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775066.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9/18 , E02D29/16 , E02D5/46 , E02D5/30 , E02D5/24 , E02D31/08 , E02D33/00 , E02D15/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室增层三面围合管幕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查上部既有建筑概况;S2:在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两侧分别设置若干工程桩,在既有建筑边线以内区域设置若干玻璃纤维桩;S3:在既有建筑的两侧分别开挖工作井,并将管幕施工机械吊放于工作井内;S4:管幕施工采用分两期跳仓进行,将一期管幕与二期管幕交错设置;S5:先将一期管幕钢管顶进施工完毕,并挖除一期管幕钢管围合区域内部土方,逐段构筑一期管幕内部结构,直至一期地下室施工完成;S6:重复步骤S5,施工二期地下室;S7:将地下室与上部既有建筑进行连通,完成地下室增层施工。本申请具有能够降低管幕施工对上部既有建筑的沉降影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79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775057.3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 , E02D19/18 , E02D15/02 , E02D27/01 , E02D31/02 , E02D29/16 , E02D29/045 , E02D27/12 , E02D5/24 , E02D19/10 , E02D5/46 , E02D5/3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面围合管幕法与明挖结合的地下连通道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保护建筑底部原有的独立基础处及上方的覆土挖出;浇筑和独立基础相连接的基础底板,并且基础底板预留洞口;保护建筑外侧开挖工作井以将管幕顶进设备放于工作井内,然后顶进管幕,管幕两侧上部和基础底板相贴近;管幕及基础底板围合区域内部土方开挖并安装内支撑;建造管幕段连通道并拆除内支撑,管幕段连通道和基础底板的洞口相连通;在管幕段连通道和既有建筑地下室之间建造明挖段连通道,具备保护建筑可连通于管幕段连通道,也能对管幕段连通道的顶板进行便利的施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5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916422.8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周向中心装配式大型地下室施工方法,其先于预施工地进行基坑开挖,且随挖设置所述基坑的支撑体系,直至开挖至地下室底板标高;于所述基坑底进行所述底板现浇施工;于所述基坑临边使用吊车组装临时钢结构,以在地下室所述底板上方形成架空的施工平台;完成所述施工平台后,使用吊车于所述施工平台上将地下室结构预制件通过所述施工平台的网格孔吊装至所述基坑内进行施工;地下室完成装配式施工后,拆除地下室的所述临时钢结构,并使用吊车对临时钢结构原所对应位置进行地下室结构预制件安装,使各处楼板形成完整的整体结构,完成装配式地下室施工。本申请具有提高大型地下室的施工速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56250.8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基坑支撑干涉的外框竖向结构及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基坑内施工底板;将倒数第一、二道支撑全部拆除;规划首节外框竖向结构的吊装位置及地下水平运输路线;将影响安装及运输的倒数第三道支撑局部拆除;通过水平运输装置将吊装在其上的首节外框竖向结构运输至底板的安装位置的初步位置;通过精确就位装置将首节外框竖向结构调整至精确位置;在首节外框竖向结构在底板上施工完成后,回筑与其相连接的各层楼板及施工末节外框竖向结构及其相连接的各层楼板。本发明通过局部支撑对基坑进行支撑传力,解决了因干涉支撑一次性拆除过多导致基坑变形变大的问题,保障了基坑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23464.2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支撑双向伺服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体系包括:由混凝土支撑及其上的围檩组成的混凝土支撑系统,所述围檩包括常规围檩和靠近邻近两侧保护对象所在侧的两个加强围檩,所述加强围檩之间设置有角部加强围檩;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位于一侧加强围檩上成列分布的第一向伺服千斤顶组成的第一向伺服控制端,位于另一侧加强围檩上成行分布的第二向伺服千斤顶组成的第二向伺服控制端,设置在角部加强围檩与加强围檩连接处由角部伺服千斤顶组成的角部伺服控制端。本发明在基坑两个方向上都存在保护对象时,通过角部伺服千斤顶满足传力连续性的要求,通过两个方向的伺服千斤顶加载满足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保障了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474641.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5/03 , E02D5/14 , E02D29/04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成槽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开挖,直至形成容纳地下连续墙的容纳槽;定位柱施工,对容纳槽进行分段,并对相邻两段容纳槽部分之间的位置安装定位柱;预制墙安装,将预制墙板依次吊入容纳槽位于相邻两个定位柱之间的空间内,并固定连接预制墙板与定位柱、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结构柱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结构柱的位置开挖,并形成填充槽,并在填充槽内建筑结构柱;层结构施工,从上向下依次进行各层土方开挖和各层层结构施工,直至完成最底层层结构。本申请具有有助于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节约使用空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073149.9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山形堆土建筑顺作结构逆向构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工作;b.一次结构施工;c.二次结构施工;d.挡土墙施工;e.堆土施工;f.收尾补全。施工人员将山形堆土建筑进行分层和分区,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管理施工现场和控制施工进度,设置在一次结构顶部的工作人员施工道路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将需要的施工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上,设置在一次结构顶部的施工平台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管理运送上来的施工材料,为输送施工材料的车辆提供回转空间,采用从顶部和顶部逐渐向中间靠拢的方式进行施工,本申请具有可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1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43460.8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墙外翻爬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为了解决传统钢平台施工方式中需考虑支模倾覆与钢平台外翻或其它转换施工体系协调的问题。它包括钢平台和脚手系统,钢平台包括外侧钢平台体系和内侧钢平台体系,增补后的钢平台体系的顶梁上设有轨道基座;脚手系统包括可移动工具式脚手架和临时施工脚手,可移动工具式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滑移底轮、防倾覆卡座及限位固定块,防倾覆卡座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卡入轨道基座,工具式脚手架本体通过连接头与滑移底轮固定连接,限位固定块倒扣设置于滑移底轮的前后两侧,且通过螺栓固定。通过一次拆分和增补钢平台,即可完成上部斜墙外翻段和直墙段浇筑施工,快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1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3467.X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倾角斜墙收分顶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传统钢平台施工需考虑支模倾覆与钢平台收分协调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钢平台、临时支撑钢胎架、四氟乙烯复合滑移结构以及倾角微调千斤顶,钢平台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第二钢平台体系以及增补钢平台,第一、第二钢平台体系固定于斜墙收分段底端下方一定高度处;双拼式临时支撑钢胎架设置于第二直墙段顶端,增补钢平台设置于临时支撑钢胎架上部;四氟乙烯复合滑移结构设置于临时支撑钢胎架与第二钢平台体系顶梁之间,其端部设有同步顶推千斤顶机构;多个倾角微调千斤顶间隔设置于平台底座与四氟乙烯复合滑移结构之间;增补钢平台靠近第二钢平台体系顶梁一端连接定位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010647.2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既有结构置换混凝土体系的改造方法,涉及既有建筑结构改造技术领域。针对既有结构置换改造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的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既有结构改造工程的实际需要的问题。步骤如下:利用既有结构内部砖墙将结构置换施工区域划分为先期施工区域和后期施工区域,再将每个结构置换施工区域平均划分为若干长条形的施工分块,采用跳仓法置换各施工分块的木结构楼板和木结构梁,依次拆除先期施工区域的木结构楼板及木结构梁,再依次拆除后期施工区域的木结构楼板及木结构梁,在砖墙两侧对应施工区域浇筑混凝土楼板和加固梁并使其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安全、高效地将既有结构置换为混凝土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