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5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783620.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泸溪蓝天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孝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铜废渣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炼铜废渣制备海绵铜的方法,将炼铜废渣破碎后研磨,得到炼铜废渣粉末,将炼铜废渣粉末加入水中混匀得到浆液,向所述浆液中加入液体培养基、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脂环酸芽孢杆菌菌液、乙酰丙酮和季戊四醇进行浸出,得到浸出液,对浸出液进行过滤,对滤液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加入铁粉,所得混合液水热反应置换出铜,再次过滤所得产物水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海绵铜,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海绵铜形态较好,纯度较高,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82026.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广东威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提锂后提镍钴锰的工艺方法和应用,属于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处理正极粉料和有机酸溶液混合,搅拌,加入复合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得到固体A和水浸液,固体A经后处理,得到碳酸锂;将水浸液与复合微生物提取剂混合,过滤,得到固体B,固体B经解吸处理,得到镍钴锰盐。将改性铝基吸附剂嵌入到交联网络结构中,形成大孔吸附树脂,赋予大孔吸附树脂对锂离子的定向吸附功能,进而能够从废旧锂电池中先分离锂离子;将复合菌种吸附到多孔碳内部,能够将正极粉料水浸液中剩余的钴离子、锰离子、镍离子吸附到多孔碳的内部,避免其余杂质的影响,提高对镍钴锰的提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44768.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用于浸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浸出方法,属于废旧电池金属回收处理技术领域,用于浸出提取的浸出液包括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和抗坏血酸,通过添加抗坏血酸协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来增强浸出效果。相较于其他非强嗜酸菌,抗坏血酸协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浸出效果具有短时性、选择性和高效性。此方法在较温和pH值下进行,开辟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应用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1787.7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7/00 , C22B26/12 , H01M10/54 , C01D15/08 , C22B3/18 , C22B47/00 , C22B23/00 , C22B3/44 , C22B3/38 , C01G51/10 , C01G53/10 , C01G45/02 , C22B3/08 , C2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废富锂锰基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的方法,采用湿法萃取回收联合微生物提取金属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酸浸提锂,沉锂得到碳酸锂产品,再采用Mn元素还原细菌进行选择性提锰,将4价锰浸出转化为2价锰离子,加入氢氧根沉淀,得到氢氧化锰。滤液中存在的镍、钴,通过萃取剂分离,最终得到硫酸镍、硫酸钴产品。由此,实现锂、锰、镍、钴元素的全部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0678.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云南亚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9B3/60 , C22B7/00 , C22B3/18 , C22B3/38 , C22B1/02 , B09B3/80 , B09B3/30 , B09B3/35 , B09B3/40 , B09B3/27 , B09B5/00 , B03B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材矿山尾矿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涉及尾矿渣利用技术领域。该石材矿山尾矿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破碎与筛分;S2.清洗与分离;S3.生物浸出;S4.溶剂萃取;S5.高温焙烧;S6.无价值成分固化处理;S7.玻璃化处理;S8.碳化处理。该发明方法通过多步骤的综合处理,实现了尾矿渣的高效资源回收与环保处理,它利用破碎、筛分、清洗、分离、生物浸出、溶剂萃取、高温焙烧工艺,有效提取尾矿渣中的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有价值的成分,并将无价值成分固化处理,用于填埋或道路基材,同时,产出的生物炭和玻璃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废水处理和建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13472.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江苏理工学院
Abstract: 一株产碱杆菌及其在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属于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为了筛选到能够高效浸出锂离子的微生物,并将其用于废弃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本发明在含有污泥和废弃锂离子电池粉末的培养基中筛选到一株菌株A1,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后,将其鉴定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将废弃锂离子电池粉末投入产碱杆菌A1的菌液中,发现该菌株对于锂离子电池中锂的浸出率可达50%以上。进而证明产碱杆菌A1在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锂的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499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郴州崇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从固体废物和低品位矿石中绿色提取回收铂族金属的方法,该方法以硫化物直接生物沥浸富集和氧化物间接生物沥浸富集耦合为核心,以球磨、重选、浮选为前处理,以除杂、吸附、电解为后处理,通过重选、浮选、生物沥浸‑循环富集、吸附、电解等多工序串联实现金属基固废和低品位矿石中低含量铂族金属的绿色提取和回收。本申请在MBR再生罐中通过更换硫化物物料实现硫化物中铂族金属的直接沥浸富集,通过氧化物物料的间接沥浸和失效沥液再生实现氧化物中铂族金属的间接沥浸富集,硫化物的直接沥浸富集和氧化物的间接沥浸富集二者耦合实现低含量固废和低品位矿石中铂族金属的协同浸出和高效液相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018001.X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有色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曝气氧化与废酸熟化的铜锌浮选尾矿生物浸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铜锌浮选尾矿曝气预氧化:将铜锌矿浮选尾矿进行薄层筑堆,筑堆厚度≤500mm,在自然通风条件曝气氧化;S2、将曝气预氧化的铜锌浮选尾矿用湿法冶金浸出液回收的废酸进行熟化处理;S3、生物浸出:将优选的五种菌群以及从原矿上原位富集的菌群组成组合菌群,连续扩大培养形成菌液,菌液与预酸化铜锌浮选尾矿混合进行生物间歇式搅拌曝气槽式浸出,曝气泵持续曝气,得到铜锌浸出液。该方法实现了对含硫化矿浮选尾矿中有价金属Cu和Zn等的高效浸出,有效的解决了铜锌浮选尾矿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生物浸出过程存在的浸出速率慢、容易出现钝化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166019.4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平远县华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中性或偏中性环境下生物浸出离子型稀土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中性或偏中性环境下传代驯化培养功能菌株;2)将功能菌株活化后,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悬液;3)将菌悬液接种于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并在已灭菌的发酵罐中发酵,得到发酵液;4)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作浸出剂;5)将浸出剂与离子型稀土矿混合,进行浸出,得到浸出液。本发明在中性或偏中性环境下生长及发挥作用,解决了如今工业上酸性污染的问题,突破了传统生物浸出方式中酸浸的缺陷,可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41990.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技术资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丹尼尔·亚瑟·凯特蒂 , 拉尔夫·彼得·哈克尔 , 任雅琼 , 保罗·莱斯利·布朗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辅助堆浸。公开了含铜的硫化物矿石诸如黄铜矿矿石和含铜的硫化物废料的碎片或碎片的团聚物的微生物辅助堆浸。堆浸方法包括控制浸提液中的硫酸盐浓度。当堆浸包括使用团聚物时,形成团聚物的方法包括在入口端处或靠近入口端添加进料材料,典型地在从团聚单元的入口端起不超过长度的40%,典型地不超过30%,更典型地不超过20%处添加进料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