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自动开启的茶壶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197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97378.1

    申请日:2021-06-23

    Inventor: 李月春 庄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吸式自动开启的茶壶盖结构,包括主盖、设于主盖的壶口孔位以及枢转安装于主盖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设于主盖的上壁位置,所述防尘盖可在将壶口孔位封闭的位置和将壶口孔位开启的位置之间摆动,所述主盖的一侧还设有磁性开启装置。通过磁性开启装置设置于枢转安装的出水柱上,当出水柱的出水孔朝壶口孔位方向转动时,位于防尘盖的第一磁性件与出水柱的第三磁性件磁线相交,从而带动防尘盖向上摆动,从而使将壶口孔位开启(即出水孔与壶口孔位相对),从而实现了茶壶的自动注水,结构简单,且翻盖过程较为有趣,有效避免了异物的进入,提高了茶壶的卫生,且清洁方便。

    一种一体式手柄上水的水壶进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49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78584.3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手柄上水的水壶进水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注水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注水组件垂向安装于支撑组件,注水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对支撑组件的内部进行注水,限位组件垂向安装于支撑组件,限位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对支撑组件进行限位,注水组件包括进水管以及连接管,进水管垂向安装于支撑组件,连接管垂向安装于注水组件,进水管与连接管连接,通过设计在手柄上的注水组件,使用者方便地为水壶加水,无需将水壶整体提起或倾斜,通过限位组件(如安装环、锁紧环和锁紧螺丝)的设计,可以确保水壶在加水或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因水壶晃动或倾倒而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实用性。

    一种防爆沸的分体式电热水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4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94602.6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沸的分体式电热水壶,该分体式电热水壶包括电热水壶主体;电热水壶主体的底部设有底座,电热水壶主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盖,连接盖的顶部设有泄压组件,电热水壶主体的内部设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通过多组连接组件与电热水壶主体连接,导向组件的顶部设有清理组件;泄压组件用于对电热水壶主体的内部进行泄压处理,泄压组件由连接壳、连接管、套筒和排气管组成,连接壳固定连接于连接盖的顶部,连接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壳的内部且延伸至电热水壶主体的内部,与现有的分体式电热水壶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分体式电热水壶的整体实用性。

    一种可预加热出水的电茶炉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384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73655.2

    申请日:2020-09-16

    Inventor: 李月春 庄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预加热出水的电茶炉,包括有底座、面板组件、进水组件、水泵及出水管,进水组件及水泵安装在底座中,还包括有即热发热模块,其具有纳米玻璃管道,纳米玻璃管道中具有纳米发热膜作为加热元件,该即热发热模块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入水口则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该即热发热模块中设有用于检测出水温度的感温探头。本发明增加预加热即热发热方式,通过预加热出水,提高出水温度,可以满足快捷烧水泡茶的需求,缩短烧水等待的时间,提高烧水泡茶的速度;通过电控程序的控制,能精确的控制各段水温和水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一种隐藏式顶部上水的水壶

    公开(公告)号:CN222032086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023932.7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隐藏式顶部上水的水壶,包括壶身,壶身的下端设有底座,壶身的上端设有装饰圈,壶身的一侧设有手柄,底座处设有进水器,进水器处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套设有进水管,手柄内设有水管槽,进水管沿水管槽延伸至装饰圈处,装饰圈内设有进水孔,进水管的端部位于进水孔内;通过在壶身的上端设置装饰圈,通过进水管与进水器的出水口连接再通过水管槽延伸至装饰圈处与装饰圈处设置的进水孔连接,进而实现对进水管的隐藏进水,同时由于装饰圈位于壶身的上端,无需在壶身内进行开孔,提高壶身内壁的光滑性和完整度,也避免进水管长时间在高温热水中所产生的老化,提高水壶的清洁便捷性以及使用寿命。

    一种内置隐藏抽拉式防夹手冲牙器

    公开(公告)号:CN21955762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389420.8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牙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隐藏抽拉式防夹手冲牙器,包括主体部和水箱,主体部的下端设有一开口朝下的第一容纳槽口,水箱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二容纳槽口,第一容纳槽口大于第二容纳槽口,水箱通过第一容纳槽口可活动与主体部连接,主体部包括外壳和工作组件,外壳的内壁与工作组件之间周设有活动槽,水箱的侧壁通过第一容纳槽口进入活动槽内并在活动槽内移动,工作组件通过第二容纳槽口进入水箱内;通过活动槽以实现主体部与水箱的连接,以实现水箱与主体部的抽拉式连接,在进行收纳时,使用者一只手对外壳进行握持,另一只手对水箱底部进行推动,以避免在对冲牙器进行收纳时对人手造成夹伤,以提高安全性。

    一种可预加热出水的电茶炉

    公开(公告)号:CN21234622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2038820.3

    申请日:2020-09-16

    Inventor: 李月春 庄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预加热出水的电茶炉,包括有底座、面板组件、进水组件、水泵及出水管,进水组件及水泵安装在底座中,还包括有即热发热模块,其具有纳米玻璃管道,纳米玻璃管道中具有纳米发热膜作为加热元件,该即热发热模块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入水口则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在该即热发热模块中设有用于检测出水温度的感温探头。本实用新型增加预加热即热发热方式,通过预加热出水,提高出水温度,可以满足快捷烧水泡茶的需求,缩短烧水等待的时间,提高烧水泡茶的速度;通过电控程序的控制,能精确的控制各段水温和水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效散热电脑机箱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41046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489440.9

    申请日:2023-06-12

    Inventor: 柯志伟 庄彪 谢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电脑机箱,包括箱体和基座,箱体的横截面呈八边形状,基座设于箱体的下端,箱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箱体的每一条边处均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安装空间相通;通过将箱体的横截面设置成八边形状,以提高安装空间的容积,同时通过在每一条边处均设置散热孔,以便于对箱体进行多面散热,同时使得安装空间内的散热通道畅通,以便于电脑机箱的高效散热。

    一种防溢壶盖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24779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0684708.8

    申请日:2023-03-30

    Inventor: 李月春 庄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溢壶盖结构,包括盖体以及从盖体下部向内延伸的围部,盖体的前端的侧壁设有排气孔,围部从上至下逐渐缩径设置。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在盖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排气孔和扳手部,因此在水壶在开盖时,远离排气孔的一侧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水蒸气朝扳手部的方向流动,避免了水蒸气烫伤手部;同时通过设置闭环状的围部,同时通过将围部设置为倾斜状,可以使冷凝水在开盖时通过围部回流入壶体内,避免了外流,与此同时围部的设置也可以避免水沸腾后通过壶体的边缘溢出,除非水位高度大于排气孔,与此同时,开盖时产生的水蒸气也可以通过围部起到导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水蒸气从壶体的侧缘流动,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体验。

    一种不规则机箱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88301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56483.3

    申请日:2022-10-09

    Inventor: 柯志伟 庄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规则机箱结构,包括后板和侧板,所述后板呈八边形状,且相对的侧边相互平行,后板为平面,侧板设于后板上,且沿后板的侧边向前延伸,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上侧板分布于后板的五个侧边位置,所述下侧板分布于后板的三个侧边位置,且下侧板折弯延伸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的两侧与上侧板相连接;上侧板和外侧板围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外盖;且所述下侧板的底部宽度大于上侧板的顶部宽度;所述外侧板部分凸出设置。通过将后板设置为八边形状,同时通过上侧板、下侧板和外侧板的设置,从而使机箱呈不规则的形状,当侧面视觉时,机箱呈上窄下宽、左侧平面底部位置凸出的五边形,因此具有较佳的设计美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