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05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89927.9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移动规律的矿区地表三维动态形变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获得待监测矿区地表沿雷达视线向的多时相形变监测值;将多时相一维雷达视线向形变转换为垂直沉降;利用一种新型矿区地表动态沉降模型和与其对应的参数估计智能算法对多时相垂直沉降进行拟合解算,得到矿区地表各点对应的动态沉降模型参数值,既而得到矿区地表动态沉降;基于矿区地表水平移动与对应方向的沉降梯度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函数模型和解算得到的矿区地表动态沉降,对矿区地表动态二维水平位移建模并求解。所提出的矿区地表动态三维形变模型,不仅能够对矿区地下单工作面开采导致的地表形变进行准确预计,而且对于多工作面重复采动导致的地表形变同样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6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33580.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域离散InSAR干涉对的矿区地表时序形变监测方法,获得未覆盖整个时序过程的时域离散的InSAR干涉对;获取时域离散InSAR干涉对中的高相干点;建立矿区动态沉降模型参数与时域离散InSAR干涉对的高相干点解缠相位的关系方程组,基于该方程组估计矿区高相干点的动态沉降模型参数;最后运用该参数即可估计出任意时刻矿区地表的时序形变,从而实现了基于时域离散InSAR干涉对的矿区地表时序形变监测。本发明实现了利用未覆盖时序过程的离散InSAR干涉对监测矿区地表的时序形变,构思巧妙,过程简单,监测结果准确有效,大大拓宽了InSAR技术的应用前景、降低了矿区时序形变监测成本和技术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93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40875.4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单个InSAR干涉对获取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方法,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矿区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对视线向形变场中相干性低于解缠阈值的像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空间连续的形变场;利用矿区工作面分布和主要影响角正切计算各像素点的主要影响半径;获取矿区水平移动系数之后,将矿区地表水平移动转换为下沉值的表达式,并按照雷达成像原理组成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地表下沉值的解,然后根据下沉值计算出东西、南北方向倾斜值;最后利用东西、南北方向的倾斜值与水平移动的比例关系计算东西、南北方向的形变场;本发明突破了InSAR求解三维形变场对于数据的苛刻要求及监测费用高等制约,大大的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534058.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nSAR辅助的GNSS监测网的优化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试验区布设若干监测点位形成初始监测网;基于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所述GNSS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因素包括GNSS监测点布设基本要求、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布设方法在考虑GNSS监测点位布设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引入历史的InSAR的监测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合适的监测点位,形成GNSS监测网,优化了监测网中的监测点位,节约了监测成本,得到的监测结果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应地表形变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45290.7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InSAR的地下开挖空间几何参数反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InSAR技术获取地下开挖空间所处研究区的地表形变场;根据地表形变场采集地下空间定位先验信息;收集地下空间地质先验信息;融合得到地下空间几何参数的先验信息集;根据先验信息集,通过概率积分法构建InSAR观测形变与地下空间诱发地表三维形变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InSAR观测数据和地表形变数据构建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定理和似然函数反演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得到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后验分布;使用差分进化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对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后验分布进行求解,得到反演结果。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5290.7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InSAR的地下开挖空间几何参数反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InSAR技术获取地下开挖空间所处研究区的地表形变场;根据地表形变场采集地下空间定位先验信息;收集地下空间地质先验信息;融合得到地下空间几何参数的先验信息集;根据先验信息集,通过概率积分法构建InSAR观测形变与地下空间诱发地表三维形变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InSAR观测数据和地表形变数据构建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定理和似然函数反演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得到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后验分布;使用差分进化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对地下空间几何参数后验分布进行求解,得到反演结果。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33034.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移参数自适应获取的InSAR矿区三维形变估计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获得待监测矿区地表沿多个SAR观测几何的雷达视线向形变;联合不同SAR观测几何监测得到的形变值以及InSAR成像几何关系模型,在忽略南北向形变对雷达视线向形变观测量贡献的前提下,解算矿区地表垂直和东西向的二维形变分量;利用矿区地表水平移动与垂直沉降梯度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函数,对垂直向/东西向形变的视线向形变贡献量和岩移参数进行迭代优化,进而解算得到矿区地表三维形变。本方法实现了岩层移动参数的自适应获取和基于InSAR的矿山地表三维形变全自动化估计,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岩层移动参数难以人工收集并准确获取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93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440875.4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单个InSAR干涉对获取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方法,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矿区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对视线向形变场中相干性低于解缠阈值的像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空间连续的形变场;利用矿区工作面分布和主要影响角正切计算各像素点的主要影响半径;获取矿区水平移动系数之后,将矿区地表水平移动转换为下沉值的表达式,并按照雷达成像原理组成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地表下沉值的解,然后根据下沉值计算出东西、南北方向倾斜值;最后利用东西、南北方向的倾斜值与水平移动的比例关系计算东西、南北方向的形变场;本发明突破了InSAR求解三维形变场对于数据的苛刻要求及监测费用高等制约,大大的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6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1306.2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监测方法,首先通过求取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待监测矿区的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将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长度、宽度、厚度、开采深度、走向方位角、中心点坐标作为未知数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一起带入概率积分法模型,其次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参数值;最后把遗传算法得到的工作面参数值作为模式搜索法的初始值,经过迭代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的准确工作面参数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矿区开采监测时只能得到开采的大致位置,不能精确地获得地下采空区详细参数信息的问题,大大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范围的矿区开采精细化监测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20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589407.7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高斯模型的干涉相位迭代解缠方法,应用于矿区大梯度形变InSAR监测,包括:应用于矿区大梯度形变InSAR监测,包括:步骤1,收集SAR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取单视复数SLC影像,并通过组成干涉组合得到缠绕的干涉图,计算干涉图相位;步骤2,对干涉图相位进行自适应四叉树降采样处理,采用传统相位解缠方法计算矿区边缘解缠相位;步骤3,建立矿区边缘解缠相位的二维高斯函数模型,计算模型参数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反演;步骤4,通过估计矿区的全盆地形变相位获得缠绕的残余干涉相位,并解缠残余干涉相位;步骤5,获取煤矿区解缠相位;步骤6,通过迭代步骤3‑5获取精化的矿区解缠相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