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671600.5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偶极子天线的涡旋波调控方法及收发系统,包括作为发射和接收的两个偶极子天线,及其馈源的相位或幅度调控硬件。本收发方案按如下步骤运行:发射和接收偶极子天线面对面放置,中心重合;由发射偶极子天线的馈源,调控其不同端口激励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产生并发射涡旋波;测量接收偶极子天线端口处的信号幅度及相位,即可实现涡旋波的探测。本发明通过偶极子天线中两个简并正交的偶极子模式的叠加和分解,实现对涡旋波的调控、产生、接收和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涡旋波调控和收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6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06717.2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D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化智能检测的微波谐振式传感器及其频移检测方法,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其中硬件电路包括:压控振荡器,谐振器,探测器,微控制器;软件算法由微控制器实现,按如下步骤处理数据:由数模转换器输出控制电压,扫描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同时由模数转换器采集探测器的输出电压,通过锁频算法进行对探测器输出电压的运算,得到谐振器频率的移动量作为传感信号,实现对等效介电常数的传感。本发明一方面大幅简化了硬件电路,实现传感器硬件电路的小型化;另一方面通过微控制器中的软件算法自动计算锁频参数,并对传感信号进行滤波等处理,使得传感信号检测过程更加智能化,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405448.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亚波长和高品质因数的人工等离激元谐振器,包括第一谐振图形层、第二谐振图形层、位于第一谐振图形层和第二谐振图形层之间的介质基板层;第一谐振图形层包括外侧金属圆圈、位于外侧金属圆圈内圆周等间距的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外侧金属圆圈在相邻两个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之间设有开缝;第二谐振图形层为大面积金属地上互补的内侧圆圈、位于内侧圆圈外圆周等间距的放射状条形结构;第一谐振图形层上的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与第二谐振图形层上的放射状条形结构周期相同、上下位置相同。该谐振器通过层状谐振图形对电磁场强束缚,打破结构对称性的开缝进一步增强束缚性并降低辐射损耗,实现微带兼容、深度亚波长和高品质因数的人工等离激元谐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7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455017.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表面等离激元的非接触式痕量生化传感器,包括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电路和微流腔;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谐振图形层、第二谐振图形层和介质基板层;第一谐振图形层包括微带线,以及由中心圆片及螺旋线组成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第二谐振图形层为大面积金属地上的圆形孔洞结构;第一谐振图形层上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和第二谐振图形层的圆形孔洞中心重合。该传感器通过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的极深度亚波长场束缚特性,实现对等效工作波长的高度压缩,从而在低频段实现对痕量生化量的高灵敏分辨;同时通过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延伸的倏逝场及带有底板和盖板的微流腔,实现对生化量的非接触式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8803.3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亚波长奇异点谐振的痕量生化传感器,传感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加的上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和下层金属层,所述上层金属层为深亚波长奇异点谐振结构图形,所述下层金属层为激励微带线,所述深亚波长奇异点谐振结构图形的谐振由激励微带线激发。通过有效调节深亚波长奇异点谐振结构图形的旋转角度,所述传感器的谐振模场从杂化的键合与反键合本征谐振模式逐渐演化为奇异点谐振模式。所述传感器通过深亚波长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单元的等效工作波长压缩,并结合了奇异点谐振模式的电磁场增强特性以及对微小介电扰动的平方根依赖关系,从而在低频微波波段实现了对痕量生化量的高灵敏分辨。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5037.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振荡器,包括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一输出缓冲电路和第二输出缓冲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所述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的第一端口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缓冲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所述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的第二端口均分别与第二输出缓冲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还分别接地。本发明具有小型化集成化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05448.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亚波长和高品质因数的人工等离激元谐振器,包括第一谐振图形层、第二谐振图形层、位于第一谐振图形层和第二谐振图形层之间的介质基板层;第一谐振图形层包括外侧金属圆圈、位于外侧金属圆圈内圆周等间距的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外侧金属圆圈在相邻两个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之间设有开缝;第二谐振图形层为大面积金属地上互补的内侧圆圈、位于内侧圆圈外圆周等间距的放射状条形结构;第一谐振图形层上的放射状金属条形结构与第二谐振图形层上的放射状条形结构周期相同、上下位置相同。该谐振器通过层状谐振图形对电磁场强束缚,打破结构对称性的开缝进一步增强束缚性并降低辐射损耗,实现微带兼容、深度亚波长和高品质因数的人工等离激元谐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38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60289.3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的最上层为微带激励结构(1),在微带激励结构(1)的下面设置上层介质基板(4),该滤波器的最下层为大面积金属地(3),在大面积金属地(3)上面设有下层介质基板(6),在上层介质基板(4)与下层介质基板(6)之间设有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2)、半固化片(5);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微带激励结构的中心重合。该宽带带通滤波器具有匀称的形状和紧凑的尺寸,同时具有可观的带宽、插损及寄生频带抑制;在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微波电路和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9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00575.X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有源振荡传感器,包括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微波放大器、耦合器,以及辅助的电容电阻匹配电路。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作为有源振荡器的滤波网络,和微波放大器形成环路,从而将无源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转化为有源振荡信号的频率,并从耦合器输出。本发明的有源振荡传感器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高品质因数高灵敏度的谐振,实现对其表面介电环境的高精度传感;并且实现传感信号的有源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906717.2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D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化智能检测的微波谐振式传感器及其频移检测方法,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其中硬件电路包括:压控振荡器,谐振器,探测器,微控制器;软件算法由微控制器实现,按如下步骤处理数据:由数模转换器输出控制电压,扫描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同时由模数转换器采集探测器的输出电压,通过锁频算法进行对探测器输出电压的运算,得到谐振器频率的移动量作为传感信号,实现对等效介电常数的传感。本发明一方面大幅简化了硬件电路,实现传感器硬件电路的小型化;另一方面通过微控制器中的软件算法自动计算锁频参数,并对传感信号进行滤波等处理,使得传感信号检测过程更加智能化,提高其环境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