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滞后高比能锂氟化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17432.5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滞后高比能锂氟化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第一碳材料、第二碳材料,第一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于第二碳材料;采用气相氟化法将第一碳材料和第二碳材料同时进行氟化,得到包含高氟碳比氟化碳和低氟碳比氟化碳的复合氟化碳材料;步骤2,将导电剂、粘接剂、及步骤1得到的复合氟化碳材料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复合氟化碳电极。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碳材料(大比表面积碳材料)和第二碳材料(小比表面积碳材料)同时进行氟化,制得同时含有两种氟碳比(高氟碳比和低氟碳比)的复合氟化碳材料。

    一种包含留置管的软包装电池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4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79086.5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留置管的软包装电池及其检测方法,所述软包装电池包括:电池电芯、电池外包装和留置管;所述电池外包装用于封装所述电池电芯;所述留置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电芯连通,所述留置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电池外包装的外部,并通过封堵件封堵,封堵件与留置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留置管的内部设有阻隔件,该阻隔件的外部尺寸与留置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阻隔件在压力作用下能够沿所述留置管滑动,用于通过监测所述阻隔件的位置计算所述电池电芯内的压力。本发明通过在留置管内安装与之相匹配的阻隔件,可以在不损坏电池的情况下直接对电池电芯内部压力进行监测,无须将电池电芯与压力测试装置连接。

    一种具有弹性缓冲结构的金属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6983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478991.9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缓冲结构的金属锂电池。所述的具有弹性缓冲结构的金属锂电池,由正极、缓冲层、隔膜、负极、电解液、极柱、外包装层组成;其中,所述的缓冲层位于正极和隔膜之间。本发明在氟化碳正极和隔膜之间增加一层弹性缓冲层结构,这层缓冲层具有电化学惰性,并且与电解液之间稳定,不会对氟化碳的放电造成影响,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氟化碳电极体积膨胀对电池整体厚度形变的影响,有利于氟化碳电池的串并联成组设计,减少结构设计难度,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79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29645.5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是指以废旧电池隔膜为原料,经过前处理、高温碳化、清洗工艺获得硬碳材料,上述的前处理是指采用溶剂对废旧电池隔膜进行浸泡后烘干;上述的高温碳化是指采用程序升温,升温速率为0.5-10℃/min,在700-1400℃下进行高温碳化0.5-6小时。本发明提供的硬碳材料的合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利用废旧电池隔膜为原料,成本低廉,易于放大化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硬碳材料粒径均一,性质稳定,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含硫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3622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731021.0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含硫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含硫正极材料具有点‑线‑面‑体的多级结构:点是指元素硫颗粒表面附着纳米颗粒状炭黑;线是指不同的硫颗粒表面由线状的纤维状导电碳连接;面是指若干附着颗粒状和纤维状导电碳的硫颗粒被包覆层包裹;体是指被包覆层包裹的硫颗粒之间留有空隙;该元素硫为单质硫,该纤维状导电碳为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包覆层为膜状、网格状或颗粒状的聚合物,具有锂离子和电子传导的能力。本发明的含硫正极材料能从导电、阻挡、留空等多角度综合提高含硫正极材料的性能;采用该含硫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硫电池,在相同硫含量下,容量和循环性能可以大幅改善。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单质硫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81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36527.4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锂硫电池单质硫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升华硫溶于易挥发溶剂中,配置硫溶液;步骤2,将复合导电剂分散于粘结剂PVDF的NMP溶液中,搅拌,制备出分散良好的前期浆料;步骤3,将硫溶液滴加到该前期浆料中,继续搅拌;步骤4,将密闭容器敞口,继续搅拌0.5~1小时,得到硫碳分散均匀的浆料;步骤5,将该浆料涂敷于集流体上;步骤6,真空烘干后冲片;其中,升华硫:导电剂:粘结剂的用量比例按照质量比40~80:50~10:1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功能化铝箔为集流体,一锅法制备出硫碳分散均匀、紧密连接的浆料为涂层,从而得到易粘结、面密度大的电极极片,制备方法简单、硫碳分散均匀、高载量、单质硫利用率高。

    一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232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738601.2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H01M4/133 H01M4/1393 H01M4/5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将单质硫层、碳材料层依次置于耐高温器皿中,使单质硫层位于碳材料层下方,用耐高温的隔离层将单质硫层与碳材料层隔开;步骤2,将上述耐高温器皿密封并置于高温炉中,在保护气氛或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12℃~444℃,保温0.5~24h;步骤3,降温冷却,原碳材料即已变成碳/硫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便,制备的正极材料不含未被吸附的游离硫,循环性能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