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标志物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45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3291.8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标志物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系统包括:变量输入子模块,包括肿瘤原发直径、原发肿瘤部位、儿茶酚胺分泌类型、血管侵犯状态、ERBB-2过表达状态和SDHB突变状态输入子模块;分析模块,能够基于变量输入子模块输入的变量建立转移概率列线图并计算总风险分值,根据总风险分值计算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值;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值。本发明的结合SDHB胚系基因突变、原发肿瘤ERBB-2蛋白高表达,原发肿瘤直径、位置,血管侵犯以及儿茶酚胺分泌类型建立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与单独使用临床危险因素显示出更优异的预测准确性。

    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嗜铬细胞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686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93294.1

    申请日:2017-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嗜铬细胞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抑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生长的药物,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和促进细胞的凋亡。二甲双胍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cna2、Ccnb2的表达,同时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mTOR、ERK1/2信号通路,抑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生长。本发明一方面首次发现了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内分泌肿瘤中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其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效果;另一方面,亦为深入理解AMPK、mTOR等信号通路在嗜铬细胞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从而为日后临床上筛选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基于分子标志物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4514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793291.8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标志物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系统包括:变量输入子模块,包括肿瘤原发直径、原发肿瘤部位、儿茶酚胺分泌类型、血管侵犯状态、ERBB‑2过表达状态和SDHB突变状态输入子模块;分析模块,能够基于变量输入子模块输入的变量建立转移概率列线图并计算总风险分值,根据总风险分值计算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值;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值。本发明的结合SDHB胚系基因突变、原发肿瘤ERBB‑2蛋白高表达,原发肿瘤直径、位置,血管侵犯以及儿茶酚胺分泌类型建立的嗜铬细胞瘤转移预测系统与单独使用临床危险因素显示出更优异的预测准确性。

    一种血浆肾素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1601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4180.2

    申请日:2013-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浆肾素活性的测定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酶促反应-血管紧张素I的生成进而免疫测定,以B/T(%)或B/B0(%)的自然对数为横坐标,以标准品的血管紧张素I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对应样品37℃或4℃各自位于横坐标的B/T(%)或B/B0(%)自然对数值,读出纵坐标相应的血管紧张素I浓度。计算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肾素活性是间接测定每小时体外生成血管紧张素I的量。由37℃生成的血管紧张素I浓度减去4℃的基础浓度得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血浆肾素活性的测定方法,所得出的血浆肾素活性可以应用于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进而可以早期诊断高血压患病情况。

    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二代测序建库用PCR引物及建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44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610248095.8

    申请日:2016-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二代测序建库用PCR引物及建库方法;引物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70所示核苷酸;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为SDHB、SDHC、SDHD、MAX、VHL、TMEM127、RET。利用提取的人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前述引物作为引物的特异扩增部分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将第一轮PCR产物,稀释,作为第二轮PCR扩增的模板;第二轮PCR扩增利用第一轮PCR扩增的通用引物再进行一轮扩增,同时加上测序机器需要的index、特异引物识别区用于测序机器识别的碱基序列;第二轮测序产物经核酸纯化,即可上机检测。本发明的建库方法属于自行设计开发,对比购买国外试剂盒成本极低。

    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二代测序建库用PCR引物及建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4443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48095.8

    申请日:2016-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二代测序建库用PCR引物及建库方法;引物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70所示核苷酸;嗜铬细胞致病基因为SDHB、SDHC、SDHD、MAX、VHL、TMEM127、RET。利用提取的人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前述引物作为引物的特异扩增部分进行第一轮PCR扩增;将第一轮PCR产物,稀释,作为第二轮PCR扩增的模板;第二轮PCR扩增利用第一轮PCR扩增的通用引物再进行一轮扩增,同时加上测序机器需要的index、特异引物识别区用于测序机器识别的碱基序列;第二轮测序产物经核酸纯化,即可上机检测。本发明的建库方法属于自行设计开发,对比购买国外试剂盒成本极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