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6004.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负荷分配的控制方法、装置、单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串联压缩机组中每个压缩机的出口温度等效裕度和所有压缩机的出口温度平均裕度;根据目标压缩机的出口温度等效裕度与所有压缩机的出口温度平均裕度,确定平衡输出参数,其中,目标压缩机为所有压缩机中的任意一个;根据储气装置的运行参数与额定参数,确定控制压缩机注气负荷的注气负荷控制输出参数;根据平衡输出参数、注气负荷控制输出参数与目标压缩机的性能控制参数,确定为目标压缩机进行负荷分配的性能控制指令参数,以按照性能控制指令参数控制目标压缩机工作。本方法能实现对串联压缩机组运行时工作负荷的自动整体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6713.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工作单元和余热回收单元。工作单元包括末段压缩机、第一换热器、首段透平和第二换热器,沿压缩空气的流向,末段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依次连通,首段透平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侧依次连通。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余热回收透平、凝汽器、循环泵和蒸发器,有机介质在余热回收单元内循环流动,余热回收单元具有两种运行模式,余热回收透平、凝汽器、循环泵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侧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循环模式,余热回收透平、凝汽器、循环泵和蒸发器的第一侧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循环模式,蒸发器的第二侧的入口连通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侧的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81854.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压缩机出口温度的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压缩机在当前周期的压缩机运行参数与压缩机属性参数,确定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质量流量;根据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属性参数与最大质量流量,确定换热介质的最大换热量;根据压缩空气质量流量与换热介质的最大换热量,确定换热器的最高进口温度,并根据换热器的最高进口温度预测压缩机出口的最大允许温度;获取压缩机的当前出口温度与上一周期的目标控制参数,并根据当前出口温度、最大允许温度与上一周期的目标控制参数确定当前周期的目标控制参数,以按照当前周期的目标控制参数控制压缩机工作。该方法基于目标控制参数控制压缩机工作,降低压缩机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8831.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空储能热量回收系统及方法,该压空储能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储热罐、膨胀组件、第一供热阀、第二供热阀、热交换组件、放热机构和储热机构,膨胀组件连接于储热罐的冷侧,热交换组件连接于第一供热阀和第二供热阀的另一端,放热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于储热罐的热侧,放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放热阀的一端,放热阀的另一端连接于储热罐的冷侧,储热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于储热阀的一端,储热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储热罐的热侧,储热阀的另一端连接于储热罐的冷侧,实现压空储能热量回收系统的储能与供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储热效率,增强储热罐斜温层储热的可行性。保证在下次充放能循环前储热罐内仅存在冷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00121.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单元包括储能单元、储气罐、释能单元、存储单元和调温单元,储能单元包括空气输入管、压缩机组和储能换热器,压缩机组与储能换热器连接;储气罐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释能单元包括透平机组、释能换热器和空气输出管,透平机组与释能换热器连接;存储单元包括热水罐和冷水罐;调温单元包括调温进口母管、调温出口母管和换热管,调温进口母管与热水罐、冷水罐均连接,调温进口母管与换热管连接,调温出口母管与换热管连接,换热管至少部分位于储气罐内部。如此,能够利用热水罐与冷水罐中的热量以及系统冷却水对储气罐内部进行调温。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88308.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防喘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确定压缩机工作点与防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距离的变化率;根据所述距离及所述距离的变化率确定闭环控制参数、防喘阀打开速率及防喘阀关闭速率;根据闭环控制参数确定防喘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防喘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防喘阀按照所述防喘阀打开速率或者防喘阀关闭速率工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防喘阀的控制方法,既能快速打开防喘阀满足机组防喘控制需求又不至于出现超调导致能源浪费和工艺波动,既能快速关闭防喘阀来保证工艺快速恢复又能防止压缩机再次进入喘振,从而提高压缩机控制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7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6109.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信息检测模块、调节模块、储气库和压缩机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时,通过信息检测模块采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初始运行参数,根据初始运行参数确定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待调整模块和目标运行参数,并控制待调整模块基于目标运行参数运行;初始运行参数包括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环境温度、储气库的气库温度和气库压力,待调整模块包括压缩机模块和调节模块,目标运行参数用于降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能量损失。本发明能够根据储能系统的运行信息调整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而提升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11330.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CO2布雷顿循环耦合有机朗肯循环的装置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sCO2布雷顿循环单元和有机朗肯循环单元;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单元包括第一有机工质蒸发装置和第二有机工质蒸发装置;所述sCO2布雷顿循环单元分别经第一有机工质蒸发装置和第二有机工质蒸发装置与有机朗肯循环单元相连。本发明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单元将sCO2布雷顿循环单元的余热进行回收并输出电能,提高整个装置系统的发电能力;同时通过各个关断阀和调节阀实现装置系统发电出力的灵活调节,保证装置系统运行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6607.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4B41/02 , F04B35/04 , F04B39/06 , F01D15/10 , F01K13/02 , F01K13/00 , F04B39/00 , F01D25/22 , F01K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斜温层储罐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能源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永磁同步电机、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库、斜温层储罐、空气透平、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处理器用于确定离合器的工作状态,第一离合器闭合且第二离合器断开时储能系统的工作回路为储能回路,储能回路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第一离合器、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库和斜温层储罐,用于存储电网的电能;第一离合器断开且第二离合器闭合时工作回路为释能回路,释能回路包括储气库、斜温层储罐、换热器、空气透平、第二离合器和永磁同步电机,用于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存储的能量转换为电能,以供电网使用。可以降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成本,拓宽该系统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41834.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甘肃疆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机及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属于压缩气体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透平机及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在透平机发电过程中,当储气装置内的气体压力较高时,可通过静叶调节机构调节可调静叶叶片的角度,使相邻两个可调静叶叶片之间的通流面积减小;随着储气装置内的气体压力逐渐降低,通过静叶调节机构逐步调节可调静叶叶片的角度,以增大相邻两个可调静叶叶片之间的通流面积,增大透平流量;当相邻两个可调静叶叶片之间的通流面积无法继续增大时,在保持进气管持续向透平机的高压缸通入压缩气体的同时,再通过进气管将压缩气体引至透平机的中压缸,增大进入中压缸及低压缸的气体流量,维持透平机输出功恒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