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95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001108.7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选用两根非线性轨道分别在X和Y方向交叉布置。X方向管状轨道布置在底层,Y方向管状轨道布置在上层。当两个球体分别在各自的管道里滚动时,理论上复合而成的反作用力,可指向三维空间里任意方向,可满足装置在工作中复杂的减振要求。每个轨道两端都安装有固定了高阻尼橡胶的挡盖,增强撞击时的能量耗散。此外,永磁铁镶嵌到球体里面,当球体在管道里面滚动,会形成一个移动的磁场。在移动的磁场与金属管道相交时,导致了磁感线和导体相互切割,从而在金属管道里面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电磁力可等效为一个粘滞阻尼,由此利用电磁效应耗散能量。

    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951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01108.7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选用两根非线性轨道分别在X和Y方向交叉布置。X方向管状轨道布置在底层,Y方向管状轨道布置在上层。当两个球体分别在各自的管道里滚动时,理论上复合而成的反作用力,可指向三维空间里任意方向,可满足装置在工作中复杂的减振要求。每个轨道两端都安装有固定了高阻尼橡胶的挡盖,增强撞击时的能量耗散。此外,永磁铁镶嵌到球体里面,当球体在管道里面滚动,会形成一个移动的磁场。在移动的磁场与金属管道相交时,导致了磁感线和导体相互切割,从而在金属管道里面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电磁力可等效为一个粘滞阻尼,由此利用电磁效应耗散能量。

    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041424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410661.1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非线性能量阱减振装置,属于起重船吊物系统抑摆、建筑与桥梁的抗风与抗震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X向非线性轨道、Y向非线性轨道、球体以及挡盖;X向非线性轨道、Y向非线性轨道分别沿X轴及Y轴方向分布,且二者的中心沿Z轴上下分布;X向非线性轨道、Y向非线性轨道的两端均设有挡盖,且内部均设有球体;各球体能在对应的X向非线性轨道、Y向非线性轨道内自由移动,且各球体在对应的X向非线性轨道、Y向非线性轨道的各个位置处的法向力的方向分别为球体所在各个位置处对应的轨道斜率的函数。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球体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移动时,可指向三维空间里的任意方向,可满足装置在工作中复杂的减振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90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713241.9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密封外壳以及设于密封外壳内部的整体运动单元、直流电机Ⅱ号和齿轮;整体运动单元在密封外壳内径向限位且能上下运动,包括内壳、直流电机Ⅰ号、偏心轮、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以及齿条;直流电机Ⅰ号、内壳、第二主轴从上至下布置;偏心轮位于内壳内部,且安装于第一主轴上;直流电机Ⅰ号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主轴;第二主轴上端固定于内壳下端,齿条设于第二主轴下部;齿轮与齿条啮合,且齿轮设于直流电机Ⅱ号的输出轴上;当波浪带动密封外壳运动时,密封外壳与整体运动单元发生相对位移,促使偏心轮绕第一主轴转动,带动直流电机Ⅰ号发电,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带动直流电机Ⅱ号发电。

    一种粘滞惯质阻尼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16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94568.1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粘滞惯质阻尼器,包括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包括外壳、底座以及阻尼器主体,还包括接头、齿条、匹配齿轮、齿轮结构、固定座以及飞轮,接头与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齿条的底部与阻尼器主体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设在外壳的内部,匹配齿轮设于固定座且与齿条匹配啮合,匹配齿轮通过齿轮结构与飞轮传动连接,且齿轮结构包括可调齿比组件,可调齿比组件用于调节匹配齿轮和飞轮之间的齿比。本发明采用齿条而不是滚珠丝杠,大大提升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阻尼器整体的成本;还避免了滚珠丝杠带来的过大摩擦力,从而能避开小幅度振动下的阻尼器“锁定”现象,有效提升了阻尼器的控制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