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位波动大的多生境鱼类人工产卵场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273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009971.8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位波动大的多生境鱼类人工产卵场及施工方法,布置在主河槽内,包括呈条带状布置在所述主河槽的边滩上的保滩堤,所述保滩堤的下游间隔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部设有预设高度的保水坎;由铺设在所述保滩堤所环绕的边滩区域的底质层构成的滩面,自上游至下游所述滩面的滩面坡比为1‰~2‰;呈一字型布置在所述保滩堤的上游的分水堤,所述分水堤堤身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呈15°~30°夹角,所述分水堤的堤顶略高于预设水位,用于将所述主河槽的水流引导进入所述保滩堤内;呈鱼鳞状平面分布在所述滩面上的多个跌水堰,布置在所述滩面的中上游的深潭,布置在所述滩面的下游的堆岛。本申请滩面易维持、水位适应性强且生境多样化。

    一种适用于水头波动的溢流补水式鱼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556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54469.3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鱼道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水头波动的溢流补水式鱼道结构,包括第一侧墙,两面第一侧墙之间形成鱼道;第二侧墙,第二侧墙设置在第一侧墙的外侧,第二侧墙和第一侧墙之间形成补水通道;隔板,多个隔板间距设置在鱼道内并将鱼道分隔为多个顺序连通的池室;溢流孔,多个溢流孔沿鱼道延伸方向间距设置在第一侧墙上,溢流孔连通池室和补水通道。本发明通过溢流孔将鱼道内部超过设计水线的水体溢流至补水通道内,逐步降低鱼道内部的水深,从而避免鱼道内部发生水位骤降现象,提高鱼道对上游水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补水通道的水体流向鱼道进口,可以实现鱼道进口的补水,扩大鱼道进口水流影响范围,进而提高诱鱼效果。

    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7880.0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的一侧,包括:上游进水口段、鱼道和补水通道,鱼道和补水通道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上游进水口段在上游处与鱼道、补水通道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鱼道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隔板和第一下游闸门;补水通道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鱼道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补水管中设有补水管闸门;补水通道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拦鱼堰和第二下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补水管闸门的开度。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不仅实现了生态流量下泄措施与过鱼建筑物的完美结合,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鱼道工程的功能性。

    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9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85345.6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境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包括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坑进行修复形成的修复采砂坑、设于修复采砂坑上游侧的透水堰、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区进行底质改善形成的底质改善区、设于底质改善区上游侧和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的保底质顺堤以及设于河流边滩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的挑砂潜堤。还涉及一种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坑进行修复形成修复采砂坑并在其上游侧设置透水堰、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区进行底质改善形成底质改善区并在其上游侧和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设置保底质顺堤以及在河流边滩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设置挑砂潜堤。可修复废弃采砂迹地、为鱼类提供栖息生境。

    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148542.9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一种环境适应型鱼类增殖放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822402.5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适应型鱼类增殖放流装置,涉及鱼类增殖放流领域,包括旋转式鱼类暂养池、进水机构、暂养池出水管和可伸缩溜鱼槽,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安装在支架上,且与所述进水机构和暂养池出水管连通,所述可伸缩溜鱼槽安装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的侧面;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设有旋转轴和隔离机构,且用于暂养放流鱼类;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底面,所述隔离机构设有若干且插设在所述旋转轴上,若干所述隔离机构通过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部分为若干区域以供不同放流鱼类暂养;所述可伸缩溜鱼槽用于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的放流鱼类输送到自然水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