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1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6776.8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样出第一支护桩组和第二支护桩组的位置;在第一支护桩组的位置处分别施工第一支护桩和第二支护桩,在第二支护桩组的位置处设置第三支护桩;在第一支护桩的桩顶施工第一冠梁,在第三支护桩的桩顶施工第二冠梁;待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回填第二支护桩组与地下室结构之间的回填层;在第一支护桩组和第二支护桩组之间设置斜撑;开挖第一支护桩组和第二支护桩组之间的土体,土体开挖至第二冠梁的顶高程后,施工挡墙以及拆除斜撑;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紧邻既有建筑物并且既有建筑物的高程与基坑顶高程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对既有建筑物有效防护,保证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一种井盖及其施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0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78040.8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盖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道路基础设施技术领域,井盖包括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在井座上,井座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井座的第一端开口处置设置有环形的凸缘板,凸缘板设置在井座的外侧面上,井座的外侧面上还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支撑件与井座固定连接,支撑件的底部向井座的第二端延伸;井盖的施工方法包括:在检查井周围设置一个安装口;在检查井的井口处设置井圈;在井圈周围设置加固结构;在井圈上安装井盖;将井盖搬运到井圈位置处,使井座向下插入到井圈内,支撑件支撑在井圈顶面上,并使井盖受压;向安装口内填充路面材料;路面材料的填充高度略大于地面的高度;待路面材料的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后,去除井盖的压力。

    一种可升降式限高架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5309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730077.1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限高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立柱,两组立柱分别设置在两根基础上;每组立柱包括两根固定立柱和两根活动立柱,两根固定立柱平行设置在基础顶部,两根活动立柱分别嵌入到两根固定立柱内,两根活动立柱分别与两根固定立柱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每组的两根活动立柱顶部分别设置有两根横梁,横梁的第一端与活动立柱连接,横梁的第二端端部设置有法兰,两组活动立柱顶部的横梁通过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式限高架通过分别调节两组活动立柱的高度,通过法兰将相对的横梁相连接,使可升降式限高架形成整体结构,能够允许不同高度的车辆通过,扩大限高架的使用范围。

    一种市政管道沟槽支护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37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9053.6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管道沟槽支护结构,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装夹连接槽内壁将后排的拉森钢板桩与横梁连接固定,使得后排的拉森钢板桩与横梁相互贴紧,从而能够将后排的拉森钢板桩受到的力传递到横梁,有效防止后排的拉森钢板桩施工期间受力变形,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装夹连接槽的外壁将前排的拉森钢板桩与横梁连接固定,从而能够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将前排的拉森钢板桩受到的力传递到横梁,有效防止前排的拉森钢板桩施工期间受力变形。

    一种连拱隧道中导洞超前支护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3891.8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中导洞超前支护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待开挖隧道区域的初期支护设计参数、材料属性参数;步骤二、获取待开挖隧道区域的土层参数、隧道尺寸参数;步骤三、根据步骤一、步骤二获得的各项参数,建立两个隧道模型;步骤四、分别在建立的两个隧道模型中对隧道进行循环开挖过程模拟,获得不同循环开挖过程中的中导洞周围土体变形数据;步骤五、对获得的不同循环开挖过程中的中导洞周围土体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连拱隧道中导洞的施工方案;该方法通过对隧道中导洞超前支护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为软弱围岩地质不良条件下隧道中导洞施工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安全施工,降低施工风险。

    一种用于钢筋搭接焊接的夹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588570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1101425.7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搭接焊接的夹持装置,包括独立布置在两根待焊接钢筋主体段的支撑结构,以及布置在两根待焊接钢筋折弯段的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包括安装在地面的导轨,以及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座板,座板中部固定有轴心垂直于座板板面方向的安装轴,并在所述安装轴上转动式安装有用于安装夹持两根待焊接钢筋折弯段的夹具,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待焊接钢筋的主体段,待焊接钢筋的端部折弯段通过夹持结构上的夹具夹持固定进行焊接,将夹具转动式安装在座板上,座板能通过滑块沿导轨滑动,使得夹具能同时调整位置及方向,使两根待焊接钢筋的折弯段搭接部分落在夹具部位进行夹持固定并焊接。

    一种市政排涝井盖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61282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181685.8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排涝井盖,包括插杆和插孔。该市政排涝井盖,支撑边框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底部内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有与放置槽相适配的排涝井盖,排涝井盖的两侧对称设有钩孔,排涝井盖的底面对应钩孔处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上贯穿有插杆,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插杆贯穿的穿孔,插杆的外侧且位于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挡片,挡片与壳体内壁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支撑边框上对应插杆的一端均开设有插孔,插杆插入插孔内且与插孔相适配,通过弹簧挤压挡片,从而使得插杆凸出插入插孔内,使得排涝井盖与支撑边框固定,有效的防止喷井情况的发生,提高市政排涝井盖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生态砌块吊装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7296953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126596.6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砌块吊装的工具,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板、吊起动力组件、锁紧挂钩组件、生态砌块本体;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上端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形成一体,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吊起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端面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的一头连接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生态砌块本体吊起,在工人施工时能够方便地搬运生态砌块本体材料,节省了工人的体力,减少的人工需求,提升了施工效率。

    一种用于增加钢板桩抗倾覆能力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517542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1114895.8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加钢板桩抗倾覆能力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钢围檩、钢筋、多个设置钢板桩、多个设置螺母;多个设置的钢板桩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托架,托架端面朝向钢板桩顶端,对称设置的钢围檩包括对称设置的槽钢和多个钢缀板,对称设置的槽钢为背向设置,多个钢缀板焊接在对称设置的槽钢的侧面,钢围檩横向可拆卸安装在托架的上端面,对称设置的槽钢设有多个通孔,钢筋通过通孔穿过对称设置的槽钢和钢板桩并穿过另一端的槽钢的通孔,多个设置的螺母分别与钢筋的两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架、套筒、钢筋、螺母,能减小钢板桩发生剪切变形破坏、倾斜、滑移、失稳及沉陷,保证了钢板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可重复利用的管道闭水试验封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992919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20233266.X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可重复利用的管道闭水试验封闭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外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夹板的顶部,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垫片,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上夹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圈,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卡槽柱。本实用新型中,在卡槽柱、限位槽、上夹板、下夹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上夹板对橡胶止水圈进行挤压,使橡胶止水圈密封固定在闭水试验管道内壁,达到密封目的,以解决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较为繁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