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工艺数据链构建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5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2627.1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造工艺数据链构建方法,本发明根据紧后任务的输入数据需求确定紧前任务的输出数据,保障输出数据的完整性。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建造过程各个工艺的顺序,以及每个工艺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以及工艺执行中所使用的人、机、料、环(作业空间)等资源和法(规范)等约束信息,为智能建造产品研发提供基础,大幅提升智能建造产品的适用性。本发明的工艺数据链体现了产品数据在工艺中各个步骤中输入与输出过程,支持根据工艺数据链全面采集过程数据,以及根据约束条件对输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工艺数据链可支持开发智能深化设计与监管软件,提升工艺质量。

    一种用于夯土建筑支模与夯筑的自动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80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21737.7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夯土建筑支模与夯筑的自动化设备,包括机架、模具、插拔销机构以及三自由度振捣机构,机架包括顶板和安装于顶板下方前后两侧的侧板;模具用于约束土料,包括两个模板本体,两个模板本体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板的内侧;插拔销机构包括旋转销和插拔组件,旋转销安装于机架上,插拔组件控制旋转销穿过侧板和模板本体伸入模具围成的空间内,或者从模具围成的空间内退出;三自由度振捣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振捣器组件,移动组件控制振捣器组件在模具围成的空间内沿三自由度移动;振捣器组件对土料进行夯筑。本发明提供的设备能够附着在夯土墙上,并随墙体建造自动夯筑及自动爬升,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员工作强度。

    一种仿夯土古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8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373242.1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夯土古墙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建筑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仿夯土古墙包括设置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间的两块预制夯土墙板,两块预制夯土墙板分别置于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的两侧,每块预制夯土墙板的顶部内侧和底部内侧均预埋预埋件,预埋件包括固定的预埋板和螺杆,螺杆延伸出预制夯土墙板,位于顶部的每一螺杆依次穿设通过锚筋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部或焊接在钢梁的底部的L型连接板、固接型垫片,并通过与螺杆相配的螺母锁紧,位于底部的每一螺杆依次穿设通过锚筋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部的L型连接板、活动型垫片,并通过与螺杆相配的螺母锁紧。

    一种面向智慧运维的建筑数字孪生体快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1983.4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慧运维的建筑数字孪生体快速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建筑数字孪生体架构;构建耦合作用机理模型库;从BIM中提取空间和系统的几何信息和物理属性,基于BIM自动计算空间连通机理图RJ、建筑人员的行动路径、建筑系统的运行机理;部署建筑智能化系统监测建筑人员、建筑空间、建筑系统的实时状态;根据建筑空间、建筑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采用多元拟合方法,计算系统‑空间作用机理。本发明数字化描述了建筑运维主要要素的几何、物理、状态和机理信息,特别是建筑人员、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建筑状态监测、仿真、预测和优化提供全要素信息,通过知识复用减少了数字孪生体中作用机理建模时间。

    夯土墙防潮层的施工方法、支撑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319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10761.5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夯土墙防潮层的施工方法、支撑组件。该施工方法先确定确定砌块层,将砌块层中相间隔的砌块作为待抽取砌块,在待抽取砌块的任一端部开设第一通缝,并在第一通缝内插设第一支撑组件,将待抽取砌块抽出,形成相应的空洞,在空洞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防潮层后,浇筑防水混凝土,再拆除第一支撑组件,采用防水材料将第一通缝进行填补,接着在与待抽取砌块相邻的砌块上开设第二通缝,并在第二通缝内插设第二支撑组件,向第二通缝内灌注防水材料,形成第二防潮层,拆除第二支撑组件,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填补,从而实现第一防潮层和第二防潮层形成锯齿形的防潮层,增加水汽的渗流路径,提高防潮效果,还避免破坏夯土墙,保证夯土墙的建筑风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