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源含油污水重力沉降工艺提效运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259513.3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多源含油污水重力沉降工艺提效运行的方法,它包括:多源含油污水分类分级;建立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力学平衡关系;将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几何参数与油水界面层电行为进行关联;建构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静电力作用模式;建立多源含油污水沉降分离性能评判模型与确定提效运行方式,根据沉降分离性能评判模型获取的油滴沉降速度,以污水中油滴在沉降速度下浮升达到应脱除油量的最短时间作为最佳沉降周期。本发明以污水中油滴在重力式沉降罐内的沉降速度大小来评判沉降分离性能,同时考虑沉降罐结构参(56)对比文件Anurag Misra等.A multi-fluid approachto simulate separation of liquid-liquidsystems in a gravity settler《.ComputerAided Chemical Engineering》.2018,第43卷31-36.

    一种大型原油储罐冷热油掺混效果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9504.7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大型原油储罐冷热油掺混效果的预测方法,它包括:现场测定大型原油储罐外部环境并计量储罐内部来油条件,得到各项实时变化数据;建立原油密度模型,以确定不同位置处原油密度值;建立密度场不均匀度评价指标,建立储罐内原油密度场不均匀度模型;将得到的各项实时变化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储罐收油过程中,储罐内原油密度场不均匀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大型原油储罐内原油密度场不均匀度变化数学模型,得到储罐内原油密度场不均匀度与外部动态热环境、来油条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当储罐内原油密度场不均匀度越接近于0时,冷热油掺混效果越好。本发明实现了储罐冷热油掺混效果预测,降低了原油储存耗能。

    一种埋地输气管道泄漏扩散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473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8711.2

    申请日:2023-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埋地输气管道泄漏扩散模拟装置,它包括承压钢网、装箱封板机构、箱体外壳,承压钢网为网状的箱体,承压钢网的上口开放,承压钢网的网眼为通气孔,承压钢网的上口设置密封渠,承压钢网壁外设置多道加强圈,承压钢网底设置多条加强带,承压钢网底还均匀设置加强台,加强台处设置封板卡槽、箱体卡槽和封板定位槽,每个加强台处安装一个支座;承压钢网分别与装箱封板机构、箱体外壳组合装配,通过承压钢网与装箱封板机构可拆卸地组装,实现准备阶段装土;通过承压钢网与箱体外壳组装,实现全封闭实验模拟,进行气体泄漏后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布测量。本发明大大减小箱体边壁对气体的阻碍作用,测量结果准确,实验过程安全、绿色环保。

    一种用于多源含油污水重力沉降工艺提效运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259513.3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多源含油污水重力沉降工艺提效运行的方法,它包括:多源含油污水分类分级;建立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力学平衡关系;将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几何参数与油水界面层电行为进行关联;建构多源含油污水沉降过程油滴静电力作用模式;建立多源含油污水沉降分离性能评判模型与确定提效运行方式,根据沉降分离性能评判模型获取的油滴沉降速度,以污水中油滴在沉降速度下浮升达到应脱除油量的最短时间作为最佳沉降周期。本发明以污水中油滴在重力式沉降罐内的沉降速度大小来评判沉降分离性能,同时考虑沉降罐结构参数和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指标,以最佳沉降周期的确定来满足污水提效分离的需求,评判和提效方法科学清晰。

    一种相间界/表面成膜可视化及液膜特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278954.8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相间界/表面成膜可视化及液膜特性测量装置,它包括包括多个并联的多元组分容器、气源、乳化/起泡罐、多元组分乳化与起泡体系相间成膜结构、液膜电特性测量部件结构、液膜厚度与结构演变测量及可视化单元结构,多个并联的多元组分容器及气源分别连接乳化/起泡罐,多元组分乳化与起泡体系相间成膜结构包括电解池、并联管路、玻璃毛细管,电解池置于控温绝缘槽内,控温绝缘槽底设置多个槽孔,乳化/起泡罐连接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泵一方面连接并联管路,微量注射泵另一方面连接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液膜电特性测量部件结构设置于电解池内。本发明突破了以往成膜装置在可视化液膜结构演变过程和定量表征液膜特性的局限。

    一种油田接转站系统碳排放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721961.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油田接转站系统碳排放预测方法,它包括:获取油田接转站系统历史碳排放总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处理掉无效数据;对数据进行特征值分析,绘制特征变量相关性热图,筛选出影响特征变量,得到选取特征后的数据集;建立基于决策树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训练;将遗传算法结合网格搜索全局寻优找到的最优结果,传回到基于决策树的碳排放预测模型中,得到最优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决策树碳排放预测模型并训练;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决策树碳排放预测模型进行油田接转站系统碳排放预测。本发明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寻优,弥补传统决策树网络局部搜索寻优,实现碳排放预测精度高,时间短,效率高。

    一种用于高凝高黏原油输送的生物减阻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6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8551.5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高凝高黏原油输送的生物减阻剂制备方法,它利用生物减阻剂制备装置及生物基原料制备生物减阻剂,向釜式搅拌反应器中缓慢加入十二烷酸和丙三醇,再按照质量分数0.5%的比例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将釜式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十二烷酸和丙三醇在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30h,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生物减阻剂:反应进行时,通过与釜式搅拌反应器上端排气口连接的反渗透膜筒,脱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共沸物中的水分,共沸物中其他成分重新通过集液漏斗返回到釜式搅拌反应器内进行连续反应。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化学减阻剂依赖矿物燃料和化学类催化剂制备,生态可持续性缺乏并耗能高的问题。

    一种考虑相分离行为的油水乳化体系粘度特性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877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990021.5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考虑相分离行为的油水乳化体系粘度特性确定方法,它包括:一、油水乳化体系转相特征识别;二、原始均相状态油水乳化体系含水率与分散相、连续相持率的关系建立;三、油水乳化体系相分离特征参数描述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四、考虑相分离行为的油水乳化体系粘度表达;五、某温度混输条件相分离状态下油水乳化体系各相持率及物性的确定。本发明突破将油水乳化液统一当作为均相体系进行表征的瓶颈,从“游离油相‑均相乳液相”、“均相乳液相‑游离水相”及“游离油相‑均相乳液相‑游离水相”等可能的不同分层形式出发,有效构建了适用于不同温度、不同原始含水率条件下描述油水乳化体系粘度特性的数学表达。

    一种大型原油浮顶储罐盘管加热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921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054962.8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大型原油浮顶储罐盘管加热效果评价方法,其包括:一:以大型原油浮顶储罐为研究对象,建立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动态变化的传热模型,得到储罐外部边界条件;二:测试储罐内不同温度下原油的密度、导热系数、黏度、比热容的变化规律,通过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原油的变物性模型;三:建立描述浮顶储罐内部原油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不同结构加热盘管下罐内原油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四:建立储罐盘管加热效果评价指标,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比分析不同结构盘管加热过程升温速率、温度场不均匀程度的变化规律,优选加热盘管结构。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相吻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