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1924.7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纳米纤维增强保护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耐磨纳米纤维增强保护石墨烯纤维包括石墨烯纤维丝束和纳米纤维,纳米纤维以三维多孔网络形式包覆石墨烯纤维丝束,形成应力缓冲层;三维多孔网络内部均匀负载耐磨颗粒;其制备方法为:将表面预处理后的石墨烯纤维固定于静电纺丝纳米纱线机上,利用静电纺丝形成纳米纤维膜并均匀包裹在表面预处理后的石墨烯纤维上,然后收卷成轴,之后对收卷后的纤维束进行热压辊处理,制得耐磨纳米纤维增强保护石墨烯纤维;其应用为:用于编织得到石墨烯纤维织物。本发明制得的纤维和用其编织的织物兼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导电和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817874.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熔喷技术领域,针对PET熔喷纤维牵伸不充分不能产出超细纤维的问题,提供PET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烘干、熔融喷丝、热风牵引、接收成型,原料为PET和含端羧基结构的超支化聚酯的复合树脂,复合树脂的熔指为100~400g/10min,特性粘度为0.45‑0.55dL/g;熔融喷丝的温度为250‑300℃,且随熔体挤出方向温度呈递增趋势;接收成型距离为10‑20cm。可以制备出纤维细且均匀、孔隙小且分布均匀、纤维断裂强度高的熔喷无纺布。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PET熔喷无纺布,纤维直径1‑5μm,孔隙1‑10μm之间;纤维纵向取向,纵向断裂强力60‑90N。
-
公开(公告)号:CN119612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8317.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蒸汽压辅助拉伸还原制备高取向高反射率石墨烯膜的方法,同时对氧化石墨烯膜进行各向同性拉伸和蒸汽处理,蒸汽处理即将碘化氢水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液加热至汽化后于90‑120℃下保温6‑24h,碘化氢水溶液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5。本发明在还原过程中使石墨烯膜受到各向同性的拉伸应力,有效消除了因热波动和层间距变化产生的褶皱波纹,提高了石墨烯片层的平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13624.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18 , D04H1/4326 , D04H1/4291 , D04H1/4334 , D04H1/43 , D01D5/00 , D01F6/48 , D01F6/94 , D01F6/52 , D01F6/46 , D01F6/90 , D01F6/54 , D0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致变色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基电致变色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配制聚合物与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的混合溶液并作为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得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基电致变色纳米纤维膜;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为有机‑无机杂化结构,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表面带有含氧有机官能团配体,表面含氧有机官能团配体与内部金属氧化物质量比为4~8:1;制得的胶体纳米晶基电致变色纳米纤维膜中,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晶的粒径为纤维直径的1/5~1/2;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显示屏、电子标签及智能窗户和窗膜。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产品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34406.5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吸水性耐水解多糖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多糖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在碱性溶液条件下进行反应后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于4℃的温度条件下预冷冻后进行逐步降温,最后冷冻干燥制得高吸水性耐水解多糖基多孔材料;逐步降温是指从4℃开始,以1~10℃/h的速度降温至‑40~‑10℃,并保持12~24h;高吸水性耐水解多糖基多孔材料的吸水倍率为30~40倍,保水率为5~10倍,抗压强度为40~70kPa,浸泡在去离子水中7天仍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强度,吸水后的产品在40%应变下,循环压缩5次仍可迅速恢复至原始尺寸。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耐水性和复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05188.2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C08L71/00 , C08L87/00 , C08K3/22 , D01F6/90 , D01F1/10 , C08G83/00 , A01N59/20 , A01N25/1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装微纳结构Cu2O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自组装微纳结构Cu2O颗粒为由多个纳米级Cu2O颗粒组装形成的微米级球体,其中,组装利用树枝状聚合物之间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力;制备方法为:首先分别以A2型单体和B3型单体采用A2+B3法合成树枝状聚合物,然后将树枝状聚合物加入到聚醚胺水溶液中形成均一透明的反应体系,接着在搅拌条件下将铜盐溶液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抗坏血酸水溶液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制得自组装微纳结构Cu2O颗粒。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制得的自组装微纳结构Cu2O颗粒既具有纳米尺寸的优异应用性能,又具有微米尺寸良好的分散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持久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227801.6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1F6/50 , D01F6/44 , D01F1/09 , D01F1/10 , D06M13/192 , D06M101/24 , D06M101/26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49348.9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绍兴惠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C08J9/28 , G01N21/64 , C08L1/28 , C08K5/3437 , C08K5/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搅拌条件下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氢氧化钠和三偏磷酸钠依次加入到纳米微球水相分散液中,至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氢氧化钠和三偏磷酸钠完全溶解后,配成透明前驱体溶液,由透明前驱体溶液制备得到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制得的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由多糖基海绵和分布在多糖基海绵的孔隙间的具有荧光响应性的纳米微球组成;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在一定温度、一定有机溶剂气体浓度的条件下呈现出颜色的变化以及固体荧光光谱中发射峰峰值的变化。本发明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多糖基荧光响应性海绵对多种有机溶剂气体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良好的荧光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670323.7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nventor: 孙宾
IPC: D01F8/14 , D01F1/10 , D01D5/34 , C08F212/08 , C08F21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能材料添加量的温度可逆响应PET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是将聚苯乙烯微球/PET母粒和PET两种组分进行皮芯复合纺丝,在POY工艺下制得温度可逆响应POY丝,再将温度可逆响应POY丝在DTY工艺下进行加弹制得温度可逆响应PET纤维;制得的温度可逆响应PET纤维的皮层中,分散有聚苯乙烯高荧光微球;该聚苯乙烯高荧光微球以两个1‑乙烯基‑7‑Br‑苝酰亚胺衍生物通过其苝核结构间的π‑π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具有固定排列结构并且带有两个乙烯基结构的二聚体作为交联剂;该PET纤维所处温度大于50~100℃时,纤维的颜色从深红色变为橙黄色,在460nm激发下,荧光发射峰从645~655nm蓝移10~15nm,并且在温度降低至50℃以下后2min纤维颜色恢复至深红色,荧光发射峰恢复至645~655nm。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657381.6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D01F1/10 , D01F6/46 , C08F212/34 , C08F220/14 , C08F283/1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荧光发射的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首先将聚丙烯树脂、多孔高荧光聚丙烯酸酯微球混合均匀,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制得母粒,最后将母粒和聚丙烯树脂采用熔融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高荧光发射的聚丙烯纤维;所述高荧光发射的聚丙烯纤维中,分散有多孔高荧光聚丙烯酸酯微球;微球是以1,7‑乙烯基‑苝酰亚胺衍生物作为交联剂制得的,平均直径为150~300nm,平均孔径为10~30nm,孔隙率为35~55%;所述高荧光发射的聚丙烯纤维的荧光量子产率为95~99%,在440~460nm激发波长下,产生630~645nm的1,7‑乙烯基‑苝酰亚胺衍生物特征荧光发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