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811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528037.3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IPC: C08F220/28 , C08F220/14 , C08F212/14 , C08F2/44 , C08J9/26 , G01N33/574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本过程为:将模板分子(甲酸二茂铁-肿瘤标志物),功能单体,交联剂溶于有机溶剂(致孔剂),然后将溶液移入水中,搅拌,乳化。然后加入引发剂交联,紫外光聚合,得粒径较均一的球形分子印迹物质。然后通过乙醇洗涤离心除去模板分子得到对肺癌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提出了一种新的肿瘤诊断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268119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528037.3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IPC: C08F220/28 , C08F220/14 , C08F212/14 , C08F2/44 , C08J9/26 , G01N33/574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本过程为:将模板分子(甲酸二茂铁-肿瘤标志物),功能单体,交联剂溶于有机溶剂(致孔剂),然后将溶液移入水中,搅拌,乳化。然后加入引发剂交联,紫外光聚合,得粒径较均一的球形分子印迹物质。然后通过乙醇洗涤离心除去模板分子得到对肺癌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提出了一种新的肿瘤诊断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42490.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军 , 洪茂鑫 , 杨宝军 , 刘洋 , 王炜 , 廖蕤 , 于世超 , 邬柏强 , 赵春晓 , 刘仕统 , 孙欣 , 刘玉玲 , 周祎 , 汤安妮 , 李辉莹 , 胡珊 , 童立志 , 邱冠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酸性矿山废水促进斑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属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物冶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使用酸性矿山废水对斑铜矿进行生物浸出。在嗜酸微生物作用下,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铁和硫酸能够用于促进斑铜矿生物浸出,提高铜浸出率,同时斑铜矿的生物溶解过程会消耗硫酸,可以提高酸性矿山废水的pH,降低溶液中的铁离子,减少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中和成本。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酸性矿山废水的废物利用,不仅减少了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成本还对于提高斑铜矿生物浸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4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1463.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军 , 于世超 , 杨宝军 , 刘洋 , 甘敏 , 刘红昌 , 刘仕统 , 廖蕤 , 洪茂鑫 , 孙欣 , 邬柏强 , 赵春晓 , 章可 , 李辉莹 , 胡珊 , 李漪 , 邱冠周
IPC: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氏矿物铁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材料与技术应用领域。综合利用外源亚铁离子与浸矿细菌之间协同作用强化施氏矿物吸附砷,还通过调控生物合成的负载施氏矿物的生物炭材料吸附条件,并可以有效实现生物炭与施氏矿物协同固稳AMD中低价砷的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常温嗜酸微生物,减少合成材料使用的低毒氧化性化学试剂的消耗,且合成复合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材料与AMD原位场地适配度更高,且针对AMD体系中大量存在的类似无机氧阴离子污染物也同样适用,具有处理流程的灵活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342504.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军 , 洪茂鑫 , 杨宝军 , 刘洋 , 王炜 , 廖蕤 , 于世超 , 邬柏强 , 赵春晓 , 刘仕统 , 孙欣 , 刘玉玲 , 周祎 , 汤安妮 , 李辉莹 , 胡珊 , 童立志 , 邱冠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铁矿浸出液促进硫化铜矿浸出的方法,属于生物冶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硫化铜矿浸出过程中使用黄铁矿浸出液来促进硫化铜矿的浸出,铜浸出率可以提高50%~75%。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矿物,常常与硫化铜矿伴生,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使用黄铁矿浸出液可减少硫化铜矿浸出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硫化铜矿铜浸出率,减少黄铁矿固废,对于提高硫化铜矿浸出效率和保障我国铜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15128.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军 , 邬柏强 , 何万里 , 杨宝军 , 刘洋 , 吴凌波 , 周祎 , 廖蕤 , 洪茂鑫 , 赵春晓 , 于世超 , 刘仕统 , 孙欣 , 刘玉玲 , 汤安妮 , 李辉莹 , 张雁生 , 谢建平 , 申丽 , 赵红波 , 甘敏 , 覃文庆 , 邱冠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嗜中高温嗜酸古菌合成磁性纳米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嗜中高温嗜酸古菌为好氧菌,菌体形态为球状,经培养后每个菌体含5‑40个不规则磁小体,磁小体主要组成元素为铁和氧。本发明通过调控FeSO4·7H2O的加入量、培养环境温度、培养环境的酸碱度(pH)、培养环境的Fe3+和Fe2+的电位比,可以调控菌体胞内磁性纳米材料的粒径、数量与分布,获得所需要的磁性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嗜中高温嗜酸古菌胞内大规模合成铁氧磁性纳米材料,且可以通过调节培养环境条件获得所需的磁小体,可作为纳米磁性材料大规模生产的主要载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