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及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27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589769.7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发热体、两个电极和陶瓷壳体,其中:两个电极连接在发热体两端;陶瓷壳体内部形成有空腔,发热体放置在该空腔中;陶瓷壳体的顶部形成贯穿陶瓷壳体厚度方向并与空腔连通的凹口,发热体为螺旋结构,螺旋结构的位置使得其螺旋轴线与凹口自顶向下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从而一对在陶瓷壳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扭绞光纤能够从凹口向下进入螺旋结构的两个螺圈之间。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采用了电加热的方式,发热体采用螺旋结构并由陶瓷壳体夹持,光纤在螺旋结构的两个螺圈之间加热,加热均匀稳定,避免了火焰加热不够稳定均匀的缺点,同时,温度热应力和结构热应力也得到了合理分布,不会有应力集中的位置。

    电加热装置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272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89769.7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发热体、两个电极和陶瓷壳体,其中:两个电极连接在发热体两端;陶瓷壳体内部形成有空腔,发热体放置在该空腔中;陶瓷壳体的顶部形成贯穿陶瓷壳体厚度方向并与空腔连通的凹口,发热体为螺旋结构,螺旋结构的位置使得其螺旋轴线与凹口自顶向下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从而一对在陶瓷壳体厚度方向延伸的扭绞光纤能够从凹口向下进入螺旋结构的两个螺圈之间。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采用了电加热的方式,发热体采用螺旋结构并由陶瓷壳体夹持,光纤在螺旋结构的两个螺圈之间加热,加热均匀稳定,避免了火焰加热不够稳定均匀的缺点,同时,温度热应力和结构热应力也得到了合理分布,不会有应力集中的位置。

    一种手动对准的三自由度微动角位台

    公开(公告)号:CN10355991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564104.0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手动对准的三自由度微动角位台,包括底座、台面、固定台、连接台、分厘卡、角度倾斜板和铰接钢片,所述底座包括Z向底座和XY向底座;所述固定台包括Z向固定台和XY向固定台,所述Z向固定台安装在Z向底座上,所述XY向固定台安装在XY向底座上;所述连接台包括第一连接台与第二连接台,本装置适用于集成光子芯片与阵列光纤手动对准的机械装置,它巧妙利用钢片支撑、分厘卡微调的方式达到平台在X轴、Y轴和Z轴的微动角位移。本发明结构布局合理,使用简单方便,运动范围大,调节精度高,可以稍作调整用于各种不同的高精度。

    一种手动对准的三自由度微动角位台

    公开(公告)号:CN1035599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64104.0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手动对准的三自由度微动角位台,包括底座、台面、固定台、连接台、分厘卡、角度倾斜板和铰接钢片,所述底座包括Z向底座和XY向底座;所述固定台包括Z向固定台和XY向固定台,所述Z向固定台安装在Z向底座上,所述XY向固定台安装在XY向底座上;所述连接台包括第一连接台与第二连接台,本装置适用于集成光子芯片与阵列光纤手动对准的机械装置,它巧妙利用钢片支撑、分厘卡微调的方式达到平台在X轴、Y轴和Z轴的微动角位移。本发明结构布局合理,使用简单方便,运动范围大,调节精度高,可以稍作调整用于各种不同的高精度。

    一种适用于步行试验的手环

    公开(公告)号:CN218551573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805130.5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步行试验的手环,包括表盘和表带,表盘表面安装有显示屏,表盘一侧表面安装有喇叭,表盘下方与人体皮肤表面贴合的表面固定有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表盘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装置和按压装置,两连接块末端连接有表带,通过卡接装置和按压装置可实现表带的拆卸;一侧表带的端部设有表扣,两表带的可通过表扣配合相连;表盘内部还设置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微型处理器,用于计算患者移动距离。使得步行试验不受场地约束,方便了步行试验的进行,可将表带拆卸进行单独清洗,避免表盘损坏。

    一种抽动脉血气的治疗盘

    公开(公告)号:CN21512874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326220.5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抽动脉血气的治疗盘,包括操作台、固定组件和U形气囊,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左右两侧的内壁呈对称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空腔内插设有抽屉,所述抽屉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凹形固定块,所述抽屉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支撑装置,且患者的手臂支撑装置可以根据患者手的大小长短进行调节患者的手的角度,从而达到医务人员进针的准确性和保护患者的目的,且该装置增加了储物装置,使得医务人员抽血时使用的消毒液,输液贴,棉签等治疗物品能够进行收纳,从而达到方便医务人员护理操作取用,节约时间的目的。

    医用吸引器导管固定放置器

    公开(公告)号:CN21364244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321304.1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吸引器导管固定放置器,包括基座,在基座上拆卸式设置有具有空腔结构的壳套,在壳套的空腔内活动设有活动套,壳套的开口端上设有套盖,所述壳套的开口端侧壁上开设U型口,所述套盖上对应于U型口的位置设置卡片,卡片上开设倒U型结构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壳套与基座相结合,能及时封闭吸引器导管,有效地提高导管使用间歇期的放置有序性,减少导管尤其是管端与空气相接触,降低导管被污染几率,解决了现有吸引器导管使用期间放置不规范、易感染病菌的问题,减少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机会,减少职业暴露。

    一种动脉血气针防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338590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1039119.6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血气针防刺装置,装置包括针筒放置部和针头放置部,针头放置部通过连接件设置在针筒放置部上方,针筒放置部由针筒放置底座和针筒盖组成,针筒盖与针筒放置底座铰接,针头放置座由针筒放置底座和针头盖组成,针头盖与针筒放置底座铰接,针筒放置部内开设有针筒放置槽,针筒放置部上端开设有契合针筒乳头的孔槽,针头放置座内开设有针头放置槽,针头放置座顶端开设有通向针头放置槽内的胶块放置孔并设有胶块,其下端开设有契合针筒乳头的孔槽,本实用新型辅助动脉血气针使用,具有防刺能力,且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生产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契合医疗物品,一次使用原则,满足卫生原则。

    防逆流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4243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146373.3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防逆流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水封瓶,所述水封瓶包括瓶体,瓶体上拆卸式设置有瓶盖,瓶盖上设置有流入口和流出口,流入口与引流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导管连接,导管位于水封瓶的内腔内;瓶体内腔分隔有水封腔,导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水封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水封腔与高度可调式悬挂钩相结合,辅以高度刻度符号,可以避免开放引流,并根据需要调整水封瓶与引流口的高度差,提高胸腔引流的有效性和操作性。

    一种简易便携式吸痰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01328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1847125.4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便携式吸痰装置,包括集痰壶、活塞筒和活塞杆,所述集痰壶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块A,所述连接块A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块B,所述连接块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痰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患者可通过挂绳将本装置挂在身上随身携带,当患者在散步过程中需要吸痰时,可将吸痰管的端部放置在口腔中,随后向下按压活塞杆,将活塞筒内部的空气从连接管B处排出,随后活塞杆可在弹簧D弹力的作用下向上提拉,活塞筒内所产生的负压会将塞子A推出,并通过吸痰管将患者口腔内的痰吸入集痰壶内,故而患者可在散步时随时通过本装置完成吸痰,便于患者通过散步的方式恢复身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