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悬索桥合拢段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05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02619.X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自锚式悬索桥合拢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先进行支架搭设,支架预压,底模铺设,钢筋绑扎;(2)垫层浇筑;在锚固块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层;将锚固块底部垫层浇至与锚固块底标高齐平,垫层范围为锚固块投影面积每边外延30cm;(3)混凝土分次浇筑;(4)合拢段浇筑;锚跨在桥两侧各有一个,共有两个钢混结合段,先对桥一侧的锚跨分两次进行浇注,在对桥另一侧的锚跨分三次浇注,最后一次预留3m,进行合拢段浇筑;(5)索导管安装;(6)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检查。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缩短了施工工期、大大节约了成本。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锚固段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0830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88771.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锚固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准备,先进行支架搭设,支架预压,底模铺设,钢筋绑扎;(2)垫层浇筑;在锚固块底部浇筑混凝土垫层;将锚固块底部垫层浇至与锚固块底标高齐平,垫层范围为锚固块投影面积每边外延30cm;(3)混凝土分次浇筑;(4)合拢段浇筑;锚跨在桥两侧各有一个,共有两个钢混结合段,先对桥一侧的锚跨分两次进行浇注,在对桥另一侧的锚跨分三次浇注,最后一次预留3m,进行合拢段浇筑;(5)索导管安装;(6)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检查。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缩短了施工工期、大大节约了成本。

    岩溶发育条件下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3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154843.1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岩溶发育条件下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超前钻孔处理:桩基施工前,首先对桩位进行测量放样,取芯钻机对桩位处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钻孔,通过芯样的土质参数和完整度判断溶洞所在的位置及高度,并预判溶洞的漏浆大小;(2)粉砂层、圆砾层防塌孔处理:当冲击钻钻孔遇溶洞漏浆时,在水头压力差的作用下粉砂层和圆砾层易流动塌孔;采用下设单层钢护筒至粉质黏土层至少2m,支护桩周土体以保持稳定;(3)钢护筒下设完成后,冲击钻正常钻进,若遇到溶洞漏浆,应立即按照1:1至1:3比例回填片石、黄土。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能够提高岩溶发育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效。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大跨度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8673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8772.4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大跨度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施工现场组装前导梁,将前导梁安装在顶推墩上的三向液压千斤顶上;(2)将钢箱梁通过运梁小车陆运至施工现场的顶推平台于前导梁进行接装;(3)顶推墩上的三向液压千斤顶开始工作,带动前导梁移动,前导梁带动钢箱梁移动;检查钢箱梁是否安装到位,若安装到位则继续安装后续的钢箱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钢箱梁安装完成;(4)安装后导梁,通过三向液压千斤顶对钢箱梁纵向线形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收缩三向液压千斤顶油缸将钢箱梁落到顶推墩上,完成全部顶推工作。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效率高、安全性高、精度高。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235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55477.1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所述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围堰搭设:采用若干根锁口钢管桩进行围堰搭设;(2)地基处理:围堰下部回填黏土,上部回填砖渣,江侧围堰内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3)护筒沉放:采用振动锤将外护筒振沉至原泥面,然后采用旋挖钻钻孔至稳定黏土层再下放内护筒;(4)钻孔成孔:内护筒下放完毕,采用冲击钻正常钻进,根据地勘资料,当钻进至溶洞顶板以上2m时改用小冲程继续钻进,若溶洞漏浆则及时补浆回填;(5)下方钢筋笼及混凝土浇筑成桩;上述成孔后,进行一次清孔并下放钢筋笼,二次清孔并浇注混凝土,直至成桩。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主墩承台施工工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35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54842.7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墩承台施工工艺,所述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主墩承台分三次浇注a、混凝土底层浇注;b、混凝土中间层浇注;c、混凝土上层浇注;(2)温控施工;包括在上述三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通冷却水进行内部降温;(3)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采取蓄水保温养护或覆盖保温保湿材料保温养护。本发明能够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场情况,并通过冷却水系统及时进行内部降温,降低了混凝土开裂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缆索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137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402656.0

    申请日:2018-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E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缆索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索鞍吊装:主索鞍共两个,采用塔顶起重门架进行整体吊装;散索鞍共四个,采用汽车吊同步安装两侧散索鞍;(2)猫道施工:采用主塔塔吊进行承重索架设,猫道为两跨连续式结构,采用托架法由主塔向悬索桥两侧安装;猫道线型和主缆空载时线型平行;(3)主缆索股安装:主缆采用门架单线往复式牵引系统,在悬索桥一侧设置放索区,拽拉器承重索股,从悬索桥的一侧向另一侧承重索股;(4)紧缆和安装索夹、吊索:主缆架设完成后,采用紧缆机从主塔向两侧进行紧缆,紧缆完成后,由主塔向两侧逐支安装索夹和吊索;主塔两侧由内往外依次对称安装吊索。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缩短了施工工期、大大节约了成本。

    一种浮桥的固定支架吊装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9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4612.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桥的固定支架吊装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上搭设提升架;通过提升架上的提升装置和位移系统进行浮墩下部的墩柱的接高作业;在已拼装浮桥体的主梁段的对接端安装桥面吊机;通过提升架上的提升装置和位移系统以及桥面吊机将待拼装主梁节段与上部墩柱进行连接;通过提升架上的提升装置和位移系统将浮墩下部与上部墩柱进行连接;通过提升架上的提升装置和位移系统以及桥面吊机共同调节待拼装主梁节段与已拼装浮桥体的主梁段之间的轴线;待拼装主梁节段与已拼装浮桥体的主梁段之间焊接连接;将拼装完成的浮桥体向远离提升架的方向拖离。本发明解决了高墩柱与浮筒无法整体拖航的问题,以及存在较大纵坡的浮桥主梁拼装困难的问题。

    一种浮桥单体的水上对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8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14685.9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桥单体的水上对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上搭设顶升支架;将两段浮桥单体拖运到顶升支架的工作范围内;在顶升支架上对两段浮桥单体的主梁节段的对接头初步调整;由顶升支架上的步履式千斤顶将两段浮桥单体向顶升支架的中部拖动;将两根主梁节段的对接头的重量由顶升支架上的支撑垫块承担;通过纵向拉合油缸将在两根主梁节段的对接头进一步拉合;通过横向精调油缸调节两根主梁节段的对接头横向位置;完成两根主梁节段的对接头的端面之间的焊接工作,形成一段浮桥单元;通过步履式千斤顶使顶升支架脱空浮桥单元;将浮桥单元拖离顶升支架的工作范围。本发明有效保证了浮桥单体在对接时的受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监测平台的基坑动态施工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72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821796.1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监测平台的基坑动态施工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工程可视化模块、基坑无线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理论分析交互模块、动态施工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以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将监测数据和多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选取最优的计算工况,预测下一阶段基坑状态变化,以此保证下一阶段的施工安全,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实时分析等优点。该方法考虑了基坑场地范围内地质条件、地下水、施工工序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定量地预测基坑各个施工阶段的变化趋势,包含但不限于支护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变化、支撑轴力变化、周边环境影响等。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基坑施工风险,还能为基坑施工过程中措施调整、成本控制、科研分析等提供帮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