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20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1119.5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东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为:沿农田外廓开设环绕农田四周的水塘;农田内开设与水塘相通的排水沟;水塘内养殖水产,水塘底部栽种水生作物;在水塘上设横断水塘的水池;水池侧面上设连通水塘的两个通水口;通水口上安装网栅和水闸;水池顶口上铺设具有承重作用的水泥盖板;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投入成本低,可多年使用,经济效益好,且无二次生态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与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45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0232.X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东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和防治土传病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为向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和释放蚯蚓;其中,所述土壤符合如下条件:1)土壤含水率保持在20%~50%,2)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4‰以下;所述有机肥的投施量为1.0~2.5吨/亩;所述蚯蚓的投放量为100~500kg/亩。本发明的方法是根据农业生产和蚯蚓土壤生活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需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修复有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本发明的方法经济、有效,能够针对多种土传病害进行修复,并且该防治技术的副作用小,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45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380232.X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东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和防治土传病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为向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和释放蚯蚓;其中,所述土壤符合如下条件:1)土壤含水率保持在20%~50%,2)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4‰以下;所述有机肥的投施量为1.0~2.5吨/亩;所述蚯蚓的投放量为100~500kg/亩。本发明的方法是根据农业生产和蚯蚓土壤生活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需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修复有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本发明的方法经济、有效,能够针对多种土传病害进行修复,并且该防治技术的副作用小,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6130.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盐碱地的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颗粒状核心,由基础肥料组合物与生物炭粉末共造粒形成;第一包膜层,由γ‑聚谷氨酸或其衍生物和海藻酸钠组成的混合物形成于颗粒状核心的表面;第二包膜层,由硫磺形成于所述第一包膜层表面;第三包膜层,由抗结块剂形成于所述第二包膜层表面。该用于盐碱地的缓释肥料功能性强、缓释效果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水肥利用率,协同降低盐碱土壤pH,增加土壤中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改善土壤微生态。
-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73436.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长形芽孢杆菌的水解酶及其修复土壤莠去津污染的方法,通过人工合成技术修改编码TRZN的DNA序列,构建抵抗莠去津危害的基因突变型,用于受到莠去津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所述来源于长形芽孢杆菌的TRZN水解酶,是一种三嗪水解酶,编码序列含有1371个核苷酸,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本发明通过修改编码TRZN的DNA序列,构建抵抗莠去津危害的基因突变型,并将重组基因转入到拟南芥植株,评估转基因植株抵抗莠去津毒害的耐受性,最终通过与野生型植株的对比试验,证明了转基因型植株具备更高的抗莠去津耐性。本发明不但大幅度提升了转基因生物修复莠去津农药污染土壤的效率,并能够筛选改良抵抗莠去津类农药危害的高等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910655412.1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田生态景观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农田和田间沟,所述田间沟包括周边沟和内部沟,所述周边沟环绕农田四周,所述内部沟位于农田内部,所述田间沟的两岸的坡面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生态板和护坡植物带,所述田间沟内设置水生植物以及两栖类动物和/或水生动物;所述田间沟互相连通;所述内部沟将农田分隔成若干垄块;所述周边沟的四周设置绿化带,所述绿化带环绕周边沟;所述田间沟上设置若干机耕桥使得垄块之间以及垄块与外部机耕路连通;所述周边沟内设置水净化单元。本系统合理布局,便捷高效,节能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2167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1214937.0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水稻田中,水稻种植淹水前在靠近田埂10‑50cm处放置网箱,所述网箱沿着田埂排列,所述网箱内含有养殖土,所述养殖土包括土壤和有机肥,所述土壤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所述养殖土上覆盖有机废弃物,所述水稻田中水稻距离网箱的距离为10‑80cm,投放蚯蚓种苗后开始养殖,保持养殖土含水量为20‑80%。采用本方法养殖蚯蚓经济效益更好、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329952.3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稻田综合种养系统种植农作物,所述综合种养系统包括: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内部设置若干间断不连续型田内埂,所述田内埂间隔距离为1‑3m,所述种植区外围设置不完全包围种植区的水产品养殖沟,所述养殖沟两岸形成田边埂,外侧所述田边埂上种植植物带,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秸秆还田,然后向种植区投放蚯蚓种苗并调节土壤含水量为35~40%,种植绿肥作物,所述养殖沟内养殖水生动物或者两栖动物并且种植水生植物,并利用所述蚯蚓喂养水生和两栖动物。本方法可以兼顾种植、养殖和田间景观,农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保护和美化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16880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810896300.0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稻田进行秸秆还田、铧犁翻耕,并投放蚯蚓;2)在稻田上播种牧草,再将牧草翻耕入田后种植当季水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在受病害稻田内投放蚯蚓的同时,采用相配合的农艺技术,并种植某些特定作物,能够实现在土壤源头中消灭或减少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真菌病害的菌丝体和菌核,抑制其分生孢子萌发,进而达到控制稻田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