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3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92207.4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挤密砂桩船的水下抛石基床的夯实方法,包括改造挤密砂桩船流程和夯实整平流程。进行改造挤密砂桩船流程时,先割除挤密砂桩船上三根沉桩套管下端的出砂导门;接着在三根沉桩套管的下端各自连接一底部法兰;再将三个夯板装置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三根沉桩套管的底部法兰上,每个夯板装置包括夯沉管、顶部法兰、夯沉底板、围护板、中间板、若干上层加劲板和若干下层加劲板;进行夯实整平流程时,先进行基床最下层的水下抛石作业,再将改造后的挤密砂桩船移至基床最下层水下抛石表面的振夯位置进行夯实整平;然后移船至下一船位进行下一个振夯位置的夯实整平。本发明能能提升水下抛石基床落锤夯实过程中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7855.6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体受拉破坏的嵌岩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原有计算方法计算嵌岩桩的嵌岩段轴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步骤S2,确定嵌岩桩的抗拔破坏模式;步骤S3,根据确定的嵌岩桩的抗拔破坏模式和综合原有计算方法计算当岩体受拉破坏的嵌岩桩抗拔承载力。本发明解决了当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小于3倍桩径时,存在无法应用该公式只能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嵌岩桩抗拔承载力的问题进行嵌岩桩设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659590.9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桶式基础的沉贯阻力的装置,包括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内、外测量钢板,多个内、外壁应变传感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一对内、外辅助钢板各自焊接在桶式基础的内、外壁面上;内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内辅助钢板之间;外测量钢板连接在一对外辅助钢板之间;内、外测量钢板与桶体之间均填充橡胶;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沿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安装在内测量钢板的内侧面中部,多个外壁应变传感器与多个内壁应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外测量钢板的外侧面中部;内、外壁端阻压力传感器各自安装在内、外测量钢板的底面中部。本发明尺寸小且不损伤桶式基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桶式基础的沉贯阻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76375.5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大圆筒基础的吸力沉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顶盖,顶盖包括顶盖板、安装在顶盖板上并与泵口对准的泵撬块、若干安装在顶盖板上的顶盖吊耳和若干安装在顶盖板的边缘的液压连接机构;步骤二,利用起重船起吊顶盖,并利用若干液压连接机构将顶盖安装在大圆筒的顶部;步骤三,基础起吊和定位;步骤四,先打开排气排水阀,接着逐渐降低起重船的吊钩将大圆筒基础下放入水中,使大圆筒基础在自重作用下克服阻力实现沉贯;步骤五,启动水泵,使大圆筒内的水体通过水泵排出并下沉,直至大圆筒基础下沉至设计标高;步骤六,通过水泵向大圆筒内注水,再通过起重船将顶盖吊出水面。本发明能降低对大型施工设备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5528.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网箱框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可循环利用的网箱框架结构包括网衣安装框架,用于安装网衣;多个支柱,多个支柱环绕网衣安装框架间隔均匀设置,网衣安装框架连接于支柱,网衣安装框架可相对于支柱移动;浮沉件,连接于支柱,浮沉件可在下沉状态和上浮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下沉状态,浮沉件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浮沉件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浮沉件可带动支柱向下移动,在上浮状态,浮沉件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小于浮沉件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浮沉件可带动支柱向上移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循环利用的网箱框架结构,提高了可循环利用的网箱框架结构在海中的稳定性,可以回收,便于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034521.X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2D27/50 , E02D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隧道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锚固基础施工流程和管节水下固定流程。进行锚固基础施工流程时,包括海底基床处理步骤、重力盘水下安装步骤、钢管桩沉桩步骤和钢管桩与重力盘水下灌浆连接步骤。进行管节水下固定流程时包括:步骤一,将系泊缆连接在管节上后通过运输驳整体出运;步骤二,现场将管节与主起重船连接,并将管节上的系泊缆的端头临时系泊在运输驳上;步骤三,对管节内的压载舱注水使管节下沉;步骤四,副起重船与系泊缆端头的插销连接后下放安装在重力盘上的插销孔中;步骤五,将插销与插销孔水下灌浆连接;步骤六,在系泊缆张紧后将管节与主起重船脱钩。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下操作,具备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59750.X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粘性土中吸力锚施工压差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一顶部开口并装填有试验用土的试验箱;一横跨在所述试验箱上方的加载反力架;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加载反力架上的电动缸;以及一吊装在所述电动缸的推杆下方的吸力锚,其顶盖密封安装有一用于测量所述吸力锚内土塞高度的土塞测量装置、一用于抽出所述吸力锚内水和/或空气的管路以及一用于测量所述吸力锚内压力的压力表。通过本发明可获得吸力锚沉贯所需压差和临界压差,从而能为吸力锚负压沉贯施工压差控制提供有效依据,由此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障工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6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097268.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7/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桶组件,包括:一负压桶,其侧壁上设有若干竖直走向的齿条,负压桶的底部径向向外延伸有若干卡托;一套筒,套筒为中空环形柱状结构,套筒的外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翼板,每个翼板的底部通过一旋转轴与套筒连接,旋转轴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内;若干液压撑杆系统,每个液压撑杆系统包括一与套筒内侧壁连接的固定杆以及一端与固定杆连接且另一端与翼板连接的活塞杆;以及若干安装在套筒内壁的齿轮行走模块,齿轮行走模块与负压桶侧壁上的齿条搭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不仅能实现防止负压桶下沉时发生倾斜,并能在沉放结束后,起到抵抗侧向荷载和倾覆力矩、防冲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3928.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的水泵对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水泵对接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四根竖向调节撑杆、四根下部撑脚、两对斜向调节杆和两根水平向调节杆。水泵固定架包括四根立柱、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四根立柱的顶、底部的上、下框架以及四根一一对应地连接在下框架的四个角部的固定撑脚;四根竖向调节撑杆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水泵固定架的四根固定撑脚的下端;四根下部撑脚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下端;两对斜向调节杆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中部与水泵固定架的下框架的两根纵梁的底面之间;两根水平向调节杆横向连接在四根竖向调节撑杆的下部之间。发明能大大降低水泵在桶式基础沉贯过程中脱落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9205.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30/13 , E02D27/5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箱增稳的变截面桶式基础跨临界面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桶式基础的基本尺寸参数;步骤二,建立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步骤三,通过桶式基础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步骤四,根据桶式基础的固有结构特性参数计算当前浮箱的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根据初稳性高度判断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到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初稳性高度满足稳定性要求,进而得到满足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稳定性要求的桶式基础的最佳设计尺寸。本发明能评估浮箱的布置是否满足桶式基础在跨临界面状态下的稳定性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