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1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10685511.0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包括槽体及设置在槽体内的盘管,所述的盘管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以及连接在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之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上的竖直盘管和连接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竖直盘管的水平盘管,在所述的竖直盘管上布置有热扩散板,所述的热扩散板的高度与所述的竖直盘管高度相当,所述热扩散板为沿水平方向以所述的竖直盘管为基础向内外两侧铺展开来的隔间分形结构。本发明提高了蓄冰槽的结构紧凑型,能有效改善热量的传递方式,实现了热量由点到体的最佳路径的传导,大大减少了热量传导距离,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强化了换热性能,进而达到高效换热和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610685511.0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包括槽体及设置在槽体内的盘管,所述的盘管包括进液总管、出液总管以及连接在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之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上的竖直盘管和连接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竖直盘管的水平盘管,在所述的竖直盘管上布置有热扩散板,所述的热扩散板的高度与所述的竖直盘管高度相当,所述热扩散板为沿水平方向以所述的竖直盘管为基础向内外两侧铺展开来的隔间分形结构。本发明提高了蓄冰槽的结构紧凑型,能有效改善热量的传递方式,实现了热量由点到体的最佳路径的传导,大大减少了热量传导距离,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强化了换热性能,进而达到高效换热和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03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46391.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3R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燃气的导流板装置,包括导流板和外循环换热系统,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板体、雾化相变室以及液体室,雾化相变室位于导流板板体与液体室之间,在液体室设置有将液体室内液体喷出并在雾化相变室进行初次雾化的喷头和将初次雾化的液滴进行再次雾化的超声波发生器,雾化相变室在导流板板体受高温的作用下将雾化的液滴气化;外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液体输送泵,换热器的气体入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换热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液体输送泵与所述液体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液体雾化成液滴、液滴吸热气化的变化过程,快速并可持续的冷却燃气导流板。
-
公开(公告)号:CN10612303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846391.8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燃气的导流板装置,包括导流板和外循环换热系统,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板体、雾化相变室以及液体室,雾化相变室位于导流板板体与液体室之间,在液体室设置有将液体室内液体喷出并在雾化相变室进行初次雾化的喷头和将初次雾化的液滴进行再次雾化的超声波发生器,雾化相变室在导流板板体受高温的作用下将雾化的液滴气化;外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液体输送泵,换热器的气体入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换热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所述液体输送泵与所述液体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液体雾化成液滴、液滴吸热气化的变化过程,快速并可持续的冷却燃气导流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