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生控制机理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8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1413094.7

    申请日:2020-12-04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N3/04 G06N3/06 H04L9/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控制机理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模仿人体的高效神经控制机理,构建类神经系统控制架构,将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要素映射到信息系统中,全方位部署安全神经元;步骤(2)将功能要素与安全要素融入到基本功能模块中,构建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执行动作细粒度监控机制;步骤(3)根据任务执行条件调用基本模块执行操作,在执行过程中感知执行路径,通过反馈发现环境变化,根据策略进行校准。该技术方案通过将神经元、脊神经、人脑的元素引入到信息系统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使安全体系与系统功能实现高度融合,在系统基于功能元素模块化的基础上,以任务为导向进行细粒度的安全控制。

    一种手机端F2FS文件系统的近期删除文件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76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48800.2

    申请日:2020-06-1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1/14 G06F12/06 G06F16/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端F2FS文件系统的近期删除文件恢复方法,包括:(1)读取F2FS文件系统Superblock超级块区,获取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Checkpoint检查点段以及Main Area主数据区的起始地址,确定F2FS文件系统根目录文件节点号ino;(2)读取有效Checkpoint检查点段中的缓存区,运用基于根目录时间戳的NAT节点表更新方法完成对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的信息更新;(3)在更新后的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中获取并解析.Trash文件;(4)解析.Trash子文件的inode数据区,获取近期删除文件的文件名和原存储路径;(5)恢复.Trash文件下存储的近期删除文件。本发明针对F2FS文件系统的恢复删除数据方面,解析获取被删除文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

    一种手机端F2FS文件系统的近期删除文件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7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548800.2

    申请日:2020-06-1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1/14 G06F12/06 G06F16/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端F2FS文件系统的近期删除文件恢复方法,包括:(1)读取F2FS文件系统Superblock超级块区,获取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Checkpoint检查点段以及Main Area主数据区的起始地址,确定F2FS文件系统根目录文件节点号ino;(2)读取有效Checkpoint检查点段中的缓存区,运用基于根目录时间戳的NAT节点表更新方法完成对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的信息更新;(3)在更新后的Node Address Table节点信息表中获取并解析.Trash文件;(4)解析.Trash子文件的inode数据区,获取近期删除文件的文件名和原存储路径;(5)恢复.Trash文件下存储的近期删除文件。本发明针对F2FS文件系统的恢复删除数据方面,解析获取被删除文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

    一种基于仿生控制机理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8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13094.7

    申请日:2020-12-04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N3/04 G06N3/06 H04L2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控制机理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模仿人体的高效神经控制机理,构建类神经系统控制架构,将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要素映射到信息系统中,全方位部署安全神经元;步骤(2)将功能要素与安全要素融入到基本功能模块中,构建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执行动作细粒度监控机制;步骤(3)根据任务执行条件调用基本模块执行操作,在执行过程中感知执行路径,通过反馈发现环境变化,根据策略进行校准。该技术方案通过将神经元、脊神经、人脑的元素引入到信息系统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使安全体系与系统功能实现高度融合,在系统基于功能元素模块化的基础上,以任务为导向进行细粒度的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