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后冷却系统的供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97893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88379.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后冷却系统的供水装置,其包括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一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高位水塔连接,所述高位水塔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系统连接的管路上,以及与高位水塔连接的管路上均设有阀门。正常工作时,管路中阀门(7)和阀门(8)均开启,当供水泵的流量大于超快冷的实际用水量时,多余的水流经阀门(7)回流向高位水塔,从高位水塔的溢流口溢出;当供水泵的流量小于超快冷的实际用水量时,高位水塔的水位随之下降以保证供水泵的供水能力大于超快冷的最大用水量,即可使整个供水系统压力始终保持恒定。

    一种提升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0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71527.0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6 F28C1/00 F28F25/06

    Abstract: 一种提升空气冷却器冷却效果的方法,属于冶金企业能源介质供应技术领域。步骤为:取直径50~100mm钢管每间隔10~20cm钻一个直径5~10mm的喷水孔;将制作好的喷水管道安装于空气冷却器管束顶部;通过管道将喷淋管道与管道增压泵连接,启动增压泵将水温较低的新水加压输送至空气冷却器上部喷淋管道,对空气冷却器外侧进行喷淋降温;停止喷淋降温时,停运增压泵,关闭增压泵进、出水阀门;利用空气冷却器下部集水盘对喷淋后用水进行回收串级或循环利用。优点在于:节约能耗、改造量小、投资小且效果显著。

    一种轧后冷却系统的供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11122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486391.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后冷却系统的供水装置,其包括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一路通过管路与冷却系统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与高位水塔连接,所述高位水塔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冷却系统连接的管路上,以及与高位水塔连接的管路上均设有阀门。正常工作时,管路中阀门(7)和阀门(8)均开启,当供水泵的流量大于超快冷的实际用水量时,多余的水流经阀门(7)回流向高位水塔,从高位水塔的溢流口溢出;当供水泵的流量小于超快冷的实际用水量时,高位水塔的水位随之下降以保证供水泵的供水能力大于超快冷的最大用水量,即可使整个供水系统压力始终保持恒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