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能源微能量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3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2805.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能源微能量发电装置及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发电模块、MPPT模块、风能水能手摇发电控制模块、压力发电控制模块、压力发电储能模块、电能存储模块、电池充电模块、能源路径控制模块、电池保护模块、电池组、直流母线、USB输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基于端电压PD变化率的变步长扰动的MPPT算法与传统的固定电压法或扰动观察法相比,在运动状态复杂的人体上提升光伏模块的发电效率,基于事件触发的微能量能源路径管理策略调节母线的电压,平衡输出能源与负载,根据输出电能的大小控制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避免输入输出功率不匹配造成的电能浪费,避免频繁的改变电池充放电状态而造成的电池寿命缩短。

    便携式多能源微能量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3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062805.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能源微能量发电装置及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发电模块、MPPT模块、风能水能手摇发电控制模块、压力发电控制模块、压力发电储能模块、电能存储模块、电池充电模块、能源路径控制模块、电池保护模块、电池组、直流母线、USB输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基于端电压PD变化率的变步长扰动的MPPT算法与传统的固定电压法或扰动观察法相比,在运动状态复杂的人体上提升光伏模块的发电效率,基于事件触发的微能量能源路径管理策略调节母线的电压,平衡输出能源与负载,根据输出电能的大小控制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避免输入输出功率不匹配造成的电能浪费,避免频繁的改变电池充放电状态而造成的电池寿命缩短。

    一种双端口三相扰动阻抗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5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0411.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端口三相扰动阻抗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电压扰动注入模块A、电流扰动注入模块B、分布式电源电压电流传感模块C、电网电压电流传感模块D和继电器投切模块E;本方法中对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双端口三相扰动阻抗角测量装置的触发方式、阻抗测量模式以及扰动模式进行设定,执行PR锁相正序阻抗角测量方法或PR锁相负序阻抗角测量方法;从而测量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和电网的阻抗,进而测量出分布式电源和电网的阻抗角,实现电压扰动和电流扰动模式的切换。当待测阻抗较小时,注入电压扰动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而待测阻抗较大时,注入电流扰动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高的信噪比。

    基于频率自适应的噪声发电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9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945789.8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噪声发电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霍尔姆兹腔体、频率自适应装置、压电式声电换能器、机械能‑电能转换装置、储能电池组、位移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本发明采用抛物面型的霍尔姆兹腔体设计更有利于对噪声的吸收;同时压电式和静电式声电换能器复用,对噪声作二次回收利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PID控制器控制腔体的颈口长度可变,使该装置能根据外界输入噪声信号的不同自适应调节颈口长度,实现在200‑2000HZ的宽频率范围内均可利用噪声来发电;为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采用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器来避免由于电池组内单体电压值的不同对电池的损害,同时还均衡负载、电池组和输入的电能,确保负载电能的正常供应。

    一种光照自适应的防热斑棚式光伏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74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022616.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照自适应的防热斑棚式光伏发电装置及方法,包括防热斑光伏阵列、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输出接口、角度调节器、控制器、光照角度采样模块、电源管理器、锂电池;防热斑光伏阵列分别与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电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器与电能输出接口电连接,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电源管理器、光照角度采样模块、角度调节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装置可以根据当前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以热能为动力,自适应调节光伏单元的角度;并调节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功率点;同时防止热斑效应影响光伏发电效率;与现有光照角度追踪相比,本发明以热为动力,避免了电机功耗大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频率自适应的噪声发电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96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45789.8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噪声发电系统及其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霍尔姆兹腔体、频率自适应装置、压电式声电换能器、机械能‑电能转换装置、储能电池组、位移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本发明采用抛物面型的霍尔姆兹腔体设计更有利于对噪声的吸收;同时压电式和静电式声电换能器复用,对噪声作二次回收利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PID控制器控制腔体的颈口长度可变,使该装置能根据外界输入噪声信号的不同自适应调节颈口长度,实现在200‑2000HZ的宽频率范围内均可利用噪声来发电;为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采用分布式主动均衡控制器来避免由于电池组内单体电压值的不同对电池的损害,同时还均衡负载、电池组和输入的电能,确保负载电能的正常供应。

    一种光照自适应的防热斑棚式光伏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7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2616.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照自适应的防热斑棚式光伏发电装置及方法,包括防热斑光伏阵列、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输出接口、角度调节器、控制器、光照角度采样模块、电源管理器、锂电池;防热斑光伏阵列分别与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电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器与电能输出接口电连接,防热斑驱动模块、电压电流采样器、电源管理器、光照角度采样模块、角度调节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装置可以根据当前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以热能为动力,自适应调节光伏单元的角度;并调节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功率点;同时防止热斑效应影响光伏发电效率;与现有光照角度追踪相比,本发明以热为动力,避免了电机功耗大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磁耦合无线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362671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419895.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耦合无线供电装置,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一种磁耦合无线供电装置是由N个无线供电单元的三角供电线圈的边相互贴合,组成阵列构成的;与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线圈阵列可尽可能在同样空间中可以排布更多供电线圈,同时控制也更加灵活,进而提高了供电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装置降低了系统的建造成本和定位功耗。

    一种光伏与CT感应取电相结合的无人机无线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82028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21689499.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与CT感应取电相结合的无人机无线充电装置,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平台、蓄电池和取电控制模块,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包括:停机平台,所述停机平台内有电磁线圈;所述蓄电池与电磁线圈电连接,提供电能;所述取电控制模块与蓄电池连接,为蓄电池供电。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无线充电装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高效、可持续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实现持续充电,延长飞行时间,提升任务执行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无人机在野外进行电力巡检时面临的充电难问题。

    一种具有线圈阵列的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828670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20153712.6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线圈阵列的无线充电系统,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电源模块、逆变模块、原边补偿模块与发射线圈,其中,发射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一线圈组包括串联的多个第一线圈,其中,多个第一线圈中包括一个第一中心线圈以及多个第一边缘线圈,多个第一边缘线圈环绕在第一中心线圈周围,相邻的两个第一边缘线圈相切;当充电设备为受电设备充电时,充电设备通过发射线圈与受电设备的接收线圈进行电磁信号交互,以对受电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能使发射线圈提供均匀的磁场,提高系统的充电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