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896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984565.1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孔微球结构的复合生物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丝素蛋白的提取和具有多孔微球结构的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能进一步满足临床应用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响应性好、力学性能良好、降解行为可控等优点,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同时材料在电镜下呈现出微球形貌,具有多孔性,有利于细胞生长、生物因子固载以及小分子药物的负载与释放,产物能满足生物医学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6701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86374.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6 , A61L27/50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430/02 , C08L67/04 , C08L8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聚(消旋乳酸-co-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天然蚕丝进行脱丝胶处理,用一定浓度的溴化锂水溶液溶解,并经透析、过滤以及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再生丝素蛋白SF。然后将再生SF、HAp以及P(DLLA-co-CL)按一定的配比溶解于HFIP中形成均一的溶液,并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在一定的纺丝条件下制备了SF/HAp/P(DLLA-co-CL)复合纳米纤维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纤维膜支架结合了有机无机材料各组分所具有的优点,使得所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促骨生长性能;从而在骨组织修复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985655.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8L23/02 , C08L69/00 , C08L67/04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12 , C08K3/08 , C08K3/22 , C08K13/02 , C08K3/30 , A61L15/12 , A61L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先利用双螺杆共混工艺将热塑性弹性体、聚己内酯、聚碳酸酯及功能助剂分散均匀然后粉碎,过150目筛,过筛产物再继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接着用粒料进行注塑压板,所得板材即为耐辐照抗菌塑料。此方法得到的板材结构强度由聚碳酸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来维持,热塑性弹性体提供了一定的接触弹性,聚己内酯因为形状记忆效应可以保证塑料板材的形状回复特性,因为医用需求而进行了耐辐照增强和抗菌处理,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医用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674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85655.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8L23/02 , C08L69/00 , C08L67/04 ,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12 , C08K3/08 , C08K3/22 , C08K13/02 , C08K3/30 , A61L15/12 , A61L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辐照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先利用双螺杆共混工艺将热塑性弹性体、聚己内酯、聚碳酸酯及功能助剂分散均匀然后粉碎,过150目筛,过筛产物再继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接着用粒料进行注塑压板,所得板材即为耐辐照抗菌塑料。此方法得到的板材结构强度由聚碳酸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来维持,热塑性弹性体提供了一定的接触弹性,聚己内酯因为形状记忆效应可以保证塑料板材的形状回复特性,因为医用需求而进行了耐辐照增强和抗菌处理,最终得到了理想的医用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789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84565.1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31/14 , A61K47/34 , A61K47/42 , A61L31/129 , A61L31/146 , C08L89/00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孔微球结构的复合生物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包括丝素蛋白的提取和具有多孔微球结构的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能进一步满足临床应用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响应性好、力学性能良好、降解行为可控等优点,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同时材料在电镜下呈现出微球形貌,具有多孔性,有利于细胞生长、生物因子固载以及小分子药物的负载与释放,产物能满足生物医学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38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767207.4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纳米管优化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体系当中进行核酸扩增。本方法可有效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的灵敏度,并且能够抑制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减少非特异性扩增,从而提高的检测效率。该方法可以被应用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7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765294.X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12Q1/68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核酸(核酸)扩增反应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将碳量子点加入反应体系当中进行核酸体外扩增。本方法可有效提高核酸体外扩增反应的灵敏度,并且能够抑制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减少非特异性扩增,从而提高的检测效率。该方法可以被应用于PCR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等核酸体外扩增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661839.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异味去除的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氧化石墨烯为还原剂,二氧化锰为活性组分,稀土元素为催化助剂。氧化石墨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活性组分二氧化锰,同时其二维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内部的电子传输,提高催化活性。反应过程中产生碳酸钾,促进稀土元素在二氧化锰表面原位沉积,增长了稀土元素与二氧化锰的相互作用,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剂活性。本专利所得用于异味去除的臭氧催化剂活性高,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6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1095581.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氯乙烯低温催化消除的铈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Ce和Sn形成的固溶体,其中Ce与Sn的摩尔比为1:9‑5:5。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以草酸为沉淀剂,催化剂采用沉淀法制备,经过在空气中热处理得到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其中草酸与总金属离子(Ce+Sn)的摩尔量之比为为2:1,P123与草酸的质量比为1:2.5。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对于氯乙烯催化燃烧具有活性高、副产物少、稳定性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低温催化燃烧消除氯代挥发性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45301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764465.7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12Q1/70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提升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水生动物疫病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体系当中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本方法可有效提高水生动物疫病扩增检测反应的灵敏度,并且,能够抑制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减少非特异性扩增,从而提高检测效率。该方法可以被应用水产养殖和质量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