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3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16931.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晶硅PERC电池正面银浆料的玻璃组合物,包括含铅体系玻璃粉和无铅体系玻璃粉;其中含铅体系玻璃粉为PbO‑Bi2O3‑SiO2‑Li2O,无铅体系玻璃粉为TeO2‑V2O5‑Li2O‑ZnO,且含铅体系玻璃粉与无铅体系玻璃粉的混合比例为1‑10: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晶硅PERC电池正面银浆料的玻璃组合物,采用两种玻璃粉组合使用,一种用于刻蚀氮化硅,取得良好的欧姆接触;一种用于融银,通过调整银晶粒的大小来降低硅表面的复合,来取得高开压和降低接触电阻,从而达到较高的转换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晶硅PERC电池正面银浆料的玻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79303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162897.8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晶相为Li2SiO3的氟化物掺杂氧氮微晶玻璃及制备方法。所述玻璃包括Si、O、Li、F、N、M元素;按摩尔比计,Si:O:Li:F:N:M=65.5~71:149~159:66~70:5~8:10~12:2.5~4。其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在氮气保护下,于1430~1450℃对进行保温处理,然后在530~550℃退火,冷却,得到氧氮玻璃。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对氧氮玻璃依次进行核化、晶化;晶化后经8~10小时均匀冷却至150~250℃,然后随炉冷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熔化温度、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峰温度较低,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43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001564.1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10 , C04B35/14 , C04B35/622 ,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钨尾矿为主要原料的高强度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陶瓷中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钨尾矿80~90%,钠长石10~20%,外加占原料总量1~5%的粘结剂。先对钨尾矿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好的钨尾矿与钠长石混合球磨,用不锈钢模具压制成型;干燥后烧结,即制得高强度陶瓷。该陶瓷的体积密度为2.42~2.47g/cm3,吸水率为0.018~0.089%,抗弯强度为78~105MPa,抗压强度为170~252MPa。本发明钨尾矿利用率高(质量百分数达80%~90%),且利用钨尾矿与钠长石传统原料的结合,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烧结温度,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可有效地减少钨尾矿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630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9568.3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3C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主晶相为二硅酸镧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晶玻璃是将基础玻璃经核化、晶化处理后得到;所述基础玻璃包括下述氧化物按摩尔百分比组成:La2O3:22~26%、MgO:3~5%、Al2O3:11~13%、SiO2:58~62%。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于1520~1530℃熔化,熔融液体倒入模具中于650~680℃退火,得到基础玻璃,然后将基础玻璃加热至高于玻璃转变温度40~60℃进行核化,核化后继续加热到析晶温度±10℃进行晶化,即制备所述微晶玻璃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所得材料可用做热障涂层材料,高温结构材料,抗摩擦磨损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988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64115.X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J163/04 , C09J11/06 , C09J11/04 , C09K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灌封胶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环氧树脂灌封胶由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固化剂、电子级准球形硅微粉填料、稀释剂以及消泡剂组成。环氧树脂基体与固化剂的组成比为1:0.6~1.4;环氧树脂基体与填料的组成比为?1:0.3~2.4。本发明灌封胶的固化工艺为90℃预固化0.5~1小时,150℃固化2~3小时。该灌封材料具有低毒、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低吸水率以及高抗弯、抗压强度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传感器、航天元件等,应用前景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142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172588.5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3C3/253
Abstract: 一种低热膨胀高热稳定性的碲酸盐基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基质玻璃组成为TeO2、Na2O、ZnO、B2O3、GeO2。其制备方法是:将与上述各氧化物相对应的原料进行球磨、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配合料;将配合料置于刚玉坩埚内,用CCl4浸泡处理后,置于电阻炉中熔化,将熔化好的玻璃液浇注到不锈钢等金属或石墨等非金属模具中成型,经退火得到透明、均匀、无气泡的块状玻璃。本发明的碲酸盐基质玻璃中还可以掺杂Er3+离子;由本发明制得的掺Er3+离子碲酸盐玻璃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8.67~14.99×10-6/℃、玻璃转变温度为330~414℃、析晶峰温度为≥552℃、软化温度≥371℃、ΔT≥152℃、荧光半宽高为57~63、受激发射截面为6.829~10.864×10-21cm2,综合性能优良。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熔制温度低,生产成本低,可替代光通讯领域中目前使用的光纤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52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030496.1
申请日:2008-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0.3~5um波段红外透过耐高温玻璃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成分包括:GeO240-50%,SiO220-25%,Al2O30-10%,MO或MF25-16%,R2O30-10%,ZrO21-10%;M为碱土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R为三价的稀土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0.3~5um范围内具有较高红外透过率并且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000℃的新型玻璃陶瓷材料。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玻璃陶瓷材料简单实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52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0496.1
申请日:2008-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0.3~5um波段红外透过耐高温玻璃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成分包括GeO240-50%,SiO220-25%,Al2O30-10%,MO或MF25-16%,R2O30-10%,ZrO21-10%;M为碱土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R为三价的稀土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0.3~5um范围内具有较高红外透过率并且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000℃的新型玻璃陶瓷材料。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玻璃陶瓷材料简单实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0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0499.5
申请日:2008-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低玻璃中羟基含量工艺,将除羟基剂CCl4加入到玻璃炉料,直到所有炉料浸泡在CCl4液体中,静置于干燥通风环境中,再放入低温马弗炉中,同时保持通风环境以排除CCl4的分解产物;将马弗炉电炉缓慢升温至500-700℃并保温0.5-3h;然后将马弗炉中玻璃炉料转移至高温玻璃熔炉中熔化。本发明工艺制备的低羟基含量玻璃,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易行、除水效果显著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9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508754.6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8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复相陶瓷由质量百分比为28~32%Y2Si2O7,27~33%SiC和35~45%β‑Si3N4棒状晶体组成。本发明利用Y2Si2O7中的残余Y2O3和SiO2对氮化硅陶瓷的烧结的积极作用,采用Y2Si2O7粉末、SiC粉末和α‑Si3N4粉末作为原料,在高温烧结过程中,Y2Si2O7游离出Si4+和稀土Y3+离子促进α‑Si3N4在烧结过程中向高长径比的棒状的β‑Si3N4相转变,降低Si3N4相转变过程中的烧结温度,简化烧结工艺,而且原位生长β‑Si3N4棒晶,可以类似于纤维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相陶瓷的力学性能。本发明中Y2Si2O7粉末起到烧结助剂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碳化硅陶瓷的致密性,增强复相陶瓷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
-
-
-
-
-
-
-
-