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90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09577.8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AB和肝素共同修饰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纤维包括壳层和芯层,壳层包括SAB-MSN和高分子聚合物,芯层包括肝素。该方法包括:SAB-MSN制备,壳层纺丝液制备,芯层溶液制备,纳米纤维制备。该方法简单高效,价格低廉。该纳米纤维芯层壳层同时载药,能达到双重缓释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血管组织工程中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24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06544.4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L27/40 , A61L27/20 , A61L27/18 , A61L27/54 , A61L27/50 , A61L27/58 , D01D5/34 , D01F8/14 , D01F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双层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血管的内层为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层,外层为大孔纳米纤维层,且所述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可降解纳米纤维由纤维丝纺成,所述纤维丝由芯层和皮层组成,所述芯层的成分为miRNAs控释纳米球和肝素,所述皮层的材质为可降解纳米纤维。本发明内层通过同轴技术制备纤维内包裹miRNAs控释纳米球和肝素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该内层与血液接触,起到快速内皮化的目的,外层由通过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的大孔层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双层人工血管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241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106544.4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L27/40 , A61L27/20 , A61L27/18 , A61L27/54 , A61L27/50 , A61L27/58 , D01D5/34 , D01F8/14 , D01F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双层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血管的内层为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层,外层为大孔纳米纤维层,且所述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可降解纳米纤维由纤维丝纺成,所述纤维丝由芯层和皮层组成,所述芯层的成分为miRNAs控释纳米球和肝素,所述皮层的材质为可降解纳米纤维。本发明内层通过同轴技术制备纤维内包裹miRNAs控释纳米球和肝素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该内层与血液接触,起到快速内皮化的目的,外层由通过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的大孔层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双层人工血管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77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320724.5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诺一迈尔(苏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A61L24/04 , A61L24/10 , A61L24/00 , C08G18/66 , C08G18/10 , C08G18/42 , C08G18/32 , C08G18/34 , C08G18/38 , D01F8/16 , D01F8/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快速止血的聚氨酯弹性体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弹性体制备:将聚己内酯二醇与HDI在有机锡的催化作用下预聚合反应得到PU预聚体,然后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使反应产物沉淀,低温冷冻后再冷冻干燥得到扩链PU弹性体;其中所述扩链剂为包括多个羟基、至少一个氨基、至少一个磷酸基、至少一个羧基中一种或多种基团的化合物;(2)将扩链PU弹性体与明胶、纺丝溶剂配制成均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止血海绵;(3)对止血海绵蒸汽交联得到具有3D纳米纤维的快速止血的聚氨酯弹性体止血海绵。本发明的止血海绵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更快更好的止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52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1356.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短纳米纤维增强型磷酸三钙气凝胶支架及其制备和应用,将无机短纳米纤维分散在TCP悬浊液中后,采用模具浇筑,并经冷冻干燥、热交联等工艺获得无机短纳米纤维增强型磷酸三钙气凝胶支架。制备出的支架表现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成血管性能、凝血性能和成骨矿化性能,在体内应用时,还具有一定促进软组织再生的性能,可加速创面的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6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062216.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12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24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F2/38 , D04C1/02 , D04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韧带‑骨一体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一体化支架为三段式结构,包括两端骨支架部分和中间段韧带支架部分,所述中间段韧带支架部分为关节腔纳米纤维纱线编织段,所述骨支架部分为相分离支架段。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可降解合成聚合物或天然高分子物质溶于溶剂中,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移至注射器,共轭静电纺丝,加捻到聚合物线表面,得到纳米纤维纱线,编织,将得到的大孔支架两端分别置于模具内部,然后向模具中加入相分离溶液,冷冻,冷冻干燥。该支架植入后在关节腔内实现引导韧带组织再生,在骨道中促进骨道愈合,解决骨道扩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253400.3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A61L27/10 , A61L27/04 , A61L27/56 , A61L27/50 , A61L27/22 , A61L27/18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打印复合无机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支架为负载无机材料气凝胶的镂空柱体支架。本发明技术简单,可重复性好,个性化定制性能优良,可为大段骨的缺损修复提供替代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5494.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诺一迈尔(苏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前驱体溶液;向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抗菌盐,得到掺盐混合溶液;制备模板剂水溶液;将掺盐混合溶液与模板剂水溶液混合,得到静电纺丝液;对所述静电纺丝液进行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对纳米纤维膜进行煅烧,得到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支架。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以无机成分为原料,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支架不含有有机成分,相比于现有的有机纳米纤维支架,降解速度缓慢,可长期释放抗菌成分,使得制备的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支架能够保持长期的生物活性,从而使得该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复合支架的消炎抗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62216.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12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24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F2/38 , D04C1/02 , D04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韧带‑骨一体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一体化支架为三段式结构,包括两端骨支架部分和中间段韧带支架部分,所述中间段韧带支架部分为关节腔纳米纤维纱线编织段,所述骨支架部分为相分离支架段。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可降解合成聚合物或天然高分子物质溶于溶剂中,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移至注射器,共轭静电纺丝,加捻到聚合物线表面,得到纳米纤维纱线,编织,将得到的大孔支架两端分别置于模具内部,然后向模具中加入相分离溶液,冷冻,冷冻干燥。该支架植入后在关节腔内实现引导韧带组织再生,在骨道中促进骨道愈合,解决骨道扩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5876.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肿止疼的烫伤型敷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敷料以含聚合物、明胶、牛至油、薄荷精油、烫伤膏的原料,通过静电纺丝获得。本发明制备的烫伤敷料从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制备成纳米纤维膜和气凝胶的形式,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可根据烫伤程度进行选择治疗;同时添加的三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使得烫伤敷料具体应用时,有更好的亲肤性、抗感染及快速愈合特性,从而实现烫伤治疗时的最优化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