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的转矩脉动削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21621.5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樊英 梅叶依 杨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的转矩脉动削弱方法,分别针对电机反电势中的主要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采用建立目标函数调整调制极系数组合和转子轴向分段的方法进行抑制。在该方法中,以降低电机转矩脉动为目标函数,通过解析计算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最佳的调制极系数组合,以抑制主要奇次谐波的影响;集中绕组磁场调制电机的转子在轴向上分为两段,两段的永磁体分别以N极性和S极性充磁,上下永磁体错开一个极的距离放置,以抑制偶次谐波的影响。本发明涉及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使用本发明的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和低转矩波动的特点。

    基于交替极的模块化永磁复合自减速伺服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460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453412.3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替极的模块化永磁复合自减速伺服电机,其包含电枢绕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定子固定环,内定子模块、外转子和不导磁铝壳。其中,不导磁铝壳上的燕尾凸起能够与外转子外侧燕尾槽咬合,以增强转子鲁棒性;内定子为模块化结构,且分为主、副齿;内定子主齿上有两个分裂齿;内定子副齿没有分裂齿;内定子副齿与内定子主齿上的分裂齿在尺寸上一致;每个内定子模块的定子轭部均设有多边形凹槽与多边形凸起,保证各内定子模块稳定咬合;转子上置有极性相同的交替极磁钢,磁钢外侧采用弧形结构以增加永磁极的基波含量;电枢绕组以隔齿绕的方式绕制在内定子主齿上,以增强电枢绕组的相间磁、热隔离。

    一种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的转矩脉动削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321621.5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樊英 梅叶依 杨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的转矩脉动削弱方法,分别针对电机反电势中的主要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采用建立目标函数调整调制极系数组合和转子轴向分段的方法进行抑制。在该方法中,以降低电机转矩脉动为目标函数,通过解析计算和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最佳的调制极系数组合,以抑制主要奇次谐波的影响;集中绕组磁场调制电机的转子在轴向上分为两段,两段的永磁体分别以N极性和S极性充磁,上下永磁体错开一个极的距离放置,以抑制偶次谐波的影响。本发明涉及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使用本发明的集中绕组外转子磁场调制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和低转矩波动的特点。

    基于交替极的模块化永磁复合自减速伺服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4601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453412.3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替极的模块化永磁复合自减速伺服电机,其包含电枢绕组以及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定子固定环,内定子模块、外转子和不导磁铝壳。其中,不导磁铝壳上的燕尾凸起能够与外转子外侧燕尾槽咬合,以增强转子鲁棒性;内定子为模块化结构,且分为主、副齿;内定子主齿上有两个分裂齿;内定子副齿没有分裂齿;内定子副齿与内定子主齿上的分裂齿在尺寸上一致;每个内定子模块的定子轭部均设有多边形凹槽与多边形凸起,保证各内定子模块稳定咬合;转子上置有极性相同的交替极磁钢,磁钢外侧采用弧形结构以增加永磁极的基波含量;电枢绕组以隔齿绕的方式绕制在内定子主齿上,以增强电枢绕组的相间磁、热隔离。

    一种新型交替极无刷混合励磁电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0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75772.2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樊英 杨灿 梅叶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交替极无刷混合励磁电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涉及励磁电机领域,以电机的转矩输出和调磁系数为优化目标,采用分层优化的思想,对电机的铁芯极极弧角、外层气隙不均匀程度、外定子轭宽、外定子槽口宽以及内层气隙长度进行优化。该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增大了电机的调磁系数。新型交替极无刷混合励磁电机的拓扑较为复杂、设计参数数目多,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优化算法与单参数独立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案有效解决了该类电机在优化过程中,设计参数由于数目多且相互存在耦合,使得各优化目标间容易发生冲突、难以取得全局最优解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优化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