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2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16053.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合成高碳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铑催化剂、水溶性有机膦配体溶于水中,配成催化剂溶液;将高碳烯烃、合成气、催化剂溶液同时泵入微通道混合器中混合;然后将混合液送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经冷却后送入三相分离罐,分离后得到的油相即为高碳醛。本发明采用水油两相氢甲酰化方法,水相催化剂与油相产物易分离,解决了均相催化中催化剂分离困难,分离过程催化剂易失活等缺点;微通道连续流反应装置可实现催化剂溶液与合成气的连续循环,实现气液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090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B01J27/198 , B01J35/10 , B01J35/02 , C07C69/06 , C07C6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氧化制甲酸甲酯的V-Ti-P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钒源、钛源和磷源溶于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液;在冰水水浴及剧烈搅拌下,将氨水溶液滴到混合液中,直到pH值为7~11,得到含有黄褐色沉淀的浆液;将浆液在室温陈化,然后用水洗涤,得到黄褐色固体;将所得固体分散于含正丁醇的水中,搅拌后过滤,将所得固体干燥、焙烧。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纳米尺寸均一,抗烧结性能好,在较低温度下具有高甲醇转化率、高甲酸甲酯选择性、较长的寿命,在工业反应中更容易成型,比V-Ti-S催化剂具有更优异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2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61787.4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结构的微反应器及其用途和气液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方法。该微反应器设有微通道第一进出口、微通道第二进出口和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第一进出口经所述微通道与所述微通道第二进出口连通,所述微通道为基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结构,可用于多相流体反应,如气液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本发明采用基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结构的微通道,可促进气液、气液液等多相反应介质的接触,强化多相传质效率,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089.4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B01J23/80 , C07C29/154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加氢制备甲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催化剂包括氧化锌和铜纳米管,所述氧化锌包覆所述铜纳米管,所述铜纳米管的通式为Cu2Si2O5(OH)2。该制备方法:将所述铜纳米管在含锌离子的浸渍溶液中浸渍,然后进行焙烧,得到所述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中的用途。CO2和H2在该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获得甲醇。本发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都表现优异,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广泛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078.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B01J23/10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加氢制备甲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催化剂为金属氧化物固溶体,所述金属氧化物固溶体的通式为ZnxM1‑xO,其中,x为0.05~0.3,M选自Ce、Cr和Ga中的至少一种。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锌盐和M元素的盐共沉淀;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进行过滤和焙烧,得到所述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中的用途。CO2和H2在该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获得甲醇。本发明催化剂可在高温即高于300℃条件下运行,并具有较高的甲醇选择性,为后续工业应用以及耦合甲醇后续转化过程(MTO,MTG)提供了广泛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96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25918.5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B01J27/22 , C07C29/154 , C07C29/157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钼催化剂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方法,所述碳化钼催化剂的通式为M/MoxCy,其中M为Cu和Pt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其占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2‑0.05%,MoxCy为α或β相碳化钼。将该碳化钼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0‑300℃,反应压力5MPa,原料气的空速为12000mL/g/h。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在低温下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温度的调控,在200℃‑300℃的范围内,反应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可以分别得到调控,在高温下甲醇选择性降低而甲烷选择性提高,有利于实现工业生产中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实现不同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73977.0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扩散层的空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具有双层扩散层的空气电极,其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聚四氟乙烯薄膜层、聚四氟乙烯/导电剂薄膜层和充电集流体的金属网。本发明通过将导电剂分散在醇溶剂中,加入聚四氟乙烯悬浮液混合均匀后制成薄膜,再经烘干得到聚四氟乙烯/导电剂薄膜;最后将纯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导电剂薄膜以及金属网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叠加后压制成一体,再在金属网上喷涂含催化剂的溶液,得到具有双层扩散层的空气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制备的双层扩散层疏水性高,而且能耐碱液,同时界面电阻低,因此相应的空气电极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循环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61448.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废弃物的催化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催化聚烯烃废弃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酸性分子筛和活性金属前驱体混合,焙烧获得催化剂前体;2)将催化剂前体经还原剂还原,得到催化剂。本申请采用酸性分子筛为载体,通过高温焙烧进行固体离子交换,将活性金属组分固载在分子筛孔道结构中,经过还原的催化剂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缺陷位和高分散的活性金属,结合分子筛结构择形和限域作用,能够实现聚烯烃废弃物向石脑油的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4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044090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B01J27/198 , B01J35/10 , B01J35/02 , C07C69/06 , C07C6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氧化制甲酸甲酯的V‑Ti‑P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钒源、钛源和磷源溶于去离子水制成混合液;在冰水水浴及剧烈搅拌下,将氨水溶液滴到混合液中,直到pH值为7~11,得到含有黄褐色沉淀的浆液;将浆液在室温陈化,然后用水洗涤,得到黄褐色固体;将所得固体分散于含正丁醇的水中,搅拌后过滤,将所得固体干燥、焙烧。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纳米尺寸均一,抗烧结性能好,在较低温度下具有高甲醇转化率、高甲酸甲酯选择性、较长的寿命,在工业反应中更容易成型,比V‑Ti‑S催化剂具有更优异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87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46700.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D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2D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由有机单体1,3,5‑三(4‑氨苯基)苯和2,5‑二甲氧基苯‑1,4‑二甲醛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醛胺缩合制得。制备方法为:将有机单体分散到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再通过冷冻解冻泵循环法三次脱气处理后放入烘箱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抽滤、洗涤、索氏提取、真空干燥制得样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高,所制得的2D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孔径大小可控,可重复性好,能够控制Zn/Zn2+在锌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有效调控枝晶的有序生长,提高锌电极利用率和可逆性,在电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