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3696.9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城市排污量和排碳量预测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GDP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城市GDP时间序列数据输入预先构建好的最优ARIMA(p,d,q)模型中进行预测,输出城市GDP预测结果,其中p、d、q分别表示自回归项数、滑动平均项数、差分次数;基于所述城市GDP预测结果,分别计算排污量与GDP之间的拟合直线方程、排碳量与GDP之间的拟合直线方程,分别得到城市排污量预测结果和城市排碳量预测结果,其中拟合直线方程均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排污量和排碳量预测准确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4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391998.9
申请日:2021-11-19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馈入短路比校核的受端电网规划方案优化方法,确定待优化的受端电网,获取基础电网规划方案;对方案同时进行两套校核处理,获取两套方案结果;第一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短路校核步骤、潮流分析步骤以及稳定校核步骤;第二处理包括多馈入短路比校核步骤;对两套方案结果分别判断是否满足实际规划要求,若是,则将方案结果作为推荐规划方案,进行下一步评估操作后得到最终方案,否则,对校核处理得到的方案结果进行方案调整后,获取满足实际规划要求的推荐规划方案;对实际规划要求的推荐规划方案执行综合评估,获取最终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规划水平和方案合理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3556.9
申请日:2023-09-25
IPC: G06Q50/26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储能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碳足迹核算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储能技术确定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核算的全生命周期;基于所述储能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确定新型电力系统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基于所述系统边界收集全生命周期内的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基于所述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计算生命周期内新型电力系统碳足迹,并基于所述碳足迹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以达到减排降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核算准确度、效率以及提高减排降碳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85392.3
申请日:2022-12-09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7/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用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S2、设计逻辑控制层级和物理控制层级,逻辑控制层级含有4个分层结构;S3、根据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基于控制策略向发生故障的电网注入补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控制架构,设计分层协调控制器框架中的物理控制层级以及逻辑控制层级,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提高跨区域电网电压及频率稳定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2988.4
申请日:2022-10-27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风险早期预警分类方法,包括:获取被评估电力系统的逐小时风速、辐照以及负荷的分布参数,并进行抽样获取多组风速、辐照和负荷序列;根据风速、辐照和负荷序列,通过风电转换模型和光电转换模型计算风电、光伏出力;对电力系统中的元件状态进行抽样,并将风电、光伏接入电网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概率潮流计算,求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与各支路潮流的分布;计算电力系统的系统运行风险指标与充裕性风险指标;建立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电力系统的综合风险等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准确地反映出风险的时空分布,并给出电网当前运行状态下所在的安全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91998.9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馈入短路比校核的受端电网规划方案优化方法,确定待优化的受端电网,获取基础电网规划方案;对方案同时进行两套校核处理,获取两套方案结果;第一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短路校核步骤、潮流分析步骤以及稳定校核步骤;第二处理包括多馈入短路比校核步骤;对两套方案结果分别判断是否满足实际规划要求,若是,则将方案结果作为推荐规划方案,进行下一步评估操作后得到最终方案,否则,对校核处理得到的方案结果进行方案调整后,获取满足实际规划要求的推荐规划方案;对实际规划要求的推荐规划方案执行综合评估,获取最终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规划水平和方案合理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0954.6
申请日:2024-08-09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时间尺度波动平抑的远海风电场电‑氢混合储能规划方法。该方法获取海上风电时序出力数据,预处理后提取初始波动分量;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模态数变分模态分解法将初始波动分量拆分为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分量;利用模态分配系数矩阵模型进行初始电氢储能分配;利用海陆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量化海陆电、氢储能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利用海陆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两阶段规划模型完成海陆电‑氢储能规划,包括用于确定最终电氢储能分配的第一阶段和用于确定海陆储能分配的第二阶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平抑海上风电多时间尺度出力波动的同时,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海上风电储能规划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1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31830.5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阻抗建模的海上风电机群并网谐振稳定性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机群经交流并网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2)建立双馈风电机组的等效阻抗模型;3)建立海上风电机群海缆单机并网等效模型,获取海缆单机并网等效阻抗;4)根据海上风电机群海缆单机并网等效模型和双馈感应风机的阻抗模型,采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伯德图判定其稳定性,当单机并网等效模型趋于稳定时,则认为原海上风电机群并网系统也趋于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化判别、判定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0126.9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郭明星 , 黄玲玲 , 符杨 , 沈达 , 刘阳 , 贾锋 , 刘璐洁 , 黄阮明 , 张梦瑶 , 仇成 , 祝瑞金 , 叶荣 , 黄一超 , 庞爱莉 , 费斐 , 李亦农 , 张铭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漂浮式风机的尾流场数值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引入Jensen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获得改进型Jensen模型;步骤2:基于层流边界流量补充效应,对已有改进型Jensen模型进行修正;步骤3:利用经过修正处理的改进型Jensen模型获得在艏摇以及纵摇状态下,尾流场速度分布结果;步骤4:根据尾流场速度分布结果对海上漂浮式风机的尾流场数值进行优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与实际漂浮式风机尾流效应的匹配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585392.3
申请日:2022-12-09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50 , H02J7/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用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S2、设计逻辑控制层级和物理控制层级,逻辑控制层级含有4个分层结构;S3、根据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快速分层协调控制架构,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基于控制策略向发生故障的电网注入补偿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控制架构,设计分层协调控制器框架中的物理控制层级以及逻辑控制层级,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提高跨区域电网电压及频率稳定的快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