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5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2435.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通风井施工方法,它将预制的沉井结构作为隧道通风井,沉井结构定位下沉与隧道盾构同步进行,沉井结构底口与隧道顶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并在隧道顶部开口,形成通风井。该施工方法规避了传统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减小了风井施工的深度,不影响盾构掘进施工并规避了盾构机进出风井的风险,加快了盾构区间施工工期,对需设置通风井的盾构公路或地铁隧道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470723.2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连续墙体表面浇筑内衬的吊模支护装置和施工方法,本装置设置在已浇筑内衬的下方,所述吊模支护装置包括沿所述已浇筑内衬外侧竖向设置的侧模板和与所述已浇筑内衬的底面平行并与所述地下连续墙体接触的底模板,所述侧模板上部设有浇灌混凝土的喇叭口,所述底模板靠近地下连续墙体的一侧下方设有支撑所述底模板的粉喷桩;所述底模板远离地下连续墙体的一侧设有悬挂所述底模板的吊挂钢筋。本发明具有施工操作性强、施工工效高、安全可靠、质量可控性好等技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5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70723.2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连续墙体表面浇筑内衬的吊模支护装置和施工方法,本装置设置在已浇筑内衬的下方,所述吊模支护装置包括沿所述已浇筑内衬外侧竖向设置的侧模板和与所述已浇筑内衬的底面平行并与所述地下连续墙体接触的底模板,所述侧模板上部设有浇灌混凝土的喇叭口,所述底模板靠近地下连续墙体的一侧下方设有支撑所述底模板的粉喷桩;所述底模板远离地下连续墙体的一侧设有悬挂所述底模板的吊挂钢筋。本发明具有施工操作性强、施工工效高、安全可靠、质量可控性好等技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752435.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通风井施工方法,它将预制的沉井结构作为隧道通风井,沉井结构定位下沉与隧道盾构同步进行,沉井结构底口与隧道顶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并在隧道顶部开口,形成通风井。该施工方法规避了传统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减小了风井施工的深度,不影响盾构掘进施工并规避了盾构机进出风井的风险,加快了盾构区间施工工期,对需设置通风井的盾构公路或地铁隧道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919531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77164.0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基坑内地下连续墙体表面浇筑内衬的吊模支护装置,设置在已浇筑内衬的下方,所述吊模支护装置包括沿所述已浇筑内衬外侧竖向设置的侧模板和与所述已浇筑内衬的底面平行并与所述地下连续墙体接触的底模板,以构成浇筑待浇筑内衬的空间,所述底模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所述底模板的粉喷桩,所述粉喷桩与所述地下连续墙体接触,所述粉喷桩的顶面与所述已浇筑内衬的底面平行。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操作性强、施工工效高、安全可靠、质量可控性好等技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204112306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439344.8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近吹填软弱地基快速加固处理结构,包括铺设在待施工区域淤泥表面的编织布,沿竖向向施工区域淤泥体内打设的竖向排水体,竖向排水体的头部伸出编织布,沿水平向在编织布上铺设的横向排水体和排水管,横向排水体与竖向排水体的头部接通,排水管与横向排水体接通,横向排水体和排水管上方铺设有土工布,土工布上方盖设有真空密封膜,真空密封膜的边缘密封设置在待施工区域的侧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的排水体系,并将浅层处理与深层预压处理两步工艺进行优化结合,节约了资源和施工成本,加速了土体排水固结,降低了排水板与淤泥间出现淤泥包的数量,实现了土体不同深度的有序固结,减少了工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前了工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