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餐饮油污废水收集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7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5494.6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一种一体式餐饮油污废水收集装置,包括用于倾倒油污废水的第一腔室、用于阻隔油污的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水封的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依次设置于地面下方;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用于倾倒油污废水的倾倒口,倾倒口处设有过滤装置;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固定连接,第一腔室通过第一水管连通第二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底部连通;第三腔室通过第二水管连通市政污水系统,第二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第三腔室的水下;第二水管的出水口低于第一水管的进水口。本发明能够有效收集餐饮含油污废水,实现拦截固体杂物、油水分离以及防止市政污水系统臭气返流,能够有效减少油污废水进入雨水系统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一种底泥防坠采泥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4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00676.0

    申请日:2023-06-13

    Inventor: 吴宝强 蒋欢 刘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泥防坠采泥器及使用方法,应用于水环境研究采集底泥作业中;包括采样柱、防坠口、连接组件、下压把手、防坠提拉绳、以及活塞杆,防坠口、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采样柱的两端端部,所述下压把手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采样柱、防坠口均为中空件,所述防坠口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拉绳口,防坠提拉绳穿设在拉绳口中;所述防坠口的内壁上设置有防坠膜,所述防坠膜的一端与防坠口的内壁连接,防坠膜的另一端与防坠提拉绳连接;当防坠提拉绳收紧时,防坠膜张开;所述活塞杆将采样柱中的底泥取出。本发明设置有下压把手,且设置有锤击点,使采样柱能够插入到底泥中。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低廉,确保了底泥及沉积物的采集效率和质量。

    一种嵌入式刚性库防渗膜

    公开(公告)号:CN114319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97673.9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工程领域的一种嵌入式刚性库防渗膜,技术方案为:楔体土工膜由防渗膜面层与楔体构成整体;多个楔体均匀分布在防渗膜面层上,形成数个凸起。在此基础上,还可增加膜体绒毛、握裹凹槽和凹槽楔体。本发明是一种嵌入式刚性库防渗膜,从本质上改变目前防渗膜只能混凝土浇筑后,才能铺设防渗膜的惯例。本发明可直接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铺设,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使楔体、绒毛更均匀受力、土工膜更好与混凝土贴合。

    水库坝前漂浮物的资源化处理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1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05572.2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库坝前漂浮物的资源化处理平台及方法,用以对水库坝前漂浮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包括:运载单元;设置于运载单元上的机械分拣设备,用以将漂浮物中塑料、泡沫等杂质分离出去,获得漂浮物中可以资源化处理的树枝树干;设置于运载单元上的预破碎设备,用以将大块的树枝树干破碎成小块;设备设置于运载单元上的加热干化设备,用以降低小块树枝树干的含水率;设置于运载单元上的高温炭化设备,可将小块树枝树干炭化;本发明可快速部署在有需求的水库坝前,同时通过对漂浮物资源化利用得到木炭,节约占地也方便存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库坝前漂浮物处理过程中,无法实现资源化利用、堆场占地大且利用率低、不环保以及外运成本高等问题。

    一种基于密度的污泥含水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9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1106.5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污泥含水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送料机构、振实机构、测量机构和信息处理单元,所述送料机构一侧设置有振实机构,所述振实机构一侧上方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与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座,所述送料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端设置有固定滑动块,所述固定滑动块与第一送料滑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滑轨一侧设置振实机构,所述振实机构包括第二送料座,所述第二送料座下端设置有旋转凸轮,所述第二送料座上端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第二送料座一侧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称重座,所述称重座上端设置测高座,通过检测装置的压实测量得出污泥含水率。

    一种用于排放雨水和污水的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00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17917.0

    申请日:2017-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5/0401 E03F2201/10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排放雨水和污水的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不降雨或者降雨量较小时,流入支路混接管中的雨污混合水主要是污水,污水雨污混接管流至溢流井中,然后经第一排污口、第一连接管、限流井、排污管流至市政污水管;这样,污水就不会大量地流入河道中污染水源。当降雨量较大时,流入雨污混接管中的雨污混合水主要是雨水,水位计测得限流井中水位高出预设水位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控阀关闭,则溢流井中的水位就会升高,当溢流井中的水位上升至溢流口位置时,雨水和污水会从溢流口排至河道,这样就不会对市政污水管造成过大的排水压力。

    一种城市污泥低温循环干燥及干燥气体减排的系统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236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3145.6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泥低温循环干燥及干燥气体减排的系统与工艺。其中,系统包括阳光房、吸收装置、催化装置、换热器、循环风机、冷凝器和加热器,阳光房保持密闭,吸收装置的内部存放有弱碱性溶液,催化装置的内部存放有能够净化异味气体的催化剂,阳光房的出气口与换热器的换热进口连通,换热器的换热出口与吸收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吸收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循环风机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催化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催化装置的出气口同时与大气以及换热器的介质进口连通,换热器的介质出口通过加热器与阳光房的进气口连通。该系统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以促进污泥资源循环利用。

    一种气溶胶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恶臭气体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13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02259.9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恶臭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进风管,恶臭气体由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充入;气溶胶喷头,设置在进风管内,适于喷出对恶臭气体进行吸附的气溶胶;滴滤塔,所述滴滤塔的底端与进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滴滤塔内设置具有微生物菌群的微生物培育组件,所述滴滤塔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气溶胶颗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间,有相当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具有更好的吸附优势,具有较大的传质潜力。根据恶臭气体的成分,培养相应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加快生物除臭系统的启动,同时能够提升对恶臭的处理效果,增加处理效率。

    一种板框压滤机除臭用密封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81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1110.0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除臭用密封装置,包括框架和抽风管道,多个框架依次套接安装成嵌套结构,在套合状态下,其他框架均容置在最外部框架内,在外伸状态下,全部框架均从上一级框架内横向移出并在内部形成板框压滤机容置空间,每个框架的顶面以及左右侧面均可拆卸地密封安装有隔板,最外部框架还在远离最内部框架的前侧面可拆卸地密封安装有隔板,最内部框架还在远离最外部框架的后侧面可拆卸地密封安装有隔板,且在相邻框架接缝位置处的隔板板面上粘接有密封条,抽风管道穿接固定在最外部框架的前侧面隔板上,抽风管道的一端开口位于嵌套结构之外、另一端开口位于最外部框架的内部空间中。该装置能够从源头隔绝臭气,保障车间空气质量。

    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22583.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顶部独立配水至束状填料上,通过反应池体内的旋转填料单元使束状填料在反应池体液位上下旋转,实现束状填料上固化生物膜厌氧‑好氧‑缺氧的状态切换,生物膜的状态切换,降解有机物及脱氮除磷,整个处理过程,可以避免污泥或混合液回流,能够节省能耗,且只需一个反应池体即可实现独立处理,有效减小装置体积降低设备成本,特别适合于小规模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另外,通过设置配水单元及旋转填料装置可实现对束状填料配水流量及转速的独立灵活控制,便于运维检修等操作,节省投资造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