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3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2076.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书涉及一种梯度导热和力学性能的铜基合金修复层及其制备方法,满足连铸机结晶器上下口的温度和压力不一致而对结晶器产生的导热和力学性能的梯度要求。具体来说,将CuCrZr合金、CuCr合金和纯铜粉末按照设定比例混合后,采用冷喷涂工艺获得纵向上具有成分梯度的铜基合金修复层坯体,该坯体为变形的扁平状颗粒紧密堆积组织,颗粒间以机械结合为主,强度和导热性能较低;再经时效处理后,变形的扁平状颗粒发生再结晶,实现了粉末颗粒间的冶金结合,原始颗粒间的机械结合界面消失,所得铜合金修复层强度和热导率大幅度提高,获得纵向上热导率和强度具有梯度的铜基合金修复层,其相对密度大于95.2%,抗拉强度约为190‑360MPa,而热导率约为290‑350W/(m·K)。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2250.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材制造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雾化制粉获得过饱和固溶体CuCrZr合金粉末,冷喷涂技术获得高密度的复杂形状铜合金坯体,坯体晶粒组织为扁平状颗粒组织,在粉末微锻作用下,扁平状颗粒的边缘变形剧烈而形成延长的细晶或动态纳米晶,同时形成了大量无吸附气体元素的新鲜表面;再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固溶时的升温过程中发生了再结晶,变形剧烈扁平状颗粒的边缘部分的再结晶温度低,优先发生再结晶而使坯体中相邻的粉末颗粒发生冶金结合作用,使相邻粉末颗粒焊合在一起;时效进一步析出强化,使复杂形状铜合金零部件具有高强高导性能。其相对密度大于99.4%,抗拉强度大于382MPa,热导率大于342W/(m·K),电导率大于85%IACS。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4722.8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穿刺针用高强度钴铬基合金,经过真空感应熔炼、均匀化退火处理、热挤压、固溶处理、冷拉拔成形和时效处理后,获得高强度和足够硬度的穿刺针;合金基体为FCC结构,晶粒内部有几十纳米级的富锰析出相,该析出相为HCP结构;几十纳米级的富锰HCP析出相分布在孪晶和基体内,与大量的位错和纳米孪晶共存;纳米孪晶、位错、纳米析出相三者耦合的特殊组织下,使得合金拥有极高的强度;该穿刺针的抗拉强度高于1900MPa,硬度高于670HV。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67250.6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Al‑Mg‑Si‑Cu铝合金导电性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Al‑Mg‑Si‑Cu合金置于盐浴炉中进行高温固溶处理;S2:Al‑Mg‑Si‑Cu合金出炉后立即水淬处理至20~25℃,淬火转移时间低于15s;S3:Al‑Mg‑Si‑Cu铝合金经过固溶、水淬处理后,将合金置于初始时效温度为T1的时效炉中,再以Rcool降温速率冷却至终止时效温度T2,再水淬至20‑25℃,采用水淬方式快速冷却固溶后的Al‑Mg‑Si‑Cu铝合金,获得均匀过饱和固溶体。本发明不仅提升合金了电导率及耐腐蚀性能,而且合金强度达到甚至高于T6态,避免了合金经过传统双级过时效工艺(如T7X)之后,出现强度过度损失的问题,本发明缩短了Al‑Mg‑Si‑Cu铝合金热处理周期,降低能耗,可用于制备电子产品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81971.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书涉及一种用于结晶器基板修复层高强度高导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连铸机结晶器的修复。采用质量百分比为:Cu 98.84~99.35%,Cr0.53~0.85%,Zr 0.12~0.31%的气雾化粉末,经冷喷涂工艺获得具有扁平化的粉末颗粒层状堆积形貌的铜合金修复层坯体;坯体中一部分颗粒组织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相对密度达到98.7%以上,粉末颗粒的平均扁平化率小于0.458;再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过程中具有大变形的颗粒边界优先发生再结晶,使得原始颗粒界面形成冶金结合,时效后修复层的相对密度高于98.5%,强度和热导率大幅度提升。经590~620℃,1~2h时效处理后修复层的强度高于430MPa,热导率高于310W/(m·K)。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01107.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毛细管的高延性钴铬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含有Co、Cr、Mo、Mn、Si、Fe、Ni等元素,合金经真空感应熔炼,均匀化处理,热挤压后获得管坯;再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获得低强度和高延性的管坯;其基体为FCC结构,晶粒内部有纳米级BCC结构析出相,该析出相没有强化效果,但有利于变形均匀;管坯合金抗拉强度低于550MPa,但拉伸延伸率高于80%;这种高延伸、低强度性能,有利于小口径(外径不大于1mm,壁厚不大于0.1mm)的生物医学用毛细管材的拉拔成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