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0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0750.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热疏导‑发电集成装置,包括:热疏导脉动热管,布置于高速飞行器头锥;热疏导脉动热管包括一环形脉动热管冷凝段、若干个U型脉动热管蒸发段及将每个U型脉动热管蒸发段与环形脉动热管冷凝段连接的两条中间段;在两条中间段之间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一条与中间段连通的分流管道;取热管路,与热疏导脉动热管的环形脉动热管冷凝段进行换热;发电模块,将取热管路获取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集成装置对飞行器进行热防护的同时将高温气动热转化为电量,缓解了飞行器对机载电池电源的需求,减少了冷却工质的携带需求,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对于在严峻热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飞行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39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613223.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及挤塑机,其中挤塑机加热装置包括多个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为中空半圆弧形结构,内部贴近机筒的一面铺设有分形排布的电加热丝,温度传感器与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之间一一对应,监测机筒壁面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根据生产的塑料薄膜种类以及原材料,自动判断达到塑料薄膜最优生产状态时所需的机筒壁面温度,控制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以最优的温升曲线对机筒壁面加热,同时根据实际温升曲线自动判断不符合生产需求或存在故障风险的模块化电加热单元,及时排除风险,保障塑料薄膜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86441.3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网络发汗冷却热防护装置,包括发汗冷却器和增压输送管网,发汗冷却器包括多孔层、金属层和分液层,在金属层上设置有连通多孔层和分液层的离散微槽,分液层与所述增压输送管网连接,所述发汗冷却器根据热流等级不同分为至少两个热流区域;根据所述发汗冷却器不同的热流区域,所述多孔层的孔隙呈梯级分布;在所述分液层内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热流区域对应的分液腔,所述增压输送管使每个分液腔内冷却工质的供给随对应的热流区域的热流等级的降低而减小。发汗冷却器通过金属层离散微槽数量和深度的梯级设计、多孔层孔隙梯级设计和分液腔分段增压设计,确保飞行器头锥冷却工质的精准输送,实现飞行器头锥部分的均温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38797.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回收系统,包括:转化模块,所述转化模块包括引射器、耐压壳体以及封装在耐压壳体中的仲‑正氢转化盘管;在所述仲‑正氢转化盘管内部填充有仲‑正氢转化催化剂;所述仲‑正氢转化盘管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耐压壳体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引射器连接在所述耐压壳体的出口上;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包括液氢回收罐以及安装在液氢回收罐内的液氢泵;通过转化模块将目标液氢储罐的蒸发氢气再次液化并收集在储存模块中。本发明通过利用仲正氢转化的吸热过程构建液氢回收系统,可以集中处理并回收液态氢气储罐的高压排气,降低液态氢气的蒸发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37686.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B63B22/00 , F03B13/00 , F03B3/12 , F03G7/05 , F03G7/06 , H02N11/00 , H02K7/18 , H02J7/32 , H02J7/14 , H02J7/34 , B63B22/24 , B63B22/18 , B63B43/06 , B63B4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主浮标用海洋温差能供能装置,包括浮力单元、发电单元和壳体,浮力单元、发电单元置于壳体中,发电单元除涡轮扇叶置于壳体底部外其余部件置于壳体中;浮力单元通过外油囊体积变化改变浮标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充压油囊通过外部相变材料膨胀收缩过程给压力储能器充压,为浮力单元工质流动提供动力;发电单元通过海水冲击涡轮扇叶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通过蓄电池储存电能,为浮标内部电子器件供电。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与内外油囊的配合实现了利用海洋温差能为海洋剖面浮标提供上浮下潜的自主驱动,并且还能将通过发电单元将海水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浮标中的电子器件供电,可实现浮标在海洋中的自主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0789.2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热电材料、热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柔性热电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单体以设定浓度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获得前驱体溶液;将获得的前驱体溶液进行脱气密封,通过定向冷冻‑融化后获得各向异性柔性基体;将获得的各向异性柔性基体浸泡在氧化还原电解质和水的混合物中进行溶剂交换,制备得到柔性热电材料。本发明通过定向冷冻过程施加单方向的温度梯度使得柔性可拉伸基体具有排列取向的孔洞结构,能够降低离子迁移内阻,为离子提供高速传输通道,提高了氧化还原电解质在柔性可拉伸基体中的迁移速度,进而增强离子电导率,实现输出功率增强,生产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9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13223.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挤塑机加热装置及挤塑机,其中挤塑机加热装置包括多个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温度传感器,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为中空半圆弧形结构,内部贴近机筒的一面铺设有分形排布的电加热丝,温度传感器与模块化电加热单元之间一一对应,监测机筒壁面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人工智能温度控制模块根据生产的塑料薄膜种类以及原材料,自动判断达到塑料薄膜最优生产状态时所需的机筒壁面温度,控制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以最优的温升曲线对机筒壁面加热,同时根据实际温升曲线自动判断不符合生产需求或存在故障风险的模块化电加热单元,及时排除风险,保障塑料薄膜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8952.1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凝集水装置,包括辐射制冷模块,包括盛液罐体、载冷工质和辐射制冷组件,利用辐射制冷组件向外界辐射能量,降低载冷工质的温度;相变储冷模块,包括相变储冷罐体、相变工质以及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将辐射制冷模块的冷能存储到相变工质中,实现夜晚蓄冷和白天供冷;冷凝集水模块,包括介电冷凝组件和沉水槽,用于增强空气的冷凝结露和集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辐射制冷技术使冷凝面的温度降低至露点,诱发潮湿空气冷凝结露;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存储夜晚多余的冷量,并在白天释放冷量以实现昼夜连续集水;利用介电润湿技术,优化冷凝液滴的生长和聚结过程,而提供一种用于海岛集水的高效冷凝结露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11733.4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型球壳渗透率自调控的聚合物微球及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温敏型双向形状记忆纳米颗粒复合于球壳中充当“微开关”,利用其响应温度升/降而产生的收缩/回复效应来实现球壳内孔隙尺寸的增大/减小,从而调控球壳渗透率。这样,就可在不破坏球壳结构的前提下,加大球壳的孔隙尺寸来提升高温干燥过程中的水蒸气渗透率,加快微球内核水分逸散速度;在干燥结束后的常温环境下球壳的孔隙尺寸缩小,保证了核壳型聚合物微球应用所需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本发明可以显著提升含水核壳型聚合物微球的干燥效率,助力聚合物空心微球的高通量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45620.0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储热装置、储热方法及放热方法,高温储热装置包括高温流体流道、低温流体流道、反应物流道及热化学储热芯体,高温流体流道、低温流体流道与反应物流道垂直交错布置在热化学储热芯体内,所述热化学储热芯体内部流道间隙处填充热化学储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物流道与热化学储热材料的接触面设置有用于供反应物与热化学储热材料接触反应及反应产物排出的微通道。本发明中高温流体流道、低温流体流道与反应物流道的流道截面积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增大,能够使中间与四周流体分配均匀并且增大换热面积,储热效率高,满足间歇性高温热源余热回收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