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激光雷达与可见光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38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028030.X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线激光雷达与可见光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时间和空间同步的炉料图像数据与点云数据,根据相机畸变模型对炉料图像进行校正,进一步提取激光扫描中心线,并确定激光扫描中心线的局部极值在图像坐标系下所对应的二维坐标,同时对稀疏的点云数据进行插值,从而获得点云数据局部极值在雷达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以及根据激光扫描中心线的局部极值在图像坐标系下所对应的二维坐标以及点云数据局部极值在雷达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的特征点对,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获得相机与单线激光雷达的外参矩阵,解决了现有激光雷达与相机外参标定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可实时在线地对单线激光雷达与可见光相机进行标定,修正外参矩阵。

    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割重构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42069.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割重构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通过搭建云端数据库,创建工业现场的三维静态场景模型,基于云端数据库,重构工业现场的三维实时动态模型和绘制3D分析图表,构建用户交互界面以及基于用户交互界面,实现工业现场的三维可视化,解决了传统工业监控软件对工业现场数据监控不全面不直观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实时获得的工业现场数据,可生成三维实时动态模型和3D分析图表,并基于静态场景模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数据的变化情况,对工业现场工况进行全方位地实时监测,实现了对工业现场可测对象的3D可视化,具有实时性,易操作性,高兼容性,直观性,适用于对工业现场进行数据监测。

    一种铜圆盘浇铸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723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365578.5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圆盘浇铸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铜液流量出流模型,运用智能算法,优化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并根据优化后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控制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运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迭代学习控制原理,控制浇铸包的反向回包运动。本发明将浇铸子过程整合为“正向浇铸”与“反向回包”两个阶段,在正向浇铸阶段优化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缩短浇铸时间,提高浇铸生产的效率。在浇铸包反向回包时,通过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控制浇铸包的反向回包运动,使浇铸包沿迭代轴不断重复调整,达到浇铸终点重量指标,提高了浇铸过程的抗扰动性,提高了浇铸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一种铜圆盘浇铸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72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65578.5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圆盘浇铸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铜液流量出流模型,运用智能算法,优化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并根据优化后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控制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运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迭代学习控制原理,控制浇铸包的反向回包运动。本发明将浇铸子过程整合为“正向浇铸”与“反向回包”两个阶段,在正向浇铸阶段优化浇铸包的正向浇铸运动曲线。缩短浇铸时间,提高浇铸生产的效率。在浇铸包反向回包时,通过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控制浇铸包的反向回包运动,使浇铸包沿迭代轴不断重复调整,达到浇铸终点重量指标,提高了浇铸过程的抗扰动性,提高了浇铸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一种工业颗粒整体粒径分布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17479.5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颗粒整体粒径分布估计方法及系统,通过同步获取工业颗粒的颗粒表面图像和深度图,对颗粒表面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颗粒表面的粒径分布,根据深度图计算颗粒堆层数,根据颗粒表面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堆层数,建立表征表面粒径分布与整体粒径分布关系的分层堆积模型以及根据颗粒表面的粒径分布和分层堆积模型,获得颗粒堆整体的粒径分布,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精准在线检测颗粒堆整体粒径分布的技术问题。通过从颗粒堆的随机采样、颗粒渗透和空间分布的角度对表面与整体PSD间关系进行建模,实现了只需要输入表面图像和深度图像便能在线精准估计出当前颗粒堆的整体粒径分布,且估计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一种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7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137263.7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离线的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并对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进行预处理,创建用于组织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的三维纹理对象,对三维纹理对象中的像素进行填充和插值以及对填充和插值后的三维纹理对象进行采样得到颜色值,并将颜色值显示在屏幕图像上,解决了难以全面、直观地展示高炉软熔带温度场数据的问题,实现了对高炉软熔带温度场分布的三维可视化,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易操作性等特点。

    基于RGB和激光特征融合的高炉烧结矿粒径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703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26652.9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B和激光特征融合的高炉烧结矿粒径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RGB数据集与激光数据集,构建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获得RGB初始特征张量和激光初始特征张量,在融合分支的最后一层构建多源特征加权融合子网络,并基于多源特征加权融合子网络,对RGB初始特征张量和激光初始特征张量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获得融合特征张量以及将融合特征张量,输入解码过程,从而获得分割图像,并根据分割图像对高炉烧结矿粒径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高炉烧结矿粒径检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中增加多源特征加权融合子网络,可以实现多源特征的自适应加权融合,充分发挥了激光的补充作用,有利于提高高炉烧结矿粒径检测精度。

    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割重构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2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642069.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割重构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通过搭建云端数据库,创建工业现场的三维静态场景模型,基于云端数据库,重构工业现场的三维实时动态模型和绘制3D分析图表,构建用户交互界面以及基于用户交互界面,实现工业现场的三维可视化,解决了传统工业监控软件对工业现场数据监控不全面不直观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实时获得的工业现场数据,可生成三维实时动态模型和3D分析图表,并基于静态场景模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数据的变化情况,对工业现场工况进行全方位地实时监测,实现了对工业现场可测对象的3D可视化,具有实时性,易操作性,高兼容性,直观性,适用于对工业现场进行数据监测。

    一种基于虚拟多目内窥镜的高炉料面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88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108259.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多目内窥镜的高炉料面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通过利用料面下降形成的视差,建立料面与内窥镜的相对运动模型,在空间上虚构多目虚拟内窥镜,基于虚拟内窥镜和三角测量原理恢复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从而获得稀疏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高炉料面的布料环特征,利用稀疏的三维点云数据构建深度等高线以及构造一个能够反映料面分布的距离场函数,将深度等高线映射到三维空间中,并根据机械探尺数据进行定标,从而得到真实空间中的三维料面形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获取高炉料面三维形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高温高压、弱光强粉尘恶劣环境下料面三维重建,从而为高炉炉顶布料操作提供直观可靠的三维料面形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