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2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580030992.5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连续地制造具有纳米级的小粒径且具有高结晶性的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解决手段]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步骤:使通过混合而引发化学反应从而能够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或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前体颗粒的多种原料溶液在0.3MPa以上且500MPa以下的加压下分别流入原料供给用流路,在该原料供给用流路的合流点处使前述多种原料溶液混合,通过前述化学反应连续地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颗粒、或生成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物质前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7108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4754.8
申请日:2015-10-0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05 , C01B32/192 , C01B2204/22 , C01B2204/30 , C01B2204/32 , C01P2002/8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Y10S977/734 , Y10S977/842 , Y10S977/948
Abstract: 本发明制作高分散性的石墨烯粉末。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利用高分散性石墨烯粉末而得到输出特性·循环特性良好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本发明为石墨烯粉末,其中,利用BET测定法测得的比表面积为80m2/g以上250m2/g以下,且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得的氧与碳的元素比为0.09以上0.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80029305.3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往的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的石墨烯与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接触面积小,无法获得高导电性。本发明为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复合物颗粒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工序1:将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前体与氧化石墨进行混合,从而形成在氧化石墨中包含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前体颗粒的前体复合造粒物的工序;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前体复合造粒物在不活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下以500℃以上进行加热的工序,该前体复合造粒物的X射线衍射强度中,基于正极活性物质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相对于基于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不足50%,该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复合物颗粒的X射线衍射强度中,基于正极活性物质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相对于基于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为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505.5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电子传导性低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抑制锂离子在活性物质颗粒中的嵌入脱嵌的阻碍且提高电子传导性的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包含该复合物颗粒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解决方案]本发明为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其为将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与含有石墨烯的基质进行复合化而成的复合物颗粒状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测定而测得的材料表面的碳元素比例(%)除以材料整体的碳元素比例(%)而得到的值为1.5以上且7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680018183.7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将磷酸锰锂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时表现出高容量。本发明是磷酸锰锂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通过X射线衍射而得到的20°处的峰强度与29°处的峰强度之比I20/I29为0.88以上且1.05以下,由X射线衍射求出的晶粒尺寸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8183.7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将磷酸锰锂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时表现出高容量。本发明是磷酸锰锂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通过X射线衍射而得到的20°处的峰强度与29°处的峰强度之比I20/I29为0.88以上且1.05以下,由X射线衍射求出的晶粒尺寸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76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80031426.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9/007 , B32B5/16 , B32B7/12 , B32B9/045 , B32B27/06 , B32B27/14 , B32B27/36 , B32B2255/10 , B32B2255/26 , B32B2264/108 , B32B2307/202 , B32B2307/302 , B32B2307/7242 , B32B2439/00 , B32B2439/40 , B32B2457/00 , B32B2509/00 , F28F21/02 , G01N27/30 , G01N27/308
Abstract: 提供平滑性优异、此外在平面方向上为均质且具有基材密合性、即使因使用过程中的物理接触而发生表面品质降低时其物性变化也小的层叠体、以及能够以较少的步骤简便地制作的均质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层叠体,其具有: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基材;以及,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层,所述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层形成于基材上且包含介由化学键与基材键合的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并且平均厚度ta为3.0nm以上且1000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7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1426.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9/007 , B32B5/16 , B32B7/12 , B32B9/045 , B32B27/06 , B32B27/14 , B32B27/36 , B32B2255/10 , B32B2255/26 , B32B2264/108 , B32B2307/202 , B32B2307/302 , B32B2307/7242 , B32B2439/00 , B32B2439/40 , B32B2457/00 , B32B2509/00 , F28F21/02 , G01N27/30 , G01N27/308
Abstract: 提供平滑性优异、此外在平面方向上为均质且具有基材密合性、即使因使用过程中的物理接触而发生表面品质降低时其物性变化也小的层叠体、以及能够以较少的步骤简便地制作的均质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层叠体,其具有: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基材;以及,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层,所述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层形成于基材上且包含介由化学键与基材键合的部分氧化薄层石墨小片,并且平均厚度ta为3.0nm以上且1000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495.5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以往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颗粒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中的石墨烯材料的离子导电性低,无法获得良好的电池性能。[解决方案]本发明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通过将适度地进行了官能团化的石墨烯与正极活性物质进行复合化,具有高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在用作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时,能够获得高容量?高输出功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80005505.5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电子传导性低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抑制锂离子在活性物质颗粒中的嵌入脱嵌的阻碍且提高电子传导性的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包含该复合物颗粒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解决方案]本发明为正极活性物质‑石墨烯复合物颗粒,其为将正极活性物质颗粒与含有石墨烯的基质进行复合化而成的复合物颗粒状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测定而测得的材料表面的碳元素比例(%)除以材料整体的碳元素比例(%)而得到的值为1.5以上且7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