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28658.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叠合膜壳柱及其生产、施工方法,其中该膜壳柱包括膜壳及设于膜壳内的柱箍筋,柱箍筋包括外侧箍筋及内部复合箍筋,外侧箍筋及内部复合箍筋均采用焊接封闭箍筋,焊接封闭箍筋不设置弯钩;膜壳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强度等级同主体结构混凝土;叠合膜壳柱还包括柱纵筋,柱纵筋采用后连接,不预制于膜壳混凝土内,连接方式与主体结构柱纵筋连接方式相同。本发明通过在原有膜壳柱基础上增大壁厚,将柱箍筋预制入膜壳内,箍筋采用焊接封闭箍筋的形式,主筋采用常规连接方式提前连接或后连接,预制膜壳和后浇混凝土叠合成整体,共同受力,焊接封闭箍筋不设置弯钩,避免箍筋弯钩对内模设置的影响,利于壳体内膜安装,且利于柱纵筋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207670.6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建隧道单侧加宽开挖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办法,用于解决在建隧道单侧加宽施工开挖、初支问题,其采用背拱和弧形竖向支撑临时加固原隧道初支部分,以便加强原隧道空间受力状态,根据弧形竖向钢支撑把隧道开挖断面分成六个断面,把现隧道初支拆除和新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顺序为中心线上部、中心线下部、临空面上部、临空面下部、加宽面上部、加宽面下部等,大原则为哪一段受力大,优先施工那一段,以达到在建隧道单侧加宽时受力合理、有效减低施工安全风险,工序转换合理,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6118.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3 , G06Q50/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材工艺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斜拉桥抗应力钢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初始钢材生产工艺进行钢材制造,生成样品钢材;基于实际应用场景,配置预设模量;对样品钢材进行模量检测,确定模量差值;基于所述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多维性能需求,生成性能权重分布;将模量差值与多维性能需求输入工艺优化决策模型中,输出全局最优调整序列;基于全局最优调整序列,对初始钢材生产工艺进行映射覆盖,生成优化生产工艺进行同批次目标钢材的生产制备。能够解决钢材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情况,导致钢材质量不合格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提高钢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4283.X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节点单元,立柱和横梁之间设置有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连接节点单元,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端部设置有端部连接头,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通过端部连接头和转动连接节点单元支撑在立柱和横梁之间;通过固定连接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端部连接头开设有中心连接孔和侧弧形连接孔,中心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通过销轴铆接,侧弧形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销轴铆接,通过三组销轴铆接,使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三组销轴,提高防屈曲约束支撑组件和安装连接板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提高支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57776.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长青 , 赵秩平 , 高迪 , 郑永飞 , 刘俊奇 , 史成铭 , 韩慧敏 , 任永强 , 宋宏图 , 金国强 , 李君 , 段少伟 , 徐嘉行 , 贺磊 , 张双伟 , 李治霞
IPC: G06Q10/087 , G06Q10/0635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K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智能化加工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获取钢筋需求计划;根据钢筋需求计划,采用BIM技术对钢筋进行翻样,并生成钢筋料单;对钢筋料单进行审核,并生成审核结果;若审核结果指示钢筋料单合格,则控制钢筋处理设备按照预设方式对钢筋进行处理,预设方式包括原材断料、钢筋加工、料牌包扎以及钢筋加工;生成钢筋对应的成品钢筋。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提高对钢筋加工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61997.4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索管校正定位器,包括:棱镜、棱镜杆、止位螺栓和若干环形方钢管,棱镜固定在棱镜杆顶端;每根环形方钢管内环上固定两根以上的支撑方钢管,长度为环形方钢管内径,支撑方钢管相互交叉,交叉处表面开有用于套设物体的孔位a,侧面相对位置开有孔位b,用于固定止位螺母;棱镜杆穿过孔位a,止位螺栓穿过孔位b,所述止位螺栓通过止位螺母将环形方钢管固定在棱镜杆杆上;使用时,外部测距工具对准棱镜进行测量,根据支撑方钢管交叉的位置直接测量出索管轴线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斜拉桥索管校正定位器存在测量点位多,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了索管轴线精准测量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743886.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结构应变能寻优的结构临时支撑智能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施工区域,获取设计图纸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结构受力特性分析,识别临时支撑点坐标集合;基于坐标集合进行约束组合,确定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集;依照方案集进行结构分析,模拟施工阶段的应力加载工况,计算结构应变能;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应变能进行比较,确定筛选出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通过结构应变能最小的方案,进行临时支撑布置。本申请根据不同临时支撑下的结构应变能,选择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模式,解决结构临时支撑过程的应力应变过大的技术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62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71245.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马鞍面装配式钢‑木复合结构体系,包括:马鞍面木网格;钢圈梁,围合于所述马鞍面木网格外围且与所述马鞍面木网格连接;马鞍面钢板带,由多条长度不同的钢板带构成,多条钢板带沿相对的两个高点连线方向单向斜角布设于马鞍面木网格上,且与所述马鞍面木网格连接,钢板带端部与所述钢圈梁连接;立面支撑,由多个长短不一的立柱在所述钢圈梁下方围合而成,马鞍面木网格架设于立面支撑上且与所述立面支撑连接;剪力墙,至少在相对的两个低点处布设于所述钢圈梁下方,并与钢圈梁连接固定。本体系结合钢和木材的优势,实现对大跨度马鞍面屋面的支撑。这种创新设计不仅使结构具备较小的变形,在受荷载状态下也能够保持均匀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抗垮塌能力,同时还兼顾了建筑美学和结构优化的需求,适用于广泛的建筑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43886.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基于结构应变能寻优的结构临时支撑智能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施工区域,获取设计图纸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结构受力特性分析,识别临时支撑点坐标集合;基于坐标集合进行约束组合,确定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集;依照方案集进行结构分析,模拟施工阶段的应力加载工况,计算结构应变能;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应变能进行比较,确定筛选出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点组合方案;通过结构应变能最小的方案,进行临时支撑布置。本申请根据不同临时支撑下的结构应变能,选择结构应变能最小的临时支撑模式,解决结构临时支撑过程的应力应变过大的技术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761208.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定功能的数据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监测的多源数据集成设备及应用,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内集成有Arm主板以及与所述Arm主板分别连接的RS485扩展接口模块、振弦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北斗/GNSS模块、4G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发明通过多模块与外接传感器或其他设备连接,解决了各类传感器与信息处理终端不适配以及监测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将多源数据集成设备与吊装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相连,采集吊装过程中的各种监测数据,从而实现对吊装物的空中位置以及形态的监测,进而实现对吊装的精确指导,提高了吊装的精确度和吊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