳定运行的优化约束条件,以储能系统充放电次数作为优化目标,得到储能优化部分;将可控分布式发电的出力上下限约束以及爬坡速度作为可控分布式发电的优化部分的优化约束条件,以可控分布式发电运行效率作为优化目标,得到可控分布式能源优化部分;在S1、S2和S3的优化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将S1、S2和S3中的优化目标与微电网的额外优化因素进行结合,实现整个微电网的功率平衡。本发明使微电网工作于稳定、高效地运行状态。

    一种异源图像的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313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012243.2

    申请日:2020-01-07

    IPC分类号: G06T7/33 G06V10/46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源图像的配准方法,包括分别在计算待配准的两张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内的多个角点,以角点所在的对角线作为其主方向;以主方向作为基准方向,计算以角点为中心的邻域梯度向量,进而获得每个角点对应的尺度不变特征描述子即SIFT描述子;利用每个角点对应的SIFT描述子,对待配准的两张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先进行粗配准再进行精配准,获得最准确的配准点集。整个算法计算简洁高效,准确率高,提高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配准的准确率,为立体视觉的应用解决了关键性的问题,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

    电力电子换流器实时仿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214451.5

    申请日:2021-02-25

    IPC分类号: G06F30/39 G06F30/34 G06F17/16

    摘要: 一种电力电子换流器实时仿真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其最大特点在于将可以采用极小的纳秒级步长进行建模,同时考虑硬件计算能力采用微秒级仿真步长进行仿真。为此首先以纳秒级步长构建电力电子换流器离散状态空间模型,以历史电流为状态变量,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为输出变量,描述电力电子换流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其系数矩阵进行重构,并以微秒级步长对电力电子换流器离散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仿真求解。本发明采用微秒级仿真步长进行仿真,并达到纳秒级步长的仿真精度的同时,可以使L/C开关模型在开关动作后的暂态误差快速收敛,有效解决了传统实时仿真开关模型存在的虚拟功率损耗问题,极大提高了仿真精度。

    储能逆变器虚拟励磁闭环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9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116355.5

    申请日:2018-02-06

    IPC分类号: H02J3/28 H02J3/38 H02J3/46

    摘要: 一种储能逆变器虚拟励磁闭环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同步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和励磁绕组电磁动态方程,得到适用于储能逆变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实用数学模型。在虚拟励磁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采用递归设计方法构造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保证闭环系统在平衡点附近局部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直接补偿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阻尼系数。本发明的特点是针对含有储能组件的微电网,使其在并网运行或孤岛运行时,能够通过虚拟励磁控制器对自身进行充放电进行控制,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引起的微电网电压不稳定,改善微电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