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潜流人工湿地型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9983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73294.5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潜流人工湿地型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腔室,反应腔室的底部设有供水体进入的布水孔,反应腔室的上部设有供水体排出的排水孔;导流件,将反应腔室沿着竖直方向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导流件上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贯通的导流孔;多个反应件,每个反应件穿入于相应的导流孔中;每个反应件具有:处于上部的气体释放部和处于下部的碳源部;碳源部处于下腔体中,浸入水体中的碳源部向水体中释放有机物;气体释放部处于所述上腔体中,气体释放部向水体中释放溶解氧;每个反应件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生物填料单元。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净化水体,操作方便、水体净化效率高;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型时间短。

    一种鱼类栖息地人工塑造河床底质调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2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62435.2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鱼类栖息地河床底质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鱼类栖息地人工塑造河床底质调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河床底质粒径划分标准;S2:河床底质调查点位确定。本发明通过通过在目标区域选取点和调查单元的选取过程中,通过柔性的测量卷绳和其上的多个彩色标记点位进行边滩垂直位置点采样测量粒径,并通过纵横放置操作放置的测量卷绳配合标记点位形成网格状标线,在其中选取调查单元和网格节点进行取样,通过划分粒径,将不同粒径组成的河床底质分类,分方式调查,形成独特的采样方法和调查方式,提高河床调查效率,同时采样操作便捷,避免传统的采用用具,不易在河滩上搬运操作,柔性的测量卷绳卷绕便捷,方便操作。

    一种鱼道监测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7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3136.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道监测装置。该鱼道监测装置,包括网箱、集水槽和提升机构,网箱内部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网板,多个网板将网箱沿长度方向分隔成多个容置区域,网箱沿长度方向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贯通孔,每个网板的板面上也均开设有贯通孔,且多个贯通孔的开口尺寸沿网箱开口的一端向相对的另一端延伸方向依次减小,网箱的底面与集水槽的内底壁贴合连接,网箱侧面的靠近底面部分与集水槽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提升机构设置在网箱的正上方,且提升机构的提拉端与网箱的顶部连接。该鱼道监测装置的监测效率高、作业环境安全,且具有展示作用。

    一种有利于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生成的湿地处理型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16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351009.0

    申请日:2017-05-18

    Inventor: 张俊 琚泽文 卿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生成的湿地处理型水处理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地处理型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待处理水体进行生物膜处理的生物填料单元,所述生物填料单元中设有生物填料;用于对经受生物膜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湿地净化处理的湿地单元,所述湿地单元按水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区和沉水植物区;所述生物填料单元与湿地单元之间通过生物填料单元出水管道流体连通,所述生物填料单元与湿地单元之间还通过回流管道流体连通。本发明具有成型时间短、生物膜活性效果好、对水质净化效率高的特点,可提高生物填料应用在湿地、河道等自然水体处理时的生物膜处理水体的效果。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8542.9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