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镍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5933.7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磷化镍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化学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镍基金属,所述镍基金属中包括镍和铁,将所述镍基金属置于反应容器中;对所述反应容器进行抽真空;向抽真空后的反应容器中持续通入磷化氢气体,当所述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压强达到预设压强后,将所述反应容器加热至温度T,在所述预设压强和所述温度T下对所述镍基金属保温一段时间t,得到磷化镍铁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待磷化氢气体与镍基金属充分接触后,再开启加热进行磷化反应,可以保证镍基金属均匀磷化,提高批次之间的一致性与大尺寸各部分磷化的均匀性;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应用。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34829.4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纤维多孔预制体和铝材料,将所述纤维多孔预制体和所述铝材料加入加热装置中;将所述纤维多孔预制体和所述铝材料加热至温度T;以及向所述加热装置中通入氮化镁蒸气,保温一段时间t,得到复合材料。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氮化镁蒸气可提高纤维多孔预制体的润湿性,提高毛细作用力,有效避免了机械手段对纤维多孔预制体的损伤,同时提高了纤维分布的均匀性,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批量制备结构复杂并且对力学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金属零件。

    磷化装置及磷化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7180.3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磷化装置及磷化方法,包括磷化氢气体发生单元和磷化反应单元,所述磷化氢气体发生单元包括磷化氢出气管路,所述磷化氢出气管路与所述磷化反应单元连接;所述磷化氢气体发生单元还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磷化氢出气管路包括第一段、冷凝器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端,所述冷凝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磷化反应单元的进气端。本申请所述磷化装置,通过冷凝器提高磷化氢气体的纯度,磷化氢气体与金属均匀的反应,进而提高磷化产物的质量,制备得到的磷化产物均匀性好,不同批次之间一致性高,适合大规模应用。

    一种核-卫星结构双相Co-Fe类普鲁士蓝的一步合成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8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68510.6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卫星结构双相Co‑Fe类普鲁士蓝的一步合成法,涉及类普鲁士蓝合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氰化钾加入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形成K3[Fe(CN)6]溶液;S2:将乙酸钴、九水合硝酸铁和络合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溶液;S3: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K3[Fe(CN)6]溶液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水浴加热反应,产物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即得所述核‑卫星结构的双相Co‑Fe类普鲁士蓝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类普鲁士蓝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具有复杂微观结构且能满足工业和科研需要、环境友好。

    海藻酸钠的应用及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4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6430.8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的应用及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活性材料、导电添加剂和粘接剂充分混合后,研磨成粉体;将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加入所述粉体中,充分研磨成浆料后涂覆在铜箔上;将经过处理后的铜箔通过阶梯式烘干后辊压、裁剪成小圆片,即得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其中,所述粘接剂为海藻酸钠。本发明选用杨氏模量较高的水性粘接剂海藻酸钠,并且提供了完整电极片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以及成本优势。制备出的电极片均匀、不开裂,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批次之间可重复性高,具有绿色安全环保的特点,是一项环境友好的技术。

    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和光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453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021848.6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工作站和液体传输部件;工作站包括电化学池,电化学池上设置有弹性元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弹性元件的伸缩方向与第一通孔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通孔上设置有密封圈;第二通孔通过液体输送管道与液体传输部件连接,使得液体能够从第二通孔流入和/或流出电化学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其包括上述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和光源部件;光源部件包括光束传导元件;光束传导元件被设置为伸入电化学池,并使得其所传导的光束通过第一通孔照射在样品上。本发明所涉及的检测系统大大解放人力,使用自动化的手段取代人工,极大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引起的失误,更加可靠和稳定。

    一种柔性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02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8133.9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薄膜电极,包括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和碳纳米管;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上负载有氧化锰,作为电活性材料;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使得柔性薄膜电极具有多孔道结构;碳纳米管既作为导电支撑,又作为机械支撑,使得柔性薄膜电极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本发明还提供该柔性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三维导电网络和多孔道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广泛用于高效率的储能器件中。

    一种多层碳空心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9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88081.1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碳空心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多层中空碳球结构,碳壳层数为双层或四层,碳球直径为纳米或亚微米级别。本发明首先以正硅酸乙脂为硅源,采用表面活性剂软模板法制备单层和双层空心二氧化硅球硬模板;然后通过热解有机碳源包覆二氧化硅空心球模板,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最后再将二氧化硅模板蚀刻掉,即可得到多层碳空心球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高、污染小、成本低且具有普适性。所制备的产品具有中空结构,厚度在纳米尺度的壳层,同时多层结构能有效利用内部空间,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传统纳米材料和单层碳空心球显示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46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430247.2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材料中,硅核被二氧化硅壳层包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其制备方法:在室温下,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再将硅粉悬浮液加入后搅拌;将上述混合溶液加热到40~50℃,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分别滴入,搅拌;然后加热到70~90℃,保温15~48小时;离心方式收集反应产物,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再将所得产物加入乙腈盐酸混合溶液,搅拌4~8小时,后用去离子水再次清洗,干燥,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材料。这种材料首次嵌锂容量高于2000mAh/g,比容量在20次反复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在520~750mAh/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