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9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53370.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抓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和辐照环境的气动抓具及抓取方法。气动抓具包括驱动机构和抓取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管、活塞和连杆,所述套管前端具有滑动腔,套管中部具有贯通孔,套管后部具有气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腔和气腔,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所述气腔内,所述连杆安装在所述贯通孔内,且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爪,所述夹爪为弹性材料,夹爪位于所述滑动腔内并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前端,能在连杆的作用下伸出滑动腔并使前端开口抓取工件。通过本发明能够抓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目标物体,尤其适合狭小空间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221070.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瞬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系统接口从电厂数据库读入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采集的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Tw(t),作为瞬态温度场计算的输入,通过温度场方程计算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内壁面温度瞬态,作为后续热应力计算的输入。优点在于:本发明适用于核电厂设备和管道的瞬态温度场求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瞬态温度场方程,利用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快速的计算瞬态温度场,该方法不需要结构壁面温度作为计算输入,从而无需在一回路设备或管道的外壁面增加温度测量仪表,减少了疲劳监测系统对电厂设计和现场布置的影响,降低了系统的施工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0608.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307 , G21F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坑再循环滤网、安全壳再循环系统以及PH值控制方法,地坑再循环滤网包括滤网本体,一端安装于地坑内壁,另一端设有围堰,围堰与滤网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事故后地坑内的凝结水经围堰流至容置腔内,并经滤网本体流至再循环管路中;其中,容置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PH调节篮,以使事故后一定时间段内安全壳内硼水的PH值不低于目标值。上述地坑再循环滤网,将PH调节篮与滤网本体进行结合,如此既能使事故后初始的硼水在经过滤网本体时过滤掉大颗粒的碎片进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防止堵塞燃料元件的通道和抑制堆芯冷却;还能够使过滤后的硼水与PH调节篮进行反应,以维持事故初始和30天内安全壳内硼水的PH值大于7.0。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863.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洪早 , 刘润发 , 邵长磊 , 毛飞 , 肖婷 , 沈睿 , 周响 , 林绍萱 , 朱宇平 , 沈小要 , 唐伟华 , 周全 , 许辉焱 , 李成武 , 巢孟科 , 陈红生 , 高永建
IPC: G21C13/02 , G21C15/12 , G21C1/09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容置于筒体的内腔,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筒体内的高温介质流经换热管周侧并与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至少一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每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管组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分别与换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通;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均包括集水管、至少一个检修管,检修管开设于筒体外壁上,集水管与检修管相连通,检修管通过焊接与换热管的进口端或者出口端相连通;其中,检修管背离筒体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盖体。本发明通可以提升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5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1138011.8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气膜式临时屋盖,包括支撑环梁(2)、索网(3)和充气膜(4);所述支撑环梁(2)固定在钢制安全壳(1)顶端,所述支撑环梁(2)由钢管或型钢焊接而成,用于锚固所述充气膜(4)和所述索网(3)的端部;所述索网(3)分为上层索网(31)和下层索网(32),分别由多根拉索组成;所述索网(3)可交叉张拉布置或沿径向张拉布置;所述充气膜(4)为布置在所述上层索网(31)和所述下层索网(32)中间的双层膜,在所述充气膜(4)内充气,呈现出扁平“飞碟”形。本发明实现了反应堆厂房内各物项的吊装“0”干涉,可迅速响应天气变化;能够抵抗强台风和暴雨雪,确保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9822.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正 , 刘非 , 齐军 , 杨森 , 胡孟军 , 张龙 , 王宇宙 , 杨星 , 沈小要 , 厉行根 , 李波 , 魏世军 , 沈睿 , 励洁 , 尤岩 , 张菲茜 , 陈孟 , 龚震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换热器用密封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密封环包括密封环主体和焊接于所述密封环主体内侧面的筋条;所述密封环主体和筋条由内向外各自独立地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包括弹簧;所述中间层包括镍合金层;所述外层包括纯镍层。本发明提供的密封环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在超设计压力的工况下能够保证无泄漏并且避免使用含银材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735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98406.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吊装重心自调节方法及吊具,属于吊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被吊物通过吊具进行吊装,在吊装时通过水平测量仪实时监测吊具的重心偏移量,将重心偏移量传输到控制系统;在重心偏移量处于水平度设定的范围时,配重小车不移动;在重心偏移量超出水平度设定的范围时,控制系统根据水平仪测量数据自动分析重心偏移位置并给配重小车发出运行信号,控制配重小车在环形轨道梁上移动调整吊具的重心,使被吊物的水平度重新回到设定要求内,使配重小车产生的重心力矩与被吊物的重心力矩平衡。能够快速调整被吊物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被吊物保持平衡,有效避免吊装过程中发生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962144.X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管道系统的多元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响应于客户端上传的分析任务,对线程进行加锁后,响应于客户端上传的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将分析任务入队后解锁线程;读取队首,通过队首的分析任务对应的求解器接口,调用分析任务对应的分析程序,对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进行力学分析或多元化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其中,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采用树形数据结构进行保存,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管部件单元。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打通了管道系统中各个流程的数据孤岛。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15351.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件及热交换器。该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和隔挡件,密封件本体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为弹簧绕制的环形中空结构,中间层环绕弹簧设置,中间层的内壁与弹簧的外壁贴合,外层环绕中间层设置,外层的内壁与中间层的外壁贴合;隔挡件设置于密封件本体的内侧,隔挡件为中空管状结构。该密封件本体在超基准设计压力下,弹簧回弹使得密封件与热交换器接触部位贴紧,隔挡件将热交换器内部相邻腔室之间阻隔,有效防止热交换器内部相邻腔室之间的内漏,而且抗压性能好,保证了热交换器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密封件,提高了热交换器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6133.5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陈禹 , 邵长磊 , 沈小要 , 秦炎锋 , 李重阳 , 陈祖盼 , 王赤虎 , 陈宇清 , 郑张利 , 艾卫江 , 王江涛 , 李明 , 郑东宏 , 范安全 , 孙贺 , 邱泰然
IPC: G21C13/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式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设备及安装方法,保温层机构包括导流板组件、金属保温层组件、径向支撑机构及底部支撑机构,导流板组件围设于压力容器外周侧,导流板组件包括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沿竖向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板体;金属保温层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导流板组件的外侧;径向支撑机构一端与导流板组件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墙面;底部支撑机构一端与底封头导流板组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底板。上述保温层机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均采用分块方式,由此便于运输和现场装配,从整体上还可以避免导致焊接引起的变形,提高了保温层机构的安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