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0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4283.X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节点单元,立柱和横梁之间设置有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连接节点单元,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端部设置有端部连接头,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通过端部连接头和转动连接节点单元支撑在立柱和横梁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端部连接头开设有中心连接孔和侧弧形连接孔,中心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铆接,侧弧形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销轴铆接,通过三组销轴铆接,使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三组销轴,提高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和安装连接板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提高支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6556.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彬 , 李大伟 , 宁轶 , 刘宝 , 王凤鑫 , 孙鹏 , 李印春 , 钟彭飞 , 刘来 , 王志达 , 段禹淳 , 韩金龙 , 赵旭东 , 李挺 , 赵耀 , 谢万超 , 李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型多层民用建筑墙体结构,涉及民用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框体,所述混凝土框体的外侧壁上卡接有第一T形预埋件与第二T形预埋件,所述第一T形预埋件和第二T形预埋件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T形预埋件分别卡接在混凝土框体四周的侧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保温建筑墙体受室外环境影响,温度随之升高和降低引起保温材料与隔热单元膨胀和收缩时,框体和墙体在保温材料与隔热单元膨胀时过度形变而开裂受损,和收缩时在墙体内产生缝隙保温效果不佳;部分保温组件需要进行更新时,拼装组合的预制保温墙体中,保温层必须整体更换,更新成本高,同时采用多个螺栓连接固定,更换步骤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5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124319.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彬 , 李大伟 , 宁轶 , 刘宝 , 王凤鑫 , 孙鹏 , 李印春 , 钟彭飞 , 王稀 , 张文昊 , 韩振宇 , 金林锐 , 胡文龙 , 胡军飞 , 刘俊奇 , 杨旭 , 李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辅助加固连接机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横向钢柱,以及安装在横向钢柱两侧的纵向钢梁,横向钢柱的外部对称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两个下钢板箍与两个上钢板箍,且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之间设置有多个钢筋,且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外部共同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辅助加固组件包括安装在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之间的两个第二钢板箍定位块,横向钢柱远离纵向钢梁的一侧设置有侧连接块,并且角连接筋起到的横向拉力作用到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拐角处,增强了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强度,进而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辅助加固机构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743886.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结构应变能寻优的结构临时支撑智能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施工区域,获取设计图纸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结构受力特性分析,识别临时支撑点坐标集合;基于坐标集合进行约束组合,确定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集;依照方案集进行结构分析,模拟施工阶段的应力加载工况,计算结构应变能;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应变能进行比较,确定筛选出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通过结构应变能最小的方案,进行临时支撑布置。本申请根据不同临时支撑下的结构应变能,选择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模式,解决结构临时支撑过程的应力应变过大的技术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43886.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结构应变能寻优的结构临时支撑智能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施工区域,获取设计图纸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结构受力特性分析,识别临时支撑点坐标集合;基于坐标集合进行约束组合,确定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集;依照方案集进行结构分析,模拟施工阶段的应力加载工况,计算结构应变能;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应变能进行比较,确定筛选出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通过结构应变能最小的方案,进行临时支撑布置。本申请根据不同临时支撑下的结构应变能,选择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模式,解决结构临时支撑过程的应力应变过大的技术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40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32265.5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宝 , 王彬 , 李大伟 , 孙鹏 , 李印春 , 钟彭飞 , 王稀 , 张文昊 , 金林锐 , 李石帅 , 胡文龙 , 胡军飞 , 刘俊奇 , 杨旭 , 李君 , 李鋆 , 谢万超 , 王志达 , 赵旭东 , 王卫涛 , 李经纬 , 李瑾琦 , 王凯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顶板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顶板成型设备,其通过第一气缸、驱动摆臂、第二气缸等组件配合将送料框及混凝土推送至成型框中成型,并且在成型后,可以自动脱模,提高混凝土板成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加工效率,提高使用便利性;包括主体支架、自动成型机构和输送机构,自动成型机构固定安装在主体支架上,输送机构固定安装在主体支架上;自动成型机构包括料斗、送料框、第一铰接座、第一气缸、驱动摆臂、第二气缸、铰接片、立柱、成型框、第一滑套、顶压气缸、顶压板、第二滑套、脱模气缸和提拉块,料斗固定安装在主体支架顶端,料斗底端设置有落料口,主体支架底端设置有托料板,送料框滑动安装在托料板顶端。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44863.3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结构安装顺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安装顺序确定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获取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临时支撑,构建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对所述数字孪生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获取完整安装顺序方法;基于所述完整安装顺序方法计算结构杆件最大应力与其允许承载应力比值,获取杆件应力比值;设置标准杆件应力比值为1,根据所述杆件应力比值进行对比,获取保留杆件应力比值;基于所述杆件应力比值获取对应安装顺序方法,构建实施方案提取模块,输出实施方案。采用本方法解决了大跨度工程结构建造过程中的杆件安装次序选择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智能选择优化的大跨结构安装顺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1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4464.6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幕墙裁切方法及系统,涉及幕墙裁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客运站房的幕墙需求信息,测量客运站房的结构,确定幕墙尺寸数据、安装位置信息,然后进行数据提取,获取裁切放样数据库,构建幕墙裁切放样模型,制作模板样品,获取样品信息,添加幕墙裁切放量通道,在样品裁切合格后,使用裁切合格对应的裁切样品尺寸、裁切样品形状、裁切加工控制参数进行批量幕墙裁切加工。本申请主要解决了传统方式操作效率低下,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会对材料造成损伤,使得美观度和使用寿命降低,安全性低的问题。可以自动化地完成材料的定位、裁切和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744863.3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结构安装顺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安装顺序确定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获取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临时支撑,构建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对所述数字孪生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获取完整安装顺序方法;基于所述完整安装顺序方法计算结构杆件最大应力与其允许承载应力比值,获取杆件应力比值;设置标准杆件应力比值为1,根据所述杆件应力比值进行对比,获取保留杆件应力比值;基于所述杆件应力比值获取对应安装顺序方法,构建实施方案提取模块,输出实施方案。采用本方法解决了大跨度工程结构建造过程中的杆件安装次序选择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智能选择优化的大跨结构安装顺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124319.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彬 , 李大伟 , 宁轶 , 刘宝 , 王凤鑫 , 孙鹏 , 李印春 , 钟彭飞 , 王稀 , 张文昊 , 韩振宇 , 金林锐 , 胡文龙 , 胡军飞 , 刘俊奇 , 杨旭 , 李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辅助加固连接机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横向钢柱,以及安装在横向钢柱两侧的纵向钢梁,横向钢柱的外部对称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两个下钢板箍与两个上钢板箍,且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之间设置有多个钢筋,且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外部共同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辅助加固组件包括安装在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之间的两个第二钢板箍定位块,横向钢柱远离纵向钢梁的一侧设置有侧连接块,并且角连接筋起到的横向拉力作用到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拐角处,增强了下钢板箍与上钢板箍的强度,进而使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辅助加固机构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强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