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54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40277.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稳定性的估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微震事件的时间信息和强度信息;根据所述微震事件的时间信息和强度信息,确定所述微震事件的强度分布;基于双峰分布模型以及所述微震事件的强度分布,确定所述微震事件中的高能量微震事件与低能量微震事件的演化规律;根据所述高能量微震事件和低能量微震事件的演化规律,估计工作面的岩体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岩体稳定性的估计,提高了估计的准确性,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51541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740277.1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稳定性的估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微震事件的时间信息和强度信息;根据所述微震事件的时间信息和强度信息,确定所述微震事件的强度分布;基于双峰分布模型以及所述微震事件的强度分布,确定所述微震事件中的高能量微震事件与低能量微震事件的演化规律;根据所述高能量微震事件和低能量微震事件的演化规律,估计工作面的岩体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岩体稳定性的估计,提高了估计的准确性,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08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76979.5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单轴实验的声发射探头精准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带定位孔和环形游标轨道的环形刻度表盘、带螺纹孔和固定螺丝的游标、带螺杆的探头包容帽以及刻度杆;游标根据环形刻度表盘确定方位;环形刻度表盘利用刻度杆和定位孔连接;刻度杆起到连接并确定刻度表盘位置的作用;螺杆指向环形刻度表盘内侧的一端连接探头包容帽,利用弹簧(螺丝)将声发射探头固定;安装过程中,调整螺杆增大探头与岩石试件之间的摩擦力,利用摩擦力将探头和定位装置安装在岩石试件表面上。本装置灵活方便可以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岩石试件进行声发射探头定位和固定,同时实现可选择探头数目和安装方位,有效的节约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
公开(公告)号:CN208171930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851237.4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单轴实验的声发射探头精准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带定位孔和环形游标轨道的环形刻度表盘、带螺纹孔和固定螺丝的游标、带螺杆的探头包容帽以及刻度杆;游标根据环形刻度表盘确定方位;环形刻度表盘利用刻度杆和定位孔连接;刻度杆起到连接并确定刻度表盘位置的作用;螺杆指向环形刻度表盘内侧的一端连接探头包容帽,利用弹簧(螺丝)将声发射探头固定;安装过程中,调整螺杆增大探头与岩石试件之间的摩擦力,利用摩擦力将探头和定位装置安装在岩石试件表面上。本装置灵活方便可以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岩石试件进行声发射探头定位和固定,同时实现可选择探头数目和安装方位,有效的节约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22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336003.7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力水准仪监测的地表沉降值的温度补偿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地质条件。第二步确定地表沉降测点布置静力水准仪的方案。第三步计算累积沉降值。第四步:将每个静力水准仪上布置温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第五步确定延迟时间t。第六步确定温度对地表变形的误差值。第七步对沉降值进行温度补偿。根据第三步计算出在tx时刻Ni测点的累积沉降值,将累积沉降值减去误差值即实现了对Ni测点的累积沉降值进行温度补偿。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基于静力水准仪监测的地表沉降值的温度补偿方法,对于提高基于静力水准仪监测的地表沉降值的监测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5474.6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8 , G01N3/30 , G01N2203/0025 , G01N2203/0039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7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特性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锤冲击岩石剪切蠕变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摆锤冲击岩石剪切蠕变试验机,包括蓄能器、加载系统和摆锤,所述蓄能器为所述加载系统提供稳定压力,所述加载系统使岩石试样处于剪切蠕变状态,所述摆锤通过所述加载系统对岩石试样进行切向的动态冲击。本发明通过蓄能器控制使岩石试样处于剪切蠕变状态,然后利用摆锤进行切向的动态冲击,研究切向动态扰动产生的切向动载荷对岩石试样剪切蠕变状态的影响,进而研究动态扰动诱致的岩石剪切蠕变失稳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3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93419.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智能注浆测控系统及实施方法,该系统包括微震检波器、数据分站、地下监测主机、服务器、注浆泵、智控阀、注浆控制端;实施方法是通过微震监测技术监控浆液扩散中的实时信号源并及时进行定位处理,验证后获得浆液的实际有效扩散范围,与所需的注浆扩散半径进行比较得到评估参数,计算评估参数与服务器终端所设定阈值之间的差值,基于设定的扩散计算反程序反馈到注浆控制端,动态调整注浆参数,基于智控阀作用实现对注浆系统的准确控制,实时进行智能化增减压注浆、增减流量注浆或者停止注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注浆参数的动态智能化调整,准确实现浆液的有效扩散范围,减少浆材浪费,降低成本,保证注浆工程的安全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5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67298.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静动加载的顶板关键块冒落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整体框架、横向压力加载系统、竖向压力加载系统、横向摆锤冲击扰动系统、竖向落锤冲击扰动系统、入射波监测系统和响应测量监测系统。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包括,第一工况:巷道整体模型试样双向静动加载扰动试验,以探究巷道周边围岩的初始受力状态及关键块岩石的初始受力条件,并在扰动过程中观察裂纹的扩展规律、关键块的形成过程及关键块失稳的总体现象。第二工况:关键块模型试样双向静动加载扰动失稳试验,以第一工况的结果为依据,将关键块与两侧围岩抽象出来,以更精确地探究应力波导致裂纹扩展的规律、关键块失稳滑动的临界条件、扰动作用导致失稳的作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5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0285598.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性,对于研究注浆理论、注浆工程、注浆技术有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岩体注浆浆液扩散 大意义。多因素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固定系统、仿裂隙系统、调参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注浆系统。进行试验时通过固定系统将仿裂隙系统安置,安设调参系统、监测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待各系统调试后连接注浆系统。仿真裂隙采用PVC透明板材质,利用调参系统可以实现对仿岩体裂隙展布宽度、粗糙度、裂隙倾角、裂隙高度、含水情况的调节,从而分析多重因素下的浆液扩散规律。各组协调作业,实现了对多(56)对比文件王培涛;杨天鸿;于庆磊;刘洪磊;夏冬;张鹏海.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节理岩体渗透张量及特性分析.岩土力学.2013,(第S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365704.3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预测领域,涉及煤矿底板突水灾害智能、实时预测预警的大数据云平台,所述的大数据云平台通过阿里云、自己组建云平台等方式实现其平台。采用Hadoop编程模型包设计的分布式存储。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采用的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数据库HBase。采用计算引擎Spark实现聚类分析、预测预警算法。采用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实现的实现预测结果的实时显示和发送。本发明将待预测预警工作面底板煤矿底板监测物联网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及工作面底板突水情况存储至历史煤矿底板监测物联网监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煤矿底板突水灾害智能、实时预测模型及预警阀值进行修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