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双向buck-boost型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6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472260.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双向buck‑boost型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谐振变换器包括:输入电容、四个MOS管、原边母线电容、副边母线电容、耦合电感、谐振电容及输出电容;耦合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和第二MOS管之间,耦合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输入电容与第一MOS管连接,通过原边母线电容与第二MOS管连接,耦合电感的第三端通过谐振电容连接在第三和第四MOS管之间,耦合电感的第四端通过副边母线电容与第三MOS管连接,通过输出电容与第四MOS管连接;第一和第三MOS管的栅极接第一PWM信号,第二和第四MOS管的栅极接第二PWM信号。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小变换器的体积,提升变换器的功率密度。

    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2051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931064.6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属于电力电子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主要由主机、从机、供电模块、负载装置、显示板、控制板、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模块组成。主机与所述从机的输入端并联,主机与从机的输入端并联后并与供电模块的电网相连。主机的输出与从机的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输出串联之后与负载装置相连作为老化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输入并联输出串联。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主机、从机内部拓扑结构均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本发明能量能够双向流动,不对电网造成污染,且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和实用性好。

    一种能实现自然双向功率流的LLC变换器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46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157044.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自然双向功率流的LLC变换器调制方法。这种调制方法下高压侧和低压侧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完全一致,不需要方向的判断和模式的切换,实现了能量的自然双向流动,并且很好地减少了双向系统控制的复杂度,使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改善。工作在这种调制方法下的LLC变换器可以实现恒定电压增益,其本质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变压器(DCX)。此外,该调制方法实现了一侧的零电压开关(ZVS)和另外一侧的零电流开关(ZCS)。

    一种改进型HERIC单相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684972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8775.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HERIC单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H桥臂、滤波电路和续流回路;H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滤波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H桥臂的桥臂中点,续流回路与滤波电路并联;其中,续流回路包括两个反向串联的开关管和至少一个电感,电感与开关管串联。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通过在逆变器的续流回路上增加至少一个电感,并将电感与开关管串联,使逆变器在调制时无需插入额外的死区,以及使开关管在开通或关断时,通过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流几乎为零,从而明显降低了逆变器在工作中的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

    一种有源钳位隔离双向谐振型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706010.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花琪 徐菁涛 许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钳位隔离双向谐振型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输入电容的正极分别与母线电容的第一端、磁性元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容的负极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磁性元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母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磁性元件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辅助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磁性元件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于辅助电感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输出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和能量损耗,减少了变换器副边的高次谐波成分。

    一种用于老化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90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2943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老化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的控制方法、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开环控制方法、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控制方法三个部分。通过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的控制方法使得直流母线电压保持恒定抑制电网频率的波动以及非基频处引起并网电流的畸变,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采用开环控制的方法,使得串联LLC谐振变换器工作于断续模式,减小电路的开关损耗,同时也满足直流母线到BUCK-BOOST变换器电路的输入之间的升压的要求。通过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控制方法实现主机和从机在恒流模式时的功率均分,同时将两个BUCK-BOOST变换器的开关管驱动信号移相180度,实现交错并联,从而减小输出侧电流的纹波,提高输出电流质量。

    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2051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31064.6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属于电力电子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主要由主机、从机、供电模块、负载装置、显示板、控制板、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模块组成。主机与所述从机的输入端并联,主机与从机的输入端并联后并与供电模块的电网相连。主机的输出与从机的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输出串联之后与负载装置相连作为老化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输入并联输出串联。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主机、从机内部拓扑结构均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本发明能量能够双向流动,不对电网造成污染,且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和实用性好。

    一种有源钳位隔离双向谐振型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06010.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花琪 徐菁涛 许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钳位隔离双向谐振型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输入电容的正极分别与母线电容的第一端、磁性元件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容的负极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磁性元件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母线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磁性元件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辅助电感的第一端、谐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磁性元件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于辅助电感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输出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和能量损耗,减少了变换器副边的高次谐波成分。

    隔离双向buck-boost型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6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72260.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双向buck‑boost型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谐振变换器包括:输入电容、四个MOS管、原边母线电容、副边母线电容、耦合电感、谐振电容及输出电容;耦合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和第二MOS管之间,耦合电感的第二端通过输入电容与第一MOS管连接,通过原边母线电容与第二MOS管连接,耦合电感的第三端通过谐振电容连接在第三和第四MOS管之间,耦合电感的第四端通过副边母线电容与第三MOS管连接,通过输出电容与第四MOS管连接;第一和第三MOS管的栅极接第一PWM信号,第二和第四MOS管的栅极接第二PWM信号。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小变换器的体积,提升变换器的功率密度。

    双向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66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01687.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双向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温度;多次调整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每调整一次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确定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温度变化趋势和开关频率调整趋势,并根据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和所述开关频率调整趋势,确定下一次调整后的开关频率;每调整一次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根据调整后的开关频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本发明能够降低成本,且及时降低双向变换器的热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