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1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09446.X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仪控系统工艺参数的信息安全事件预警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和仪控领域。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仪控系统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学习与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和优选裁决模块,在同一参数的时间维度与多组参数的同步关系两维进行关联关系学习,识别出关键工艺参数之间的内联关系,并利用训练完成的模型识别其工艺参数异常的情况;之后利用矩阵进行映射,将工艺参数关联性异常、当前网络特征等信息同安全事件进行关联,当工艺参数异常事件出现且网络参数符合特征时,产生信息安全事件预警,形成信息安全事件预警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866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4703.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屏幕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拼接大屏幕显示系统及处理流程,包括多通道输入的信号源、视频切割融合指令单元、视频切割融合执行单元、屏幕显示单元,所述视频切割融合执行单元接收所述视频切割融合指令单元发出的所述视频处理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视频处理指令信号执行对所述输入信号的裁剪、拼接、融合处理,并输出拼接视频信号至屏幕显示单元;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实现对多个单物理输出信号源内部的像素级智能切割和融合,大大提升监控人员利用大屏幕监控的效率,降低运行人员工作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5562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9667.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484 ,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分层理念的核电站主控制室集成画面显示方法及系统,属于画面显示领域。包括采集工艺流程信息、管道设备布局信息和功能布局信息,形成工艺流程画面、管道设备布局图和功能布局图;按工艺流程上下游关系,并结合管道设备布局图和功能布局图,将工艺流程画面划分成7张画布;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变化,引入可变信息粒度,将划分成的7张画布从上至下依次呈现4个层级;将4个层级的信息从多个维度划分成多个组,形成可选择的信息域;基于鼠标的输入指令,实现信息域、层级和画布的导航及显示。本发明基于分层理念的设计理念,通过层级递进式的信息呈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窗口切换导航的方式,提升了核电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6092.5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核电厂仪控功能验证的功能模块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要进行验证的仪控功能的逻辑图;将逻辑图中的耦合在一起的所有功能模块分解为多个子功能模块;根据功能特点,将多个子功能模块进行标识,并对多个子功能模块进行分类;对多个子功能模块进行分析,评价多个子功能模块设计的合理性。本发明的验证方法,将不同类型的功能从耦合在一起的复杂逻辑中剥离出来,有助于归类后按照一致而适用的验证依据开展验证,有助于对被验证需求以及所发现的异常进行标识和跟踪,满足法规标准所要求的验证和确认所需开展的活动,其证明的效力高于文件审查的验证方法,资源投入少于仿真分析的验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5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25907.9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上海博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工艺及设备系统,提供废物进料系统,反应器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放射性废物包括:废树脂、废活性炭和废油并在反应器系统内以反应温度600℃至950℃,反应压力-15~35kPa G条件下进行反应,使放射性废物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反应并全部氧化气化,放射性物质在内的无机物质全部富集、固化在专用的床料上形成废床料;尾气经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净化后放空,反应处理产生的废床料全部收集并封装后作为减容产物。经本申请实现放射性废物进行热处理,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减容和尾气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014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82407.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像素级视频组态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绕开了DCS对显示画面输出端的内容把持,对现有多个单画面,进行任意切割,并把切割后的图像,进行任意实时拼接为新画面,摆脱通过传统DCS软件进行画面重新组态、下载、发布等流程,不破坏现有DCS软件的显示内容,通过显示终端视频源的重新组合,达到画面无限重构的目的;基于虚拟显卡的动态视频调用,实现了跨平台的视频输出调用,回避了DCS平台固定视频输出的限制,将视频控制权移交给虚拟显卡及对应驱动进行实现,从而实现显示的无限化和智能化;可以应用于主控制室操作站VDU和大屏幕显示系统,丰富视频终端显示内容,扩展操纵员自主性和灵活性,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1098.2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系统平台、计算程序、系统数据库,所述系统硬件由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组成,所述系统平台由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管理服务系统组成,所述系统管理服务由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参数显示、数据检索、趋势显示、报表制定、参考资料、系统管理组成,所述计算程序由测点筛选、NCR()评估、温度场解析解、应力场解析解以及测试验证组成。本发明的监测范围广,覆盖核岛一回路全部主设备、主要管道,系统创新的实现了“不增加硬件仪表测点”,通过模型推导的方法,来获得关注位置的温度状态,这样确保了老电厂在应用时,最小的改造和最高的效率。系统创新的考虑了压水堆冷却剂环境对金属疲劳的影响,满足核安全局对电厂装料许可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48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03561.8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严重事故信息系统,所述电厂仪控网络层通过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服务器将DCS数据发送至主控制室(MCR)严重事故导则服务器,通过所述MCR严重事故导则服务器将信息传送至MCR工作站进行电厂事故状态的监测;电厂管理层通过DCS系统服务器将DCS数据发送至电厂管理数据服务器,并由电厂管理数据服务器将信息传送至技术支持中心(TSC)严重事故导则服务器进行严重事故分析,基于所述TSC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支持严重事故导则跳转和辅助逻辑计算,所述TSC严重事故导则服务器可供TSC工作站或MCR工作站调用显示;本发明计算机化严重事故信息系统通过对严重事故进行全面性分析和针对性设计,发明一种用于支持MCR和TSC进行严重事故缓解的系统,包含计算机化导则以及相应的画面系统,可以提高操纵员的响应效率和准确性,极大地缓解操纵员在事故工况情况下的心理压力,达到了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53847.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仪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一体化方法,该方案可供核电厂仪控系统软件组态、调试、封装时使用,支持商用组态工具已开发的算法模型或以代码方式开发的算法模型以模块的方式封装导入统一的组态环境中,并对这些模块以图形化建模方式进行组态,大大提高模块的复用效率和软件组态效率;本方案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对组态后的程序进行单周期或多周期的仿真和调试,并生成测试结果文件;本方案经过组态和测试的软件可直接封装生成动态链接库和配置文件,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可直接在核电厂仪控系统计算分析平台加载运行,同时平台可根据配置文件直接生成程序算法模型的逻辑画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736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28631.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搜索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边界的方法,测量流量脉动幅度、判断阈值、改变阀门开度设定值:若所述入口阀门流量瞬态值与时均值相差≤10%,则增大阀门开度设定值,通过自动控制算法调节阀门开度以达到设定值;如若所述入口阀门流量瞬态值与时均值相差>10%,则通过自动控制算法微调所述入口阀门开度以使质量流速达到设定值。本技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在实验中自动快速搜索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边界,解决并联管或通道数量过多时,人为调节并联管或通道入口阻力以找寻流动不稳定边界的困难,提升了搜寻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边界的效率,降低人员工作负荷,节省实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